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豚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张丽忠

关键词:
摘要:我区地处沿海,很多人明知河豚有毒,仍冒险食用,河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河豚毒素是非蛋白质的神经性毒素,分子式C11H17N3OR,微溶于水,在PH<3和PH>7以下和PH7以上不稳定,4%NaHC03溶液处理20min或无毒化,对热稳定,加热至100℃经过30min约20%被破坏,120℃经过20min仍有毒残存,对日晒和盐腌都很稳定.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的护理体会

    肾移植治疗十分复杂,肾移植手术能否成功,术前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对病情仔细的观察对患者耐心周到的护理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对如何做好肾移植患者的护理,我们有以下体会.

    作者:朱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注射用水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以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菌注射用水在第五腰椎棘突划一纵行中线,左右旁开2cm,向下2cm各注射成0.5-1.0cm皮丘,对30例初产妇(观察组)与自然分娩的30例初产妇(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娩方式,产妇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针用于镇痛分娩效果显著,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对胎儿、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刘玉平;段永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浅谈如何当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

    高等医学院校新毕业的医学生,要逐渐承担起临床教学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过程.根据我院多年来对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及实践培养工作的探索和总结,我们认为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医学青年教师,除了要加强传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应强调和树立现代教师观,掌握医学教学的基础原则,培养良好的师德.

    作者:苏桂栋;余庆云;全松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股骨交锁钉目前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股骨远端及髁上骨折其使用则受到一定的限制,我科自2001年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秉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祛痰灵口服液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风热实证(风热犯肺、痰热蕴肺)多中心、随机临床疗效观察

    祛痰灵口服液是由鲜竹沥、鱼腥草二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功效,主治痰热咳嗽,以及支气管炎、气管炎属风热实证.

    作者:江淳涓;毕小利;宋秀明;藤颖;吴榕洲;杨云柯;牛惠志;许德盛;励志芸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妊娠致瘢痕疙瘩1例报告

    患者,27岁,孕2产1,停经2416周,因计划外怀孕要求终止妊娠于2002年6月14日入院,自述怀孕1个月后左上臂发现一包块,无明显诱因,约黄豆大小,且逐渐变大,伴痒、痛,以夜间明显.

    作者:江成剑;郑必海;周先利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第二足趾联合拇趾侧腹皮瓣再造手指及修复邻近皮肤缺损

    手指缺损往往伴有邻近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手指缺损常采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但当伴有邻近皮肤缺损且有肌腱、骨、神经外露时,我们设计了采用第二足趾同一血管蒂的拇趾侧腹皮瓣Ⅰ期修复.自1994年来,我院共应用9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施海峰;芮永军;张全荣;孙振中;陈光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与达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比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在生育年龄发病率达10% -15%[1].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及盆腔内结节与包块.

    作者:郑奎;罗长安;董卫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抗生素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

    儿童常见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应用十分广泛.某些疾病诊断尚未明确抗生素作为首选治疗也屡见不鲜.不合理溢用抗生素现象十分严重.某些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应用观念上也存在某些误区,从而导致耐药菌株不断产生,抗生素效果日趋下降.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变态反应与二重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我们在有明确的用药指针下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抗菌药物在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王敏;陆以扬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氧化亚氮镇痛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N20)吸入镇痛法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受术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02年8-10月门诊自愿要求行N2O吸入法镇痛(N20及O2各占50%的混合气体)的人流术妇女150例(实验组)同期选择常规人流术妇女15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实验组镇痛显效(无痛,轻度痛)63.34%,有效(中度痛)33.33%,无效(重度痛)3.33%,与对照组比较,前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后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宫腔深度无差异,出血量亦无差异(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P>0.05).实验组头昏发生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对此镇痛法满意者占53.34%,不满意者占31.33%.结论:氧化亚氮吸入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有一定镇痛效果,且不影响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是一种安全的镇痛方法.但尚有近三分之一患者对此镇痛效果不满意,存在一定局限性.

    作者:屠爽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急性心梗患者恢复期的系统健康教育

    随着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进展,心梗患者的急性期病死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已低于10%[1].但在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渡过了危险期却在恢复期和出院的一段时间里复发甚至死亡.因此急性心梗患者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年来,通过对急性心梗患者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登平;蒋萍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剂治疗致Brown sequard综合征1例

    患者,女,47岁,于入院前3年已确诊为肝硬化、脾大、食管静脉曲张重度,曾有2次呕血、黑便、出血性休克表现.

    作者:李华;任万英;高恩香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诊治进展

    虽然只有5%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会发生胰腺感染,但80%的急性胰腺炎死亡病例是由于胰腺感染引起的[1].胰腺感染不会自行吸收,只有手术或介入引流才能治愈,仅行保守治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2].相反,坏死性胰腺炎未继发感染,可经保守治疗治愈,如行手术,死亡率明显增加[3].因此,明确诊断有无胰腺感染,对指导外科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能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麝香真伪鉴定法

    1前言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irr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又名当门子、脐香、四味臭、臭子、腊子、香脐子,是名贵中药材.

    作者:罗红英;吴自强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中不同阻滞方法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双臂丛阻滞与颈段硬膜外麻醉在双上肢显微手术中实施效果及对机体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80例双上肢上断指(肢)再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Ⅰ组C7-T1硬膜外麻醉组;Ⅱ组分段双臂丛阻滞组(一侧为腋路臂丛阻滞另一侧为肌间沟臂丛阻滞),分别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实施疗效.结果:Ⅰ组对呼吸及循环影响较Ⅱ组显著,呼吸循环功能降低明显.结论:双臂丛阻滞较颈段硬膜外更为安全可行.

    作者:丁明;姚树汉;王丙琼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脑脊液漏的防治

    近2年来我科经枕下外侧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发生3例脑脊液漏,其中2例脑脊液鼻漏,1例脑脊液耳漏.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就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汪平;韩建林;王宏;史航宇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月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74例,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74例做对照.经术中、术后多项指标观察及对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新平;栾尚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合持续冲洗引流疗法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

    1996年以来我们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合持续冲洗引流疗法共治疗8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鹏;杨晓亮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膀胱痉挛的疼痛控制及预防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治疗方法较多,径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是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方法.其优点是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小.但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仍为40%100%,发作时,病人疼痛难忍,反复膀胱痉挛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和冲洗管道堵塞,且延长膀胱冲洗及拔管时间,现就其疼痛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不同类型脑血管病Apo-B基因多态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Apo-B基因酶切多态性的特点.方法:比较脑出血组、脑梗塞组与对照组及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之间的EcoRI、XbaI酶切多态性的特点,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水平.结果:脑出血组的E和脑梗塞组的E、X'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塞组E、X'者的Apo-A显著低于E'、X基因型者,而Apo-B则明显高于X者;脑出血组E基因型的Apo-A显著高于脑梗塞组,而Apo-B显著低于脑梗塞组;X'基因型脑出血组的Apo-B显著低于脑梗塞组.结论:E、X'可能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遗传标志,脑出血主要受E等位基因的影响,脑梗塞是由E、X'共同作用而导致发病的.

    作者:王景华;宁宪嘉;汪培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