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43例应用体会

时开网;倪绍忠;杨坤兴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 胰胃吻合
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残胰重建方法胰胃吻合(PG),降低胰瘘并发症.方法:应用胃后壁与残胰相对合部位,胃后壁浆肌层切开,上唇与残胰腹侧间断缝合,胃粘膜层戳一小孔,胰管内置管放入胃腔,胃粘膜与胰管用无损伤吸收线间断缝合数针,浆肌层下唇与残胰背侧间断缝合,胰管引流管从胃前壁戳孔引出腹腔外.结果:胰胃吻合(PG)43例,并发胆瘘1例,胰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裂开3例,无手术死亡.1-3月内行胃镜检查24例,发现胰胃吻合口21例,胰管造影显影良好.胃液分析,总酸度偏度,pH值2.8-3.5之间,淀粉酶测定正常.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操作方便,胰胃吻合血运好,无张力,胰瘘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术式.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研究进展

    抗菌药物品种繁多,根据抗菌药物药效学分类:可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从药效学和药动学两方面考虑不同的给药方案,使感染病灶得到并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和组织浓度,控制并维持一定有效时间,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邓芳;储利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43例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残胰重建方法胰胃吻合(PG),降低胰瘘并发症.方法:应用胃后壁与残胰相对合部位,胃后壁浆肌层切开,上唇与残胰腹侧间断缝合,胃粘膜层戳一小孔,胰管内置管放入胃腔,胃粘膜与胰管用无损伤吸收线间断缝合数针,浆肌层下唇与残胰背侧间断缝合,胰管引流管从胃前壁戳孔引出腹腔外.结果:胰胃吻合(PG)43例,并发胆瘘1例,胰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裂开3例,无手术死亡.1-3月内行胃镜检查24例,发现胰胃吻合口21例,胰管造影显影良好.胃液分析,总酸度偏度,pH值2.8-3.5之间,淀粉酶测定正常.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操作方便,胰胃吻合血运好,无张力,胰瘘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术式.

    作者:时开网;倪绍忠;杨坤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颞底硬膜外血肿(附14例报告)

    目的:总结颞底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4例头部外伤后颞底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提出诊断要点与处理原则.结果:手术13例,非手术治疗1例.恢复良好9例,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颞底硬膜外血肿起病急、变化快,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脑伤的轻重及血肿量与发展速度,血肿量在15ml以上有明确占位效应或临床有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继发双侧颞叶钩回疝者应行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于明琨;朱诚;卢亦成;江基尧;张光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EST及EPBD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切开术(EST)及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B超或CT提示均有胆总管高压或胆总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20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并胆囊结石6例,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18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2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单纯胆囊结石8例,单纯胆总管扩张2例.所有患者于入院24h内均行EST,EPBD或行胆总管网篮取石术.术后观察临床症状,血生化,血常规及体温变化等生化指标.结果:28例于术后第3天腹痛消失,血淀粉酶于术后第7天基本降至正常.28例达到临床治愈,2例好转,2例并发切口处出血.治愈率高达93.3%,并发症出现率为6.7%.结论:EST及EPBD或网篮取石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治愈率高,简单安全,胆总管小结石(直径小于1.0cm)性胰腺炎患者免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降低手术并发症及风险性,缩短住院时间:对部分肝内外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性胰腺炎患者,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陈开运;高鹏;周继舜;郑雄烈;向国安;梁荣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加凝血酶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注治疗咯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加凝血酶治疗咯血的疗效.方法:本资料随机分成两组,组1(2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BF)局部灌注凝血酶;组2(21例)经BF局部灌注纤维蛋白加凝血酶.结果:统计学检验示两组方法判别有显著性(P<0.05),组2较组1疗效更好.结论:经BF灌注纤维蛋白原加凝血酶比单用凝血酶止血效果更显著;经BF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咯血经济、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周敏;袁民宇;崔小川;胡懋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年龄超过35周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妇,由于年龄的影响,她们往往更加担心分娩,害怕经阴道分娩失败后又要做剖宫产,害怕胎儿畸形.生产后由于角色的转变、环境的改变、陌生的人际关系,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为使她们尽快地适应环境,调整好心态,心理护理不容忽视.

    作者:赵金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光损害模型大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光损害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血栓通组、模型组,正常组和VitE组.采用手术显微镜光源(LUX为30,000±50)照射SD大鼠右眼,照射时间为30min,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血栓通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VitE组采用VitE滴丸进行灌胃治疗,疗程7天,其余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观察指标为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力、NO含量变化及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改变.结果:经过治疗,相对于模型组而言,复方血栓通胶囊可以明显降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率,有效地抑制细胞凋亡中的关键酶-Caspase-3蛋白酶的活力,还可一定程度减缓视网膜外核层厚度的改变,对具有细胞毒性和氧化作用的N0也有较强的降低作用.与抗氧化剂VitE相比,复方血栓通胶囊的疗效要优于前者.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是一种治疗视网膜光损害性疾病的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萧;胡世兴;麦细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消肿止痛膏佐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1年以来,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中辅以消肿止痛膏(三原县中医院研制)外敷消除腮腺肿胀及疼痛,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樊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军队医院主动适应医保制度改革的几点做法

    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保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作为烟台市市直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唯一一家军队医院,为了配合当地政府搞好这项改革,满足不同层次的医保病人需求,积极按照医保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主动适应医保制度的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全方位为医保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病人满意率为100%,确保医改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祝艳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成为我国主要的致死或致残原因,尤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

    作者:乔金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用尼可刹米治疗前动脉血气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调查尼可刹米在COPD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分析用尼可刹米治疗前动脉血气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观察78例COPD伴呼吸衰竭病人用尼可刹米前的动脉血气,并在静脉滴注尼可刹米24h后,复测动脉血气.结果:①78例用尼可刹米前PaCO2均大于45mmHg,其中pH<7.35的68例,pH值7.35-7.45的8例,pH>7.45的2例.②用尼克刹米前动脉血pH<7.35的患者,使用尼可刹米24h后,pH值升高,PaCO2下降,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然而动脉血pH>7.35的患者,静滴尼可刹米24h后,pH值及PaCO2,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按尼可刹米治疗后PaCO2降低5mmHg为有效,pH<7.35组有效率62.1%,pH>7.35组有效率40%(P<0.05).结论:COPD并呼吸衰竭pH值>7.35者用尼可刹米既无必要也无作用.

    作者:刘振威;步路标;何炜;吕晓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柔性纳米脂质体对鼻粘膜纤毛毒性的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表面活性剂、普通脂质体和柔性脂质体对鼻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在体蟾蜍上腭模型法.结果:普通脂质体和柔性脂质体对纤毛运动均无明显影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纤毛运动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大小顺序为:0.83%去氧胆酸钠>1%Brij35>0.86%胆酸钠>1%Tween80.结论:柔性脂质体显著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

    作者:邓秋;胡新;袁泉;王会娟;刘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奖金的量化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奖金分配的量化管理对注射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奖金分配的量化管理方法自拟,护理质量以病人满意度、护士出勤率及操作考试合格率3个指标来反映,其中病人满意度由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获取,护士出勤率及操作考试合格率由常规方法计算.结果:奖金分配的量化管理自1998年-2001年在门诊注射室实施4年来,病人满意度显著增加(P<0.05),护士出勤率提高(P<0.005),而操作考试合格率无差异.结论:奖金分配的量化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量化管理出成效.

    作者:韩雪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攻击行为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伴发的攻击行为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组(有攻击行为)43例,疾病对照组41例,健康对照组15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①研究组的COMT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与疾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等位基因A携带患者在疾病症状(敌对性、情感平淡)及认知功能方面存在差异.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其COMT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者不同.等位基因A携带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作者:李华芳;朱砾;马金云;张野;谢斌;顾牛范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药辅佐治疗研究概况

    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简称FES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该手术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保持鼻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但手术效果不但与手术操作有关,而且与术后定期复查、术腔冲洗和清理方式密切相关.

    作者:陈英;陈晓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肺复张的策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是肺脏内皮和上皮同时受损,大部分肺泡萎陷,小部分肺泡过分膨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或支持性治疗措施,其中通气治疗是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付强;卢兰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cardiac achalasia)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食管正常蠕动消失,食管体明显扩张,食管胃连接部功能性梗阻,是仅次于食管癌而需要外科治疗的食管疾病.

    作者:杜程;王如文;蒋耀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肠易激综合征175例临床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其发病和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主要是肠道反应性明显增高.现结合我院3年来诊治的175例患者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杨根贵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D-半乳糖对乳糖抗氧化酶活性与骨元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D-半乳糖处理小鼠机体抗氧化酶活性与骨元素的影响.方法:3月龄昆明种雌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两组,为正常对照组和半乳糖组,半乳糖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0mg@kg1@d1,正常对照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42天,处死,取右侧股骨测定骨元素,同时检测血中过氧化物歧化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中丙二醛(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组织匀浆中单胺氧化酶(MAO)及肝组织匀浆中脂褐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半乳糖组血中CAT活性、GSH-PX活性、红细胞SOD活性均降低(P<0.05),脑组织中MAO活性、血清中MDA及肝组织中脂褐素含量增加(P<0.05),同时,骨钙减少33.2%(P<0.001)、磷减少35.2%(P<0.001)、镁减少42.7%(P<0.001)、锌减少33.0%(P<0.001).结论:D-半乳糖可导致3月龄小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骨元素大量丢失.

    作者:陈小芳;覃冬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库存前去除全血中的白细胞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为了探讨库存前去除全血中的白细胞即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在输血过程及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的状况及输注效果.方法:采用手工制备离心去白膜法.采全血1560袋(每袋300ml)去除其中白细胞为A组;1560袋(每袋300ml)全血为B组;将A、B两组在有效期内随机输注有2次以上输血史的受血者.同时观察全血与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各60例)输血前后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结果:A、B两组共计3120份血液输血反应率34人(1.1%),1560份全血反应率26人(1.7%),明显高于少白细胞的红细胞8例(0.5%);全血发热患者14例(0.9%)也高于少白细胞的红细胞4例(0.3%).全血与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输前、输后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t检验).结论: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能降低输血反应及其它相关性疾病,同时不会降低疗效而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路国强;何有云;申红英;胡建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