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晕厥病人心电图表现与脑电图对比2例分析

任红跃;卢建军

关键词:
摘要:晕厥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据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急诊的3.8%,占住院病人的6.0%左右[1].其致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也相对困难,本组资料收集2001年1月2002年5月,资料完整的20例晕厥病人的动态心电图(Holeer)和脑电图(VEEG)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增生并腺性膀胱炎的治疗(附9例报告)

    自2000年5月以来,我们对9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采取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治疗,收到了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管殿尧;刘宝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几种治疗褥疮的方法

    褥疮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常受磨擦以及床单皱褶不平等原因所致.

    作者:赵君;党金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恶性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体会

    我院近年来收治五起恶性交通事故伤员126例,除5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外,余均康复出院,现将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俊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区域内医院临床学科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对某区域医院临床学科效率、服务量、规模、特色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证明特色学科在临床学科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学科存在规模过大、效率不高、负荷不重等现象.适度规模、提高效率是区域医院临床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周宝宏;孙金海;张鹭鹭;赵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溃疡愈合前后粘膜SMAD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愈合前后胃溃疡患者胃粘膜中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在溃疡发生及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20例治疗前后活动性胃溃疡患者胃粘膜组织中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平均吸光度A值表示)为0.9125±0.0158,与治疗后(0.3522±0.01 7)相比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MAD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生有关,并对溃疡的愈合起抑制作用.

    作者:梁增文;张法灿;梁列新;王天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广西地区壮、汉两族人群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分析比较

    目的:探索ApoB基因的多态性在广西地区壮、汉两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2名广西壮族、49名广西汉族健康人的ApoB基因的XbaI、EcoRI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及3端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3VNTR)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北京汉族人群的ApoB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结果:①三组人群XbaI、EcoRI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没有区别;②3VNTR等位基因的分布各有特点.广西壮族人群以HVE30、HVE32为主,广西汉族人群以HVE34、HVE36和HVE38为主,而北京汉族以HVE32、HVE34为主;③大于或等于38的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广西汉族大于广西壮族,广西汉、壮两族人群大于或等于38的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远远大于北京汉族.

    作者:苏上贵;覃甲仁;韦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186例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18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兰;徐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金属烤瓷冠基牙折断的再接修复

    自1997年9月-2000年3月,笔者对8例金属烤瓷冠基牙牙冠折断且瓷冠良好的患者进行了再接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韩晓鹏;于明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PN在普外临床的应用体会

    胃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普外一科在1997年-1998年末,应用PN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治疗22例,观察病人的营养支持,机体的代谢,体重的增加以及各种营养要素的维持,收到满意的效果,减少了危重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缩短了病程.

    作者:张绍军;田海军;韩秀;曾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静脉注射人体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远期疗效

    静脉注射人体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原发性血少板减少性紫癜(ITP)短期疗效肯定,但远期疗效有关资料报道不多.

    作者:徐学翠;柳梅;王好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在卵巢的研究进展

    JAK-STAT(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0f transcription,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途径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条信号转导途径.

    作者:丁勇利;熊正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T12-L2段骨折

    胸腰段椎体骨折在脊柱损伤中较常见,我科自1998年3月-2002年5月共收治T12-L2段椎体骨折42例,经前路减压,取骨髂骨植骨并进行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秀根;赵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波及白细胞介素-2联合应用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与微波术后局部注射白细胞介素-2(简称为IL-2,下同)联合应用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1999年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48例外阴部尖锐湿疣患者,其中单纯应用微波治疗者107例,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 2治疗者41例.结果:单纯应用微波治疗总有效率为84.1%;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2治疗总有效率95.1%,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随访6个月,微波组复发率达70.1%;而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2组复发率仅为7.3%,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微波治疗术后再应用局部注射IL-2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远较单纯应用微波的治疗方法好.

    作者:田华;唐伟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金葡菌L型感染的C57小鼠诱发肿瘤中PCNA、P5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mRNA在诱发小鼠肿瘤及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动物实验、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感染金葡菌L型后发生肿瘤和癌前病变的小鼠组织中PCNA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后,11.11%(10/90只)小鼠发生肿瘤,14.44%(13/90只)小鼠发生癌前病变.小鼠肿瘤中PCNA指数90%,癌前病变组织为46.15%;小鼠肿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60%,mRNA50%,癌前病变组织中P53蛋白和 mRNA表达均为38.46%.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结果无显著差异性.结论:金葡菌L型感染,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小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CNA可作为判断小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指标.

    作者:何杰;汪万英;姚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得必泰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得必泰对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治疗机理.方法:选择82例CSG病人,随机分为得必泰治疗组44例,雷尼替丁对照组38例;疗程4周,在治疗前后行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症状及炎症减轻情况,观察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进行x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计算.结果:治疗CSG症状及炎症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3%;对照组为60.5%(x2=17.97,P<0.05).Hp转阴率治疗组为36.3%,对照组为5.2%(x2=11.51,P<0.01).症状及炎症减轻总效率及Hp转阴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得必泰能中和胃酸,减轻胃部炎症,能使Hp转阴,是治疗CSG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晖;吴玉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作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的慢性并发症,治愈率低,截肢手术率高,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宣;宋彬;刘士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50例老年女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为探讨老年女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了解其病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后,以指导临床治疗.现对我科自1993年1月2001年12月的住院病人中50例老年女性肝硬化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莲须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10月-12月应用中药莲须治疗秋季腹泻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芳;高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对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分析、并加以控制和考核.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是协调各种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建梅;王子丽;李明;朱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Survivin及其在人类肿瘤研究中的意义

    凋亡抑制延长了细胞的寿命,有利于突变的积累,是恶性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1].研究凋亡的调节机制对于弄清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提供新的肿瘤诊断预后标志、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振亮;丛德刚;郭仁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