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峰;芮永军;张全荣;孙振中;陈光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Apo-B基因酶切多态性的特点.方法:比较脑出血组、脑梗塞组与对照组及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之间的EcoRI、XbaI酶切多态性的特点,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水平.结果:脑出血组的E和脑梗塞组的E、X'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塞组E、X'者的Apo-A显著低于E'、X基因型者,而Apo-B则明显高于X者;脑出血组E基因型的Apo-A显著高于脑梗塞组,而Apo-B显著低于脑梗塞组;X'基因型脑出血组的Apo-B显著低于脑梗塞组.结论:E、X'可能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遗传标志,脑出血主要受E等位基因的影响,脑梗塞是由E、X'共同作用而导致发病的.
作者:王景华;宁宪嘉;汪培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80mg/d)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P<0.01),治疗组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β、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内皮素-1水平显著下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前列环素、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上升(P<0.05-0.01).结论:缬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可降低CHF时某些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姜丽萍;张伟强;刘长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随着高脂血症和胆石症的增多,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是一个危害到人们身体健康乃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几年,我科收治了大量急性胰腺炎的病例,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及其演变过程,理解各药物的作用环节,结合细致观察并正确运用内科综合治疗,是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并显著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雅丽;张明远;吴秋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N20)吸入镇痛法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受术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02年8-10月门诊自愿要求行N2O吸入法镇痛(N20及O2各占50%的混合气体)的人流术妇女150例(实验组)同期选择常规人流术妇女15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实验组镇痛显效(无痛,轻度痛)63.34%,有效(中度痛)33.33%,无效(重度痛)3.33%,与对照组比较,前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后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宫腔深度无差异,出血量亦无差异(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P>0.05).实验组头昏发生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对此镇痛法满意者占53.34%,不满意者占31.33%.结论:氧化亚氮吸入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有一定镇痛效果,且不影响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是一种安全的镇痛方法.但尚有近三分之一患者对此镇痛效果不满意,存在一定局限性.
作者:屠爽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1995年元月-2000年元月用闭合手法复位拇食指掌指关节复杂脱位12例,均复位顺利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义兵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亚硝酸盐又名亚硝酸钠,亦称硝,是一种工业原料,其主要成份为亚硝酸钠,外观为白色结晶或粉状,味微咸而稍带苦味,易溶于水,毒性强.亚硝酸盐的中毒量约为0.2-0.5g,小致死量为1-5g[1].
作者:杨冬梅;王瑞先 刊期: 2003年第13期
1996年以来我们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合持续冲洗引流疗法共治疗8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鹏;杨晓亮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结核病的诊断、耐药是目前我国结核病领域的迫切问题,它的流行已成为目前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成效,尤其对耐药结核病其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对结核病的控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石家庄市2001年-2002年分离培养的203株分枝杆菌的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杨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肌细胞内Bcl-2、Bax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复制AMI模型.术前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及bFGF,于结扎后2h、4h、8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缺血区心肌细胞内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2h、4h时,bFGF组Bcl-2蛋白表达的心肌细胞数(141.75±26.91‰,125.63±24.09‰)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15.63±5.05‰,42.12±14.08‰)P<0.01,而Bax蛋白表达的心肌细胞数(11.25±3.80‰,30.87±8.05‰)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32.62±6.61‰,83.638±9.84‰)P<0.05.结论:bFGF可促进AMI时心肌细胞内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芦丽莉;陈吉田;王丹峰;卢淑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肝肾综合征(HRS)是晚期肝病病人一个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肝硬化病人出现腹水1年内HRS的发生率为18%,5年内为39%,且预后不良,发生HRS后平均生存时间只有1.7周,10周死亡率达90%[1].到目前为止,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肝脏移植是治疗HRS唯一有肯定长期疗效的方法,本文就近几年来对HRS发病机理、预防、诊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小凤;张长法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鼻出血的急诊治疗方法主要是鼻腔填塞、烧灼、注射硬化剂等,鼻腔后端出血则往往需要行前后鼻孔填塞,个别患者在治疗期间多次填塞、烧灼治疗,造成对此治疗的恐惧心理,不与配合治疗.
作者:孙铭斌;张向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由以往的在电子监护下对症状和并发症,尤其是对心律失常的及时处理,转变为早期的再灌注治疗,包括药物与外科手术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学的重要进展之一,现将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的满意效果探讨如下.
作者:毋矿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者,27岁,孕2产1,停经2416周,因计划外怀孕要求终止妊娠于2002年6月14日入院,自述怀孕1个月后左上臂发现一包块,无明显诱因,约黄豆大小,且逐渐变大,伴痒、痛,以夜间明显.
作者:江成剑;郑必海;周先利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随着一次性医疗用具的广泛应用,一次性乳胶手套因比传统的乳胶手套具有成本低、无需清洗、消毒、省时省力、一次性使用等优点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为使一次性乳胶手套用途更为广泛,我们对其稍做裁剪,即可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
作者:藏爱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发生各种变化会使药物动力学或药效学发生改变,此外,老年人往往是多种疾病并存,治疗反应差,易出现各种的药物副作用,临床表现也是错综复杂,所以研究和讨论老年人药物问题就要首先讨论老年人的药物效应的生理变化,本文仅就老年人药物效应的生理变化及常见心血管病的药物疗法作简要阐述.
作者:于涛;郑桂琴 刊期: 2003年第13期
1前言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irr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又名当门子、脐香、四味臭、臭子、腊子、香脐子,是名贵中药材.
作者:罗红英;吴自强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抢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剖宫产毕竟是剖腹手术,而经阴道分娩更符合生理状况.
作者:李梅舒;刘小红;张惠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5年1月-2002年12月17年间,采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50例经验.结果:230例得到随访,疗效优:症状完全消失187例,占79.6%,良:偶有上腹不适或轻微疼痛,无需任何处理26例,占12.3%,差:仍有寒战、发热、腹痛,需到医院治疗者17例,占8.1%.效果优良者占91.9%.结论:①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合理可行,效果优良.清除结石,处理狭窄是手术的关键;②难以取尽的左肝结石、二级以上胆管狭窄合并结石及肝区域性结石伴肝叶纤维化或肝脓肿者是肝部分切除的适应证;③结石所致的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是先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后再二期进行胆道手术,早期肝硬化病人术前口服心得安及术中静滴脑垂体后叶素,降低门脉压,一次性完成胆道手术.
作者:耿协强;樊献军;周致益;韩天明;张力峰;陈辉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者,女,47岁,于入院前3年已确诊为肝硬化、脾大、食管静脉曲张重度,曾有2次呕血、黑便、出血性休克表现.
作者:李华;任万英;高恩香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良性毛细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常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约0.5-20cm.可发生在胎盘的各个部位,多数较小,埋于胎盘内,不易发现.发生在胎盘的胎儿面者,向羊膜腔突出,则超声易于显示.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或无包膜.
作者:刘铭生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