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咪替丁预防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41例临床观察

杨玉兰;高勇

关键词:西咪替丁, 阿奇霉素, 胃肠道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对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组41人,对照组42人,两组均静点阿奇霉素,对照组静点阿奇霉素,观察组静点阿奇霉素前先静点西咪替丁,对两组胃肠道反应及反应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2人,发生率4.9%,均为轻微胃肠道反应,无严重胃肠道反应;对照组胃肠道反应8人,发生率19%,其中轻微胃肠道反应6人,严重胃肠道反应2人.两组数据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咪替丁预防性应用能减少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舒张充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心衰是住院患者中常见的诊断.材料统计在美国每年达720000人次之多[1].原来多注意以收缩功能不良解释心衰的症状体征,左室不能随劳力增加输出导致骨骼肌缺氧代谢,乳酸积聚,心衰自觉症状出现.

    作者:郗杰;潘丽;贺照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肺心病患者头发无机物测定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无机物构成机体内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参与或激活多种酶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老年肺心病与无机物间的关系,本文初步报告如下.

    作者:韩英;桂红;贺锋;马晓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囊管异常的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异常的处理方法.方法:将72例胆囊管增粗与结石的患者采用腔内结扎胆囊管,术中行胆道造影.结果:LC术中异常胆囊管采用结扎处理,术后无1例出现胆瘘及其它并发症,采用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3例,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道畸形3例,迷走胆管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畸形3例,假阳性2例,准确率97.2%.结论:腹腔镜下结扎异常胆囊管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方法,加之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胆道本身与胆道内异常,术中可避免胆道损伤,术后减少并发症,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杨绥冲;聂勇;黄建峰;王毅;欧阳宏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乳腺癌中P53和C-erb B-2基因蛋白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53和C-erb B-2基因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98例,使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P53和C-erbB-2基因蛋白的阳性率.结果:P53和C-erb B-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93%和54.08%.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P53和C-erb B-2阳性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及小叶原位癌(<0.05).结论:P53和C-erb B-2过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作者:薄爱华;许永利;张剑虹;屈明;刘振显;郭中英;白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金属烤瓷冠基牙折断的再接修复

    自1997年9月-2000年3月,笔者对8例金属烤瓷冠基牙牙冠折断且瓷冠良好的患者进行了再接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韩晓鹏;于明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凝胶的含量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用HPLC测定盐酸青藤碱凝胶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确定有效期.方法:经过离心试验、光照试验、高温试验以及恒温加速试验,应用Arrhenius公式计算有效期.结果:HPLC测定盐酸青藤碱凝胶回收率为102.4%,RSD为0.5%.盐酸青藤碱凝胶的外观、含量、pH值均无显著变化,对光热较稳定,t25℃ 0.9=3.3年.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处方合理,性质稳定.

    作者:张先洲;罗顺德;潘细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

    我院自1996年10月-2002年10月共施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600余例.其中采用浅低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11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银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324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2001年-2002年在妇女病的普查过程中发现的宫颈炎,用微波治疗共324例,来院门诊随访324例,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志英;张强;唐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患者并通过胃镜检查以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结果作为诊断Hp的标准对照,评价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在快速尿素酶检测Hp呈阳性的45例中,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阳性为43例,阴性的为2例,其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95.6%(43/45),特异性100%(15/15),准确性96.7%(58/60).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简便可靠的非侵入性Hp检测方法.

    作者:祁小鸣;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虫草颗粒中腺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虫草颗粒中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0.05mol/L)-甲醇(90:10),检测波长259nm.结果:此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分离度好,可用于复方虫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晨雯;丛江;张春辉;吴爱英;庞靖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根据胎儿颈部压迹超声诊断脐带绕颈46例体会

    脐带绕颈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脐带缠绕过紧可影响脐血流,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第二产程延长,胎心音明显减弱,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死亡.

    作者:刘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CHF治疗中血浆醛固酮变化规律与心率变异的生物钟规律相关性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衰(CHF)常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后,血浆醛固酮(A1d)活性的变化规律、醛固酮逃逸程度与预后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率变异各能谱范围及各能谱之间的生物钟规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6例充血性心衰患者ACEI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浆RAS(rennin-angiotension system)系统的活性、观察其变化规律.根据醛固酮逃逸程度分为两组:升高超过基线水平20%(组1,n=51)和超过基线水平但达不到20%(组2,n=65).比较两组间心率变异各能谱范围及其24h昼夜规律的变化.结果:①与基线水平相比较ACEI治疗后1个月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活性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Ang Ⅱ有所回升与基线水平比较(P>0.05)与治疗1个月时比较(P<0.05).②与基线水平比较ACEI治疗后1个月血浆Aid明显下降(P<0.01);继续治疗到3个月时明显增高,与基线水平比较(P<0.01),与治疗1个月时比较(P<0.01).③组1与组2比较心率变异总能谱(TF)、极低能谱(VLF)、低能谱(LF)明显下降(P<0.05;P<0.05;P<0.01);高能谱(HF)及HF/LF两组差别无显著性;醛固酮逃逸严重组(组1)心率变异各能谱24h昼夜规律消失,各能谱呈低平曲线.结论:①充血性心衰患者ACEI治疗后,确实可观察到醛固酮逃逸现象,且这一现象在治疗3个月时表现已很突出.②醛固酮逃逸明显的病人比较来说,与预后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率变异各能谱TF、VLF、LF明显下降,且昼夜规律消失.提示醛固酮逃逸程度可能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高修仁;彭龙云;曾群英;马虹;罗斌;谢耀群;段大跃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儿童先天性肺囊肿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肺囊肿是儿童胸科较常见的先天性肺畸形性病变,占小儿肺囊肿性病变的首位,常继发感染及压迫正常肺组纵造成患儿呼吸功能障碍,感染不容易控制,而且反复发作,常需手术治疗,我院外科自1998年2月-2002年8月共收治42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效好.

    作者:姚莹;陈君;李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浅谈影响糖尿病辨证准确性的思维方式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指导人们进行防病治病,并有它整体辨证、审证求因及辨证论治等现代医学不可比似的长处.

    作者:史学茂;谭京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抗肿瘤活性

    目的:研究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方法:用重组人可溶性VEGI治疗荷S180肉瘤小鼠;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VIII RAg)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重组人可溶性VEGI显著抑制S180肉瘤生长,肿瘤微血管密度大大减低.结论:VEGI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新生血管形成介导的.

    作者:肖扬;焦炳华;朱玉平;彭艳;王梁华;娄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Survivin及其在人类肿瘤研究中的意义

    凋亡抑制延长了细胞的寿命,有利于突变的积累,是恶性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1].研究凋亡的调节机制对于弄清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提供新的肿瘤诊断预后标志、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振亮;丛德刚;郭仁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48例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临床表现及转归,以减少甲亢的误诊.方法:收集我科48例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大多数为隐蔽型甲亢,且以心血管及胃肠道症状为主.结论:对于具有心血管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隐蔽型甲亢应进一步检查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SH)和甲状腺摄碘吸收率,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索爱生;朱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186例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18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兰;徐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我院1999-2001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随着临床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性的显著增长,合理应用抗生素刘及时控制细菌感染,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廖勇;朱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拔除T型管致胆汁性腹膜炎1例

    患者,男,46岁,因上腹痛2天于2001年3月17日入院.2天前饮酒后出现上腹痛,伴发热、腹胀、恶心、呕吐,腹痛逐渐加剧并进展为全腹痛.

    作者:韩德锋;刘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