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葡菌L型感染的C57小鼠诱发肿瘤中PCNA、P5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何杰;汪万英;姚敏

关键词:小鼠 肿瘤 癌前病变 PCNA P53 金葡萄L型
摘要: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mRNA在诱发小鼠肿瘤及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动物实验、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感染金葡菌L型后发生肿瘤和癌前病变的小鼠组织中PCNA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后,11.11%(10/90只)小鼠发生肿瘤,14.44%(13/90只)小鼠发生癌前病变.小鼠肿瘤中PCNA指数90%,癌前病变组织为46.15%;小鼠肿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60%,mRNA50%,癌前病变组织中P53蛋白和 mRNA表达均为38.46%.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结果无显著差异性.结论:金葡菌L型感染,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小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CNA可作为判断小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指标.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患者夜间病情观察

    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5年-1998年共收治了颅脑损伤患者247例,其中男181例,女66例,1-8岁82例.

    作者:史丽;品佳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顺从行为与矫治

    如今精神病院沿袭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依然常见,长期的住院生活使患者产生了新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异常,如对工作人员百依百顺、过度顺从,甚至丧失了个人的人格等等.本文就这一问题的原因及矫治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巴胺、立其丁伍用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分析

    支气管哮喘,尤其是哮喘持续状态,目前尚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1997年9月-2002年9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伍用多巴胺、立其丁治疗哮喘持续状态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庆;高新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儿童先天性肺囊肿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肺囊肿是儿童胸科较常见的先天性肺畸形性病变,占小儿肺囊肿性病变的首位,常继发感染及压迫正常肺组纵造成患儿呼吸功能障碍,感染不容易控制,而且反复发作,常需手术治疗,我院外科自1998年2月-2002年8月共收治42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效好.

    作者:姚莹;陈君;李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静脉注射人体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远期疗效

    静脉注射人体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原发性血少板减少性紫癜(ITP)短期疗效肯定,但远期疗效有关资料报道不多.

    作者:徐学翠;柳梅;王好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作用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常用替代疗法,血透时需用肝素抗凝,肝素主要作用于抗凝血酶-Ⅲ(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强AT的活性.

    作者:王丽;张春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UA是冠心病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MI)之间的心血管内科急症,因其易发展为AMI或猝死,所以有效控制UA可减少冠心病突发事件发生率.我们应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UA患者28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吉田;芦丽莉;邱久立;荆雪冰;韩海玲;郑姝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观察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后对骨性关节炎疗效的观察.方法:本文选摘2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炎症病人,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经关节液透明质酸、蛋白含量、关节液量、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满意程度的观察.结果: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关节液分析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含量提高,蛋白含量及关节液量减少.结论: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能缓解早期和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

    作者:夏亚一;赵慧;王秉义;陈雪红;孙正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指导口腔医学生与病人进行沟通的方法技巧探讨

    口腔医生与患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一门艺术,也是口腔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通过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认识到,作为一个口腔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口腔医学技术,而且要注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这有助于口腔医疗的效果和质量,也是口腔医生必须具备的执业能力.

    作者:李晓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我院1999-2001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随着临床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性的显著增长,合理应用抗生素刘及时控制细菌感染,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廖勇;朱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边远地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研究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

    作者:刘子江;阿米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恶性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体会

    我院近年来收治五起恶性交通事故伤员126例,除5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外,余均康复出院,现将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俊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CHF治疗中血浆醛固酮变化规律与心率变异的生物钟规律相关性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衰(CHF)常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后,血浆醛固酮(A1d)活性的变化规律、醛固酮逃逸程度与预后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率变异各能谱范围及各能谱之间的生物钟规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6例充血性心衰患者ACEI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浆RAS(rennin-angiotension system)系统的活性、观察其变化规律.根据醛固酮逃逸程度分为两组:升高超过基线水平20%(组1,n=51)和超过基线水平但达不到20%(组2,n=65).比较两组间心率变异各能谱范围及其24h昼夜规律的变化.结果:①与基线水平相比较ACEI治疗后1个月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活性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Ang Ⅱ有所回升与基线水平比较(P>0.05)与治疗1个月时比较(P<0.05).②与基线水平比较ACEI治疗后1个月血浆Aid明显下降(P<0.01);继续治疗到3个月时明显增高,与基线水平比较(P<0.01),与治疗1个月时比较(P<0.01).③组1与组2比较心率变异总能谱(TF)、极低能谱(VLF)、低能谱(LF)明显下降(P<0.05;P<0.05;P<0.01);高能谱(HF)及HF/LF两组差别无显著性;醛固酮逃逸严重组(组1)心率变异各能谱24h昼夜规律消失,各能谱呈低平曲线.结论:①充血性心衰患者ACEI治疗后,确实可观察到醛固酮逃逸现象,且这一现象在治疗3个月时表现已很突出.②醛固酮逃逸明显的病人比较来说,与预后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率变异各能谱TF、VLF、LF明显下降,且昼夜规律消失.提示醛固酮逃逸程度可能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高修仁;彭龙云;曾群英;马虹;罗斌;谢耀群;段大跃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更新观念,积极开展会员制整体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高层次会员制医疗保健服务悄然兴起,会员制整体护理模式也随之建立.

    作者:戴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Survivin及其在人类肿瘤研究中的意义

    凋亡抑制延长了细胞的寿命,有利于突变的积累,是恶性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1].研究凋亡的调节机制对于弄清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提供新的肿瘤诊断预后标志、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振亮;丛德刚;郭仁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西咪替丁预防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对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组41人,对照组42人,两组均静点阿奇霉素,对照组静点阿奇霉素,观察组静点阿奇霉素前先静点西咪替丁,对两组胃肠道反应及反应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2人,发生率4.9%,均为轻微胃肠道反应,无严重胃肠道反应;对照组胃肠道反应8人,发生率19%,其中轻微胃肠道反应6人,严重胃肠道反应2人.两组数据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咪替丁预防性应用能减少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杨玉兰;高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配对原则分入卡维地洛组(a组)及络德组(b组),分别给予不同厂家生产的卡维地洛口服,总疗程8周,其中35例病人(a组20例,b组15例)在用药前后测定血浆一氧化氮,30例(a组15例,b组15例)病人测定用药前后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10例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浆一氧化氮,过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卡维地洛组由165.28±11.69/98.90±9.95mmHg降至142.98±15.87/85.41±8.22mmHg(P<0.01),降压总有效率85%,络德组由166.54±13.24/97.56±11.41mmHg降至140.77±12.98/81.23±8.58mmHg(P<0.01),总有效率84.6%.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分别为71.38±20.01 μ mol/L,及70.65±17.41 μ mol/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83.56±14.04 μ mol/L)(P<0.05),两组药物均可升高一氧化氮,卡维地洛片组上升至87.07±31.97 μ mol/L(P<0.05),络德组上升至95.51±31.11μ mol/L(P<0.01);两组患者的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卡维地洛组为68.30±5.32Nu/ml络德组为63.72±10.00Nu/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3.86±10.41Nu/ml,P<0.01),用药后两组的过氧化物歧化酶均下降,卡维地洛组为34.51±20.02Nu/ml,络德组为29.58±19.89Nu/m1,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的血浆丙二醛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53±0.55nmmol/L),卡维地洛组为6.55±2.48nmol/L(P<0.05),络德组为6.39±2.21nmol/L(P<0.01),用药后两组的丙二醛均下降,卡维地洛组为4.54±0.68nmol/L(P<0.01),络德组为4.44±0.43nmol/L(P<0.01).结论:卡维地洛具有理想的降压疗效,并可升高血浆一氧化氮,有抗氧化作用,从而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并可能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佟翠艳;于波;胡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马斯平、君刻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临床报告

    报告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12例,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病程迁延反复,采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马斯平)与氨曲南(君刻单)联合治疗,5-7日后即出现显著效果,疗效稳定,全部治愈,无明显副作用.表明第四代头孢菌素在治疗院内难治性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于永发;余春江;张忠进;董恺;王丽;黄湘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48例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临床表现及转归,以减少甲亢的误诊.方法:收集我科48例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大多数为隐蔽型甲亢,且以心血管及胃肠道症状为主.结论:对于具有心血管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隐蔽型甲亢应进一步检查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SH)和甲状腺摄碘吸收率,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索爱生;朱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作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的慢性并发症,治愈率低,截肢手术率高,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宣;宋彬;刘士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