袁素娴
喉癌是我科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可治愈的恶性肿瘤.术后需鼻饲10-12天,由于喉切除需气管造瘘,所以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梅;鲍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乙醇对蟾蜍心肌损伤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应用机械损伤,使心电图ST段发生典型的改变,然后静脉注入浓度为450ml/L的乙醇0.1ml,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收缩压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舒张压变化不明显,5min后收缩压和心率缓慢上升.结论:乙醇对心肌损伤血压和心率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黄丽琴;何金龙;郑薇;覃雪英;赵娜;赵善民;何显教;晋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颞底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头部外伤后颞底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提出诊断要点与处理原则.结果:手术13例,非手术治疗1例.恢复良好9例,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颞底硬膜外血肿起病急、变化快,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脑伤的轻重及血肿量与发展速度,血肿量在15ml以上有明确占位效应或临床有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继发双侧颞叶钩回疝者应行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于明琨;朱诚;卢亦成;江基尧;张光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切开术(EST)及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B超或CT提示均有胆总管高压或胆总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20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并胆囊结石6例,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18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2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单纯胆囊结石8例,单纯胆总管扩张2例.所有患者于入院24h内均行EST,EPBD或行胆总管网篮取石术.术后观察临床症状,血生化,血常规及体温变化等生化指标.结果:28例于术后第3天腹痛消失,血淀粉酶于术后第7天基本降至正常.28例达到临床治愈,2例好转,2例并发切口处出血.治愈率高达93.3%,并发症出现率为6.7%.结论:EST及EPBD或网篮取石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治愈率高,简单安全,胆总管小结石(直径小于1.0cm)性胰腺炎患者免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降低手术并发症及风险性,缩短住院时间:对部分肝内外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性胰腺炎患者,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陈开运;高鹏;周继舜;郑雄烈;向国安;梁荣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喉咽部和颈部疾病在术前和术后所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探讨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537例喉咽部和颈部疾病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对引起69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前因素36%(25/69):异物阻塞及喉头水肿;术后因素64%(44/69):舌后坠、血肿或软组织水肿、喉咽腔狭小、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喉水肿、声带水肿、喉炎、气管软化、气管痉挛、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喉咽部和颈部疾病所致呼吸道梗阻因素是多方面的,术中认真细致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病情观察对预防呼吸道梗阻起关键作用.对危重患者应及时果断解除梗阻,预防性气管插管是减少术中窒息有效措施.
作者:张学辉;黄健男;彭树文;占顺堂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科2001年2月-2003年1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经肺灌洗并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57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刘娟;黄东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少见而凶险的胸部外科疾病,如不及时诊治,常危及患者生命.自1995年5月至今,我科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5例,现就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杜程;王利文;王安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采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肝炎灵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并与热原检查法比较,结果表明:当样品作160倍稀释时用动态浊度法进行测试未见干扰作用,两法测试结果一致,均符合规定.因此我们认为该样品可以用动态浊度法进行定量测试.
作者:顾炳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的探讨老年人HCV感染的自然过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1例老年人HCV感染者进行了长期的临床随访研究,感染HCV时的年龄均为6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3.96(SD±3.55)岁,男17例,女4例,均为输血后感染,平均随访10.23(SD±3.86)年.结果:21例病人均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生13例(61.90%),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平均为7.18(SD±2.27)年,其中5年后发生肝硬化的7例(33.33%),8年后发生肝硬化的6例(28.57%).肝硬化病人死亡5例(38.46%),平均生存期为6.56(SD±2.33)年.肝硬化病例组中,均有持续的病毒血症和肝功能异常;与肝硬化组病例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05,P<0.010).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HCV慢性肝炎的发生率高和发生肝硬化非常快.
作者:张长法;曾爱萍;张小沂;刘英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的主要药物,但是,长期使用激素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为了探讨提高激素疗效,减少激素不良反应,我院采用辨证与辩病相结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6例,认为疗效满意.
作者:王桂珍;张淑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光损害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血栓通组、模型组,正常组和VitE组.采用手术显微镜光源(LUX为30,000±50)照射SD大鼠右眼,照射时间为30min,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血栓通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VitE组采用VitE滴丸进行灌胃治疗,疗程7天,其余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观察指标为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力、NO含量变化及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改变.结果:经过治疗,相对于模型组而言,复方血栓通胶囊可以明显降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率,有效地抑制细胞凋亡中的关键酶-Caspase-3蛋白酶的活力,还可一定程度减缓视网膜外核层厚度的改变,对具有细胞毒性和氧化作用的N0也有较强的降低作用.与抗氧化剂VitE相比,复方血栓通胶囊的疗效要优于前者.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是一种治疗视网膜光损害性疾病的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萧;胡世兴;麦细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我国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1985年-1995年国内主要医学杂志发表的有关PNH临床报告共计670例,与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总结的232例相对照,再与国外发表的相关资料比较.结果:进一步明确我国PNH的临床特点:男性多于女性,首发症状以贫血居首位,合并严重血管栓塞者明显低于欧美国家,脑栓塞及肢体静脉栓塞比腹部血管栓塞多见,死亡原因以感染居首位.PNH患者生存期可很长,可以临床自然缓解,转为恶性血液病的机率很低.结论:从临床看,本病基本属于慢性良性疾病,合并症和死亡原因与欧美国家病例有所不同.
作者:季元;刘尔坤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保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作为烟台市市直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唯一一家军队医院,为了配合当地政府搞好这项改革,满足不同层次的医保病人需求,积极按照医保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主动适应医保制度的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全方位为医保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病人满意率为100%,确保医改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祝艳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脏损害与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组58例,正常组32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并对两组间血、尿β2-微球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组血β 2-微球蛋白水平为(2.679±1.274)mg/L,较正常对照组(1.725±0.547)mg/L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高血压组尿β 2-微球蛋白水平为(137.2±130.0)μ g/L,较正常对照组(52.0±32.0)μg/L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与血、尿β2-微球蛋白有密切的关系,血、尿β2-微球蛋白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改变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邓健忠;廖云彪;赖中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病人入院后,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护士能否根据病人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入院时的心理护理,是临床科护士能否给病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获得病人信任的关键,并且对病人住院后能否积极配合诊疗护理,也至关重要.
作者:白卫;湛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是肺脏内皮和上皮同时受损,大部分肺泡萎陷,小部分肺泡过分膨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或支持性治疗措施,其中通气治疗是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付强;卢兰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残胰重建方法胰胃吻合(PG),降低胰瘘并发症.方法:应用胃后壁与残胰相对合部位,胃后壁浆肌层切开,上唇与残胰腹侧间断缝合,胃粘膜层戳一小孔,胰管内置管放入胃腔,胃粘膜与胰管用无损伤吸收线间断缝合数针,浆肌层下唇与残胰背侧间断缝合,胰管引流管从胃前壁戳孔引出腹腔外.结果:胰胃吻合(PG)43例,并发胆瘘1例,胰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裂开3例,无手术死亡.1-3月内行胃镜检查24例,发现胰胃吻合口21例,胰管造影显影良好.胃液分析,总酸度偏度,pH值2.8-3.5之间,淀粉酶测定正常.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操作方便,胰胃吻合血运好,无张力,胰瘘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术式.
作者:时开网;倪绍忠;杨坤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来自全区各民族学生尿氟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是否缺氟或氟过量.方法:选来自广西各地本院二年级学生107名,其中男52名,女55名;壮族50名,汉族46名,其他少数民族(包括黎、彝、苗、瑶、仫佬、白)11名,城市52名,农村55名.取晨尿50毫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尿氟离子含量.结果:男生尿氟离子平均含量为0.97mg/L(±0.29)、女生为0.92mg/L(±0.28),(t=0.792,P>0.05);壮族学生为0.928mg/L(±0.31),汉族学生为0.933mg/L(±0.23),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为1.086mg/L(±0.33),(各族比较P>0.05);来自城镇的为0.952mg/L(±0.18),乡村的为0.951mg/L(±0.28),比较P>0.05.结论: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学生的尿氟含量无明显的差别,并在正常范围内,无缺氟和氟过量的表现.
作者:唐娟;梁瑞梅;李兰锋;罗娟;赖文娟;韦艳梅;张树球;李朝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名健康人血浆中头孢泊肟浓度,评价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与参比制剂是否具有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设计,20名受试者随机服用头孢泊肟酯被试剂或参比制剂.结果: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2.975±0.525h和2.850±0.690h,Cmax分别为:5.138±0.776mg/L和5.49±40.548mg/L,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oct分别为:24.574±3.414mg@h1@L1和27.057±2.551mg@h1@L1,头孢泊肟酯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1.3±13.9%.结论:对经对数转换后的Cmax、AUCoct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检验,表明两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李可欣;殷琦;王维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家兔喂高脂饲料连续4周造成高血脂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12,24g/kg,测定给药前及给药2周和4周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灌胃2-4周可使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大剂量组(24g/kg),也能降低血清TG.结论: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对高脂血症兔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王贵林;朱慧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