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徐建梅;王子丽;李明;朱文

关键词:
摘要: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对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分析、并加以控制和考核.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是协调各种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源性白介素-10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损害时一氧化氮水平、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IL-10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肝损害大鼠胰腺、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影响及ANP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建立大鼠ANP肝损害模型,随机分成3组:3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IL-10腹腔注射治疗30只,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30只,观察血中NO含量变化.观察了胰腺、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变化,肝、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建立ANP模型后6h、12h、24h,血中NO水平明显升高,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阳性渐升高,IL-10治疗后,IL-10组NO水平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阳性表达降低,肝、胰腺组织损害也相应减轻.结论:N0和iNOS参与了ANP肝损害发病机制,IL-10通过降低NO和iNOS水平对ANP具有防治作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给予IL-10对减轻肝脏、胰腺病变的程度,改善预后可能是有益的.

    作者:谷俊朝;王宇;薛建国;张忠涛;李建设;周延忠;郭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低钾血症致心室颤动抢救成功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29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憋气半个月于2001年11月6日入院.患者2001年10月17 日因车祸致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左锁骨骨折(闭合)、肾挫伤、腰背左髋软组织损伤在顺义区医院住院治疗.

    作者:王晓瑾;吕豪;程显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以坏死性结肠炎并肠套叠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

    患者,女,44岁,头昏,发热,并牙龈出血.在家服用感冒药十余天.突腹痛伴呕吐,渐加剧,来我院就诊.查体:T40℃,上腹偏右出现拳头大包块,压痛明显,满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

    作者:李德迪;于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186例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18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兰;徐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恶性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体会

    我院近年来收治五起恶性交通事故伤员126例,除5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外,余均康复出院,现将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俊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几种治疗褥疮的方法

    褥疮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常受磨擦以及床单皱褶不平等原因所致.

    作者:赵君;党金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儿童先天性肺囊肿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肺囊肿是儿童胸科较常见的先天性肺畸形性病变,占小儿肺囊肿性病变的首位,常继发感染及压迫正常肺组纵造成患儿呼吸功能障碍,感染不容易控制,而且反复发作,常需手术治疗,我院外科自1998年2月-2002年8月共收治42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效好.

    作者:姚莹;陈君;李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T12-L2段骨折

    胸腰段椎体骨折在脊柱损伤中较常见,我科自1998年3月-2002年5月共收治T12-L2段椎体骨折42例,经前路减压,取骨髂骨植骨并进行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秀根;赵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观察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后对骨性关节炎疗效的观察.方法:本文选摘2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炎症病人,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经关节液透明质酸、蛋白含量、关节液量、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满意程度的观察.结果: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关节液分析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含量提高,蛋白含量及关节液量减少.结论: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能缓解早期和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

    作者:夏亚一;赵慧;王秉义;陈雪红;孙正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接触性皮炎32例

    笔者从2000年-2003年2月采用中草药治疗染发剂所致接触性皮炎32例,取得较好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兰;吴延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固相萃取-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雷他定人血浆药物浓度

    目的:建立-种灵敏的HPLC方法测定氯雷他定血药浓度的方法,以进行该药物的血药浓度的监测.方法:采用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HYPERSIL-ODS2(4.6×150mm,5 μ)色谱分析柱,检测波长248nm.血浆样品采用硅胶小柱固相萃取后进样分析.结果:氯雷他定血浆样品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35-50ng@ml-1,方法回收率为93.41%-102.15%.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氯雷他定血药浓度测定,灵敏快速.

    作者:李成军;黄丽军;雷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62例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钢丝,钢丝环绕锁骨喙突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2例.结果:随访3-12月,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所有病例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疗效满意.

    作者:张民泽;王剑飞;武作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阿霉素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释药及其体内外抗癌作用

    目的:考察阿霉素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ADM-ACM)的释药特性及其体内外抗癌作用.方法:采用乳化胶凝法制备ADM-ACM,考察微囊的释药特性.以凋亡细胞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及SRB活细胞染色法考察ADM-ACM的体内外抗癌活性.结果:本文制备的ADM-ACM具较高的载药量,当药载比为2mg/ml,载药量达11%左右.载药微囊中ADM在PBS(pH=7.4)中突释后缓慢释放,12h时达45%左右.体外抗癌实验表明,空白微囊对BGC-823、Bel-7402及Hela三种癌细胞株无毒性,ADM ACM对它们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ADM溶液.TUNEL实验显示ADM-ACM(60.85%)引起兔肢体VX2肿瘤细胞凋亡的阳性率远高于原料药(3.98%)及空白微囊(3.97%).结论:本文制备的ADM-ACM的体内外抗癌活性均显著强于原料药.

    作者:李沙;汤小东;邓声菊;郭卫;侯新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24h内连续2次自杀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体会

    自杀患者在临床上颇为多见,对于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科于2002年9月15日收治1例自服安定100片患者,次日上午要求出院,于当日晚上再次跳楼自杀.此病例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给护理工作增加难度,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华;王军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作用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常用替代疗法,血透时需用肝素抗凝,肝素主要作用于抗凝血酶-Ⅲ(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强AT的活性.

    作者:王丽;张春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荟萃分析

    目的: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长处和不足.方法:对1989年-2000年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具有西药对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SLE论文16篇,共计2585例LN患者(中西医结合(CW)组1617组,西药对照(W)组733例,中药对照(C)组235例]实施荟萃分析.结果:①近期疗效:CW组显效率明显高于W组,CW组的无效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C组和W组;②远期疗效:CW组的缓解率、稳定率以及工作率、家务劳动率明显高于C组和W组,复发率、死亡率和劳动丧失率明显低于C组和W组;③CW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W组,皮质激素减量率和减药剂量明显高于W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明显优越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孙雪峰;叶任高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

    我院自1996年10月-2002年10月共施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600余例.其中采用浅低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11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银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50例托吡卡胺与阿托品散瞳验光效果对比分析

    鉴于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屈光异常大幅度增长,因而传统的散瞳验光阿托品用药后扩瞳维持时间长,给患者生活学习带来不便.笔者一年来坚持统计先后分别用托吡卡胺和阿托品散瞳验光的病例数,比较二者的睫状肌麻痹程度及其它方面的异同总结如下.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拔除T型管致胆汁性腹膜炎1例

    患者,男,46岁,因上腹痛2天于2001年3月17日入院.2天前饮酒后出现上腹痛,伴发热、腹胀、恶心、呕吐,腹痛逐渐加剧并进展为全腹痛.

    作者:韩德锋;刘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

    1,6二磷酸果糖具有调节糖代谢中若干酶活性的功效.但由于药物本身有着一些特殊性,致使病人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作者:洪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