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h内连续2次自杀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体会

刘玉华;王军勋

关键词:
摘要:自杀患者在临床上颇为多见,对于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科于2002年9月15日收治1例自服安定100片患者,次日上午要求出院,于当日晚上再次跳楼自杀.此病例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给护理工作增加难度,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托吡卡胺与阿托品散瞳验光效果对比分析

    鉴于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屈光异常大幅度增长,因而传统的散瞳验光阿托品用药后扩瞳维持时间长,给患者生活学习带来不便.笔者一年来坚持统计先后分别用托吡卡胺和阿托品散瞳验光的病例数,比较二者的睫状肌麻痹程度及其它方面的异同总结如下.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的心血管效应研究进展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亚洲人比欧美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主要受益于膳食结构中的豆类食品.

    作者:刘长青;吴赛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作用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常用替代疗法,血透时需用肝素抗凝,肝素主要作用于抗凝血酶-Ⅲ(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强AT的活性.

    作者:王丽;张春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与药物治疗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改变,各国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年龄也提早到来,国际上公认的年龄是41岁,因为妇女在40岁左右卵巢的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排卵次数逐渐减少,以后逐渐出现月经停止(同时人工绝经、病理性绝经也渐增多).

    作者:白岩;王岩;张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配对原则分入卡维地洛组(a组)及络德组(b组),分别给予不同厂家生产的卡维地洛口服,总疗程8周,其中35例病人(a组20例,b组15例)在用药前后测定血浆一氧化氮,30例(a组15例,b组15例)病人测定用药前后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10例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浆一氧化氮,过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卡维地洛组由165.28±11.69/98.90±9.95mmHg降至142.98±15.87/85.41±8.22mmHg(P<0.01),降压总有效率85%,络德组由166.54±13.24/97.56±11.41mmHg降至140.77±12.98/81.23±8.58mmHg(P<0.01),总有效率84.6%.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分别为71.38±20.01 μ mol/L,及70.65±17.41 μ mol/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83.56±14.04 μ mol/L)(P<0.05),两组药物均可升高一氧化氮,卡维地洛片组上升至87.07±31.97 μ mol/L(P<0.05),络德组上升至95.51±31.11μ mol/L(P<0.01);两组患者的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卡维地洛组为68.30±5.32Nu/ml络德组为63.72±10.00Nu/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3.86±10.41Nu/ml,P<0.01),用药后两组的过氧化物歧化酶均下降,卡维地洛组为34.51±20.02Nu/ml,络德组为29.58±19.89Nu/m1,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的血浆丙二醛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53±0.55nmmol/L),卡维地洛组为6.55±2.48nmol/L(P<0.05),络德组为6.39±2.21nmol/L(P<0.01),用药后两组的丙二醛均下降,卡维地洛组为4.54±0.68nmol/L(P<0.01),络德组为4.44±0.43nmol/L(P<0.01).结论:卡维地洛具有理想的降压疗效,并可升高血浆一氧化氮,有抗氧化作用,从而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并可能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佟翠艳;于波;胡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0%思密达溶液适量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婴幼儿秋季腹泻,多数由轮状病毒引发,无特殊治疗方法,原则上多为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支持疗法,效果欠佳.近两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伍用10%思密达溶液适量保留灌肠,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栾美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Survivin及其在人类肿瘤研究中的意义

    凋亡抑制延长了细胞的寿命,有利于突变的积累,是恶性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1].研究凋亡的调节机制对于弄清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提供新的肿瘤诊断预后标志、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振亮;丛德刚;郭仁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我院1999-2001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随着临床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性的显著增长,合理应用抗生素刘及时控制细菌感染,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廖勇;朱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拔除T型管致胆汁性腹膜炎1例

    患者,男,46岁,因上腹痛2天于2001年3月17日入院.2天前饮酒后出现上腹痛,伴发热、腹胀、恶心、呕吐,腹痛逐渐加剧并进展为全腹痛.

    作者:韩德锋;刘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犬胰右叶缺血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目的:建立犬胰腺右叶缺血模型,探讨胰腺缺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结扎犬胰右叶供血血管.包括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及胰尾动脉,建立犬胰腺右叶缺血模型,观察犬胰右叶缺血后的WBC计数,血清淀粉酶水平、血糖变化及胰岛素水平,犬胰及十二指肠的病变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条犬术后均存活,无十二指肠穿孔、坏死、梗阻等并发症发生;WBC计数术后1、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第7天恢复正常;缺血后血淀粉酶水平在术后3、7天较术前升高(P<0.01),至第11天恢复正常水平;缺血后1、2、4个月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与术前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十二指肠病理变化为肠壁纤维增生,粘膜萎缩;胰腺病理变化早期表现为无菌性坏死,晚期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及修复.结论:缺血治疗具有其可行性.

    作者:向国安;沈桂玲;耿智敏;秦兆寅;杨文彬;陈颖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波及白细胞介素-2联合应用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与微波术后局部注射白细胞介素-2(简称为IL-2,下同)联合应用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1999年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48例外阴部尖锐湿疣患者,其中单纯应用微波治疗者107例,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 2治疗者41例.结果:单纯应用微波治疗总有效率为84.1%;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2治疗总有效率95.1%,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随访6个月,微波组复发率达70.1%;而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2组复发率仅为7.3%,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微波治疗术后再应用局部注射IL-2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远较单纯应用微波的治疗方法好.

    作者:田华;唐伟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对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分析、并加以控制和考核.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是协调各种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建梅;王子丽;李明;朱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巴胺、立其丁伍用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分析

    支气管哮喘,尤其是哮喘持续状态,目前尚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1997年9月-2002年9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伍用多巴胺、立其丁治疗哮喘持续状态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庆;高新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去甲长春花碱(NVB)加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通过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每21-28天为1周期全身给药,共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0-65岁,中位年龄56岁.其中腺癌32例,鳞癌13例;临床分期Ⅲa期15例,Ⅲb期23例,Ⅳ期7例;初治26例,复治19例.结果:45例中CR1例(2.2%)PR18例(40.0%),SD16例(35.5%),PD10例(22.2%),总有效率42.2%(19/45),中位缓解期6个月(2-17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4-21个月),77.8%病人自觉症状减轻至消失.19例复治者中有4例获得部分缓解,26例初治者中有14例获得部分缓解,1例获得完全缓解.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91.1%,Ⅲ-Ⅳ度占44.4%(20/45),血小板下降为31.1%,血红蛋白下降为55.6%,均为Ⅰ-Ⅱ度;胃肠道反应Ⅱ度以上占46.7%,病人可以耐受,这可能与化疗前用恩丹西酮预防消化道反应有关;静脉炎发生率低而轻(13.3%),这与我们严格按照NVB操作常规有关.结论:N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

    作者:柯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恶性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体会

    我院近年来收治五起恶性交通事故伤员126例,除5例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外,余均康复出院,现将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俊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计算机网络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以提高医院药剂科的药学服务水准和加强药剂科的内部管理,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将在医院药学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伟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媒体课件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医学基础课,以往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以投影片、幻灯片、挂图、实物标本为主,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及时传授新知识,我们教员除了不断充实自己之外,还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员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

    作者:聂宏俊;韩利刚;徐林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几种治疗褥疮的方法

    褥疮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常受磨擦以及床单皱褶不平等原因所致.

    作者:赵君;党金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外源性白介素-10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损害时一氧化氮水平、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IL-10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肝损害大鼠胰腺、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影响及ANP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建立大鼠ANP肝损害模型,随机分成3组:3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IL-10腹腔注射治疗30只,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30只,观察血中NO含量变化.观察了胰腺、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变化,肝、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建立ANP模型后6h、12h、24h,血中NO水平明显升高,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阳性渐升高,IL-10治疗后,IL-10组NO水平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阳性表达降低,肝、胰腺组织损害也相应减轻.结论:N0和iNOS参与了ANP肝损害发病机制,IL-10通过降低NO和iNOS水平对ANP具有防治作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给予IL-10对减轻肝脏、胰腺病变的程度,改善预后可能是有益的.

    作者:谷俊朝;王宇;薛建国;张忠涛;李建设;周延忠;郭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边远地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研究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

    作者:刘子江;阿米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