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宋明梅;宫建义

关键词:
摘要: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从健康教育方面来探讨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我们于2001年8月-2002年1月对某市两个居委会居民进行有关高血压知识(K)、态度(A)、行为(P)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务人员对社区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社区卫生服务在新的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当前基层医务人员的发展趋势是在社区中从事卫生服务工作,故他们将面临着角色更新.

    作者:胡梅;荆江;蒲玉樱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巨大子宫肌瘤术后足月妊娠分娩1例

    患者,女,25岁,因婚后半年余未孕,查体发现腹部包块于1996年8月12日入院.平时月经规律,周期30天,经期4-5天,经量中等,无痛经,于1995年11月结婚,婚后未采取避孕措施,一直未孕,故来我院就诊,门诊查体发现腹部包块,B超所见:子宫大小约5.5×2.2×3.9cm,形态尚规则,宫腔线居中,实质回声欠均质,子宫底部可探及一巨大实性包块,大小约30× 30×15cm,与子宫底部关系密切,左侧附件区可探及卵泡大小约2.5×2.0cm,右侧附件区似可探及卵巢,边界不清晰,提示:盆腔实性占位,子宫发育不良.

    作者:张华;刘瑞雪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心肺复苏机与分级剂量肾上腺素对住院老年心肺复苏的效果

    目的:评价心肺复苏机与分级剂量肾上腺素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心肺复苏机组17例患者初期复苏成功率、24h存活率及胸骨骨折发生率与23例徒手复苏情况相比较.结果:心肺复苏机组初期成功率与24h存活率均较徒手按压组显著升高,而胸骨骨折少见.结论:心肺复苏机并分级剂量肾上腺素有利于老年患者成功复苏.

    作者:谢志泉;丁力;许文平;邵尉;肖冰;刘伟;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医院制剂应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医院制剂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医疗用药和临床科研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医药工业、化学制药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药品制剂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和国外药品的进入不断地满足医院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治疗需要,使医院制剂在供应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新药品管理法的出台,使医院制剂有了更明确的定义:医院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配制的制剂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医疗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销售,这样就极大地压缩了医院制剂的生产,使医院制剂更加萎缩,如何正确认识医院制剂出现的滑坡现象,顺应由商品药取代医院制剂的发展趋势,安全走过医院制剂向商品药发展的过渡期,使医院制剂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发挥大的光和热,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提出如下建议.

    作者:何芳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大力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但随者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的运用日益广泛,由此在人群中发生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据文献报道,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阳明;庞晓军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8和TNF-α含量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观察血清及脑组织中IL-8和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1-24h各时间点IL-8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1);血清含量于再灌注4h达高峰,12h开始下降;脑组织IL-8含量于再灌注12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而血清及脑组织TNF-α含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结论:IL-8和TNF-α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赵丽娟;曾怡;黄干荣;陈文成;韦启后;韦连登;黄衍强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

    少数恶性黑色素(下简称恶黑瘤)的病理诊断是非常困难的.近年来由于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推荐用于检测和诊断恶黑瘤免疫试剂也较多.

    作者:李为;何小明;刘烊;杨明;唐谊海;冯新莉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次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16例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次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16例获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为未经挑选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共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25-51岁,病程0-15年,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经内镜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7例,上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溃疡面积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较好的可比性.

    作者:王彦昌;李连芝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肝胚胎性肉瘤1例

    患者,男,54岁.因右腹闷胀不适2个月,加重伴腹痛、恶心、呕吐10天入院.查体:肝上界位于第五肋间,肋下平脐,质硬,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AFP(一).

    作者:赵玉斌;张少华;张少君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及心理护理

    急诊病人由于意外事件、某些疾病突然发作、急性中毒等,生命体征急骤变化,处于危险状态,而来到急诊科就诊,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急诊病人不仅仅要重视抢救治疗,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护理,以下浅谈一些体会.

    作者:杨红梅;王丽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TURB)患者的护理

    1997年以来我科对260余例前列腺肥大(BPH)患者施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护理采取以抓住术前、术后护理及出现健康指导三个环节,其做法如下.

    作者:刘静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特殊语言在哈萨克病员中的应用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而我区尤以哈萨克族属多.入院的病员中,约有30%为哈族,语言不通不仅使哈族病员看病难,也为医务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会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尕丽亚;热比亚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效果.方法:对58例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化疗间歇期使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化疗.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生活质量的变化,骨痛评分的变化,血清ALP及Ca2+水平的变化,肿瘤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两组生活质量的变化,骨痛评分的变化,血清ALP及Ca2+水平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疗效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其治疗和预防恶性肿瘤骨转移有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特点.

    作者:杨祚璋;许建波;袁涛;谢琳;李少莹;李曙海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非小细胞肺癌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30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部分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或)死亡率已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

    作者:范小红;韩宝惠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美洛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病变.我科采用美洛宁对HIE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摆丽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珠子肝泰加凯西莱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我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HBV)高发区,由HBV感染后导致的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对人民的健康危害性极大,目前尚无可靠的根治办法,但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珠子肝泰加凯西莱于1999年-2001年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84例,收到了良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卡世全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益母草颗粒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益母草颗粒剂是用中药益母草和一些辅料经科学方法研制而成的,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等症状,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邓思珊;刘桂林;褚克丹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探讨

    目的:为了寻求使用鲎试剂测试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当样品作20倍稀释时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未见干扰作用,测试结果与家兔热原法一致,且均符合规定.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法来控制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顾炳仁;包健安;周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

    笔者在跟随家父临床学习时,采用手法复位,外敷药膏,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永;杨进林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浅谈满足住院病人心理需要的护理体会

    每当一个人在患病的时候,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都有着不同的改变,多有紧张、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不同的疾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病人的心理一旦形成后,对疾病的转归与身心康复有着明显的影响.护士只有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做好细致、准确的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