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惠;李继兰;王玉兰;耿玉芹
我院2001年-2002年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氧化苦参碱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丽;王建军;冀霞;王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资料与方法我院对500例患者资料分析,具有不同程度胸痛、胸闷病史,心电图示正常,其中典型心绞痛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30例),不典型心绞痛(部分有高血压)者250例;胸闷100例;男120例,女380例,年龄26-71岁(平均56岁),采用高分辨能力的3通道便携式光卡记录器,导联选用CMV1、CMV3、CMV5导联,在监测中让病人详细记录1天的活动情况、变化症状等.
作者:梁化兰;俞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及肝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准确评估肝储备功能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以前临床使用广泛的Child-Puch评分及其它实验室检查曾被认为是评价肝硬化病人较为精确的指标[1],但判断肝脏储备功能尚有欠缺.
作者:殷爱国;刘丽利;潘瑞芹;陈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溶解速度与投料顺序的关系,灭菌后冷却方法、pH值对制剂颜色的影响.方法:盐酸洛美沙星在氯化钠前或后加入,搅拌溶解,分别取样过滤测定含量;灭菌后快速冷却与自然冷却及不同pH值下取样比较制剂颜色.结果:先加氯化钠溶解后再加盐酸洛美沙星,严重影响盐酸洛美沙星溶解;自然冷却较快速冷动制剂成品颜色深,pH值越低制剂成品颜色越深.结论:制备过程中先将盐酸洛美沙星完全溶解后,再加氯化钠;灭菌后快速冷却及控制pH值能更好的保证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陆燕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54岁,住院号15428.因下腹包块8年,剖腹探查术后10h于2003年3月4日急诊入院.追查病史,8年前无意中摸到下腹有一鸡蛋大包块,无其它不适,未引起注意.
作者:吴秀娥;段芙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48岁.主诉行胆囊切除术后2周即感上腹部胀痛,进食后明显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作者:施德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报告2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全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8天-13岁(平均6.7岁).17例伴有肺动脉狭窄和室缺,7例TGA不伴有室缺及肺动脉狭窄.17例TGA伴有室缺和肺动脉狭窄的患者,14例施行了Rastelli手术,3例施行了心外管道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7例TGA不伴有室缺和肺动脉狭窄的患者,2例施行Switch手术,5例行改良Senning手术.同期处理合并的心血管畸形.结果:全组24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8.3%).1例Rastelli术后35天死于心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另1例为Switch手术中出血死亡.22例长期存活者(91.7%),术后随访3个月-7年(平均2.9年),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3例.1例改良Senning术患儿有轻度三尖瓣反流.结论:恰当的手术指征、娴熟的手术技术,良好的治疗方案,是外科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梅举;张宝仁;汪曾炜;丁芳宝;郝家骅;陆方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金银花原名忍冬,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主治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本文就其化学成份、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肾囊肿为泌尿系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较多.临床上种类很多,我们主要进行肾皮质肾囊肿的穿刺硬化治疗.现将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12月在螺旋CT定位下穿刺硬化疗法治疗的61例肾囊肿患者(其中58例随访3个月-2年)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聂国政;王铁友;陈凤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状态,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66例管壁斑块病变患者分为3组,分别应用灯盏花素、西洛他唑、灯盏花素+西洛他唑治疗,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内膜增厚,管壁不光滑,有钙化斑块形成,且血流速度缓慢,血流量减少;灯盏花素+西洛他唑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及流量明显改善(P<0.01或P<0.05),显著优于灯盏花素组及西洛他唑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下肢血管病变;应用灯盏花素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可显著减少下肢动脉的斑块病变,改善血管内血流峰值速度及流量,对预防糖尿病性坏疽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玉泉;卢小军;张存海;郑伟;黄波;余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性病防治网络不健全,病人到正规机构就医有难处许多性病病人去非正规性病医疗机构看病,但多数医生没有接受过性病治疗技能的培训,结果病人不能及时治愈,增加传播他人的机会.
作者:袁长海;卢艳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在产科接生时,手套的完整性有利于保护助产士免受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及病人伤口免受助产士皮肤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然而,在接生时手套的穿孔很常见,文献报告外科手术时手套的穿孔率高达60%.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在接生时,戴单层手套和戴双层手套时的穿孔率.方法:研究资料来源来于本院产科3个月接生中所有使用过的手套.接生结束后立即测试手套的穿孔情况.方法是手套装满水后观察是否漏水,测试时间为1min.所使用的手套为本院常规使用的手套.结果:总共为215例分娩,242付手套被测试,190付为单层手套,52付为双层手套,242付手套穿孔39只(穿孔率为8.06%),215例分娩中31次穿孔(穿孔率为14.42%).其中发现单层手套穿孔率为25只/190付(6.58%),双层手套穿孔率为14只/52付(13.46%),其中双层手套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为1只/52付(0.96%).结论:鉴于工作中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无菌安全的重要性,戴两层手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毛雅萍;夏维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肝内胆汁淤积是指某些原因所致肝细胞或毛细胆管异常,影响胆汁的分泌或排泄障碍所出现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此病并不少见,且有渐增多趋势,多数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够,误诊误治现象常常发生,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0年5月-2002年4月所遇到的8例病人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中;许圣献;倪家连;李晓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左旋氧氟沙星组(50例)应用左旋氧氟沙星0.2g,1日1次,静滴,7-14天.头孢噻肟钠组(50例)应用头孢噻肟钠2.0g,1日2次,静滴,7-14天.结果:左旋氧氟沙星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株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头孢噻肟钠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左旋氧氟沙星是有效和安全地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
作者:杨淑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体外循环技术是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必要手段,是通过有效地循环和呼吸支持代替心肺功能.随着瓣膜置换术的不断改进及围术期护理水平的提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1],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降低了死亡率,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本文对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超出正常范围,是体内脂质代谢异常的表现.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作者:庞晓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出现心脏功能障碍,血液进入身体各器官的循环减少.体液聚集在各组织的症状:心悸,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难以平卧入睡,干咳,疲劳,体重迅速增加.
作者:熊先立;吴美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PSE和EVS联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9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PSE+EVS组)和对照组(EVS组)各45例,观察静脉曲张和消化道出血以及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曲张消失率、静脉曲张复发率、1年内再出血率和2年内再出血率分别为91.11%和71.11%(P>0.05)、25%和51.35%、4.65%和20.51%、12.5%和35.14%(P<0.05).联合治疗组门脉血流量明显降低,BPC和WBC明显上升.结论:PSE和EVS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
作者:张新元;张振福;宁更献;黄艳;彭霞;刘晓平;董正洪;刘恒军;王惠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医药行业为成为社会的焦点,是医疗机构参与市场经济后带来的必然结果.公众在媒体的参与下,通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推动医药行业打破传统观念,不断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保障制度,这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终受益的是全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
作者:王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均有极大的影响.许多资料表明,血脂增高会引起血管硬化,动脉壁增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加.
作者:张凤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