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3例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及其药敏试验的结果分析

杨桦

关键词:
摘要:结核病的诊断、耐药是目前我国结核病领域的迫切问题,它的流行已成为目前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成效,尤其对耐药结核病其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对结核病的控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石家庄市2001年-2002年分离培养的203株分枝杆菌的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300例未婚先孕终止妊娠后的调查

    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01年元月开始对未婚先孕在本院及非本院进行终止妊娠后出现的一系列危害妇女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丰凤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老年人心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发生各种变化会使药物动力学或药效学发生改变,此外,老年人往往是多种疾病并存,治疗反应差,易出现各种的药物副作用,临床表现也是错综复杂,所以研究和讨论老年人药物问题就要首先讨论老年人的药物效应的生理变化,本文仅就老年人药物效应的生理变化及常见心血管病的药物疗法作简要阐述.

    作者:于涛;郑桂琴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股骨交锁钉目前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股骨远端及髁上骨折其使用则受到一定的限制,我科自2001年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秉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广泛针刺减压治疗早期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目的:探讨四肢严重外伤后,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OCS)早期和肢体组织压增高后有效减压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12-16号注射针头无选择地对59例AOCS早期患者,在组织压高压区垂直广泛针刺减压.结果:本组病例均在2-30min打断其缺血-水肿的恶性循环,12h内压力趋于正常,有效率100%.结论:广泛针刺减压,可使骨折处的出血、组织间、筋膜间室内外的渗血、渗液、血浆、水肿液、毒物、组织胺充分排除,因高压向低压液体的廓清作用,降低了筋膜间室内外压力,打断其AOCS缺血-水肿恶性循环,是治疗和预防AOCS早期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绪雄;易振安;熊元;王喜丰;董传斌;黄忠达;陈发一;何玉明;曾国良;龙晓宇;易春颜;杨春福;覃世英;陈玉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6年1月-2002年6月行胃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354例,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经积极治疗,均获得治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唐学克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536例住院眼外伤治疗体会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为眼科主要致盲病之一,眼球穿孔伤及并发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占住院致盲的第二位.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为了让患者获得更良好的视力,本文对536例眼外伤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秀真;颜兴治;康肯堂;林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军事航空作业人员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情况

    功能性胃肠病是常见的临床症候群,亦常见于航空作业人员中.本调查旨在探讨航空作业人员中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张选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论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其措施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果输入药物、输液器具或配液加药及滴注过程被热源、细菌及微粒污染,可造成发热反应,不但加重病情,还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在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艾贻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抗生素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

    儿童常见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应用十分广泛.某些疾病诊断尚未明确抗生素作为首选治疗也屡见不鲜.不合理溢用抗生素现象十分严重.某些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应用观念上也存在某些误区,从而导致耐药菌株不断产生,抗生素效果日趋下降.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变态反应与二重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我们在有明确的用药指针下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抗菌药物在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王敏;陆以扬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预防术后粘连新材料-改性壳聚糖膜的研究

    术后粘连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如硬膜外粘连、肠道粘连等.本篇论文在改性壳聚糖膜的制备及粘连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该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机械性能.通过椎板切除术的动物试验得知,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对于组织粘连的预防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郭斌;任爱玲;申勇;陈百成;俞磊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血培养分离出人苍白杆菌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患贲门癌,术后6年余,2003年2月18日因腹腔广泛转移癌和不完全肠梗阻入我院手术治疗,术后一直发热,38-39℃之间不退.血象结果WBC18.6×109/L;N89%;M3%;L8%.曾用三代头孢治疗无效.

    作者:任孔建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等特点.但有造成再出的可能[1].本文对31例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就其再出血的相关因素作一探讨.

    作者:李广生;欧阳懿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合持续冲洗引流疗法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

    1996年以来我们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合持续冲洗引流疗法共治疗8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鹏;杨晓亮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胎盘血管瘤15例超声诊断及分析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良性毛细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常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约0.5-20cm.可发生在胎盘的各个部位,多数较小,埋于胎盘内,不易发现.发生在胎盘的胎儿面者,向羊膜腔突出,则超声易于显示.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或无包膜.

    作者:刘铭生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中不同阻滞方法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双臂丛阻滞与颈段硬膜外麻醉在双上肢显微手术中实施效果及对机体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80例双上肢上断指(肢)再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Ⅰ组C7-T1硬膜外麻醉组;Ⅱ组分段双臂丛阻滞组(一侧为腋路臂丛阻滞另一侧为肌间沟臂丛阻滞),分别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实施疗效.结果:Ⅰ组对呼吸及循环影响较Ⅱ组显著,呼吸循环功能降低明显.结论:双臂丛阻滞较颈段硬膜外更为安全可行.

    作者:丁明;姚树汉;王丙琼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祛痰灵口服液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风热实证(风热犯肺、痰热蕴肺)多中心、随机临床疗效观察

    祛痰灵口服液是由鲜竹沥、鱼腥草二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功效,主治痰热咳嗽,以及支气管炎、气管炎属风热实证.

    作者:江淳涓;毕小利;宋秀明;藤颖;吴榕洲;杨云柯;牛惠志;许德盛;励志芸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妊娠致瘢痕疙瘩1例报告

    患者,27岁,孕2产1,停经2416周,因计划外怀孕要求终止妊娠于2002年6月14日入院,自述怀孕1个月后左上臂发现一包块,无明显诱因,约黄豆大小,且逐渐变大,伴痒、痛,以夜间明显.

    作者:江成剑;郑必海;周先利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中的溶栓治疗

    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由以往的在电子监护下对症状和并发症,尤其是对心律失常的及时处理,转变为早期的再灌注治疗,包括药物与外科手术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学的重要进展之一,现将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的满意效果探讨如下.

    作者:毋矿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浅谈如何当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

    高等医学院校新毕业的医学生,要逐渐承担起临床教学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过程.根据我院多年来对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及实践培养工作的探索和总结,我们认为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医学青年教师,除了要加强传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应强调和树立现代教师观,掌握医学教学的基础原则,培养良好的师德.

    作者:苏桂栋;余庆云;全松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社会心理因素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抢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剖宫产毕竟是剖腹手术,而经阴道分娩更符合生理状况.

    作者:李梅舒;刘小红;张惠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