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

巩金华;尹爱香

关键词:
摘要:1993年-2002年我院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宫颈透明细胞癌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入院.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变形,失去正常结构,表面粗糙,接触性出血.取活检.

    作者:张娟;秦艳丽;张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二硝酸异山梨酯及单硝酸异山梨酯临床疗效比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共选入病例132例,因12例急性心肌梗死同时进行溶栓治疗,故未入选.实际观察120例,诊断标准依照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作者:孙宓颖;赵东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门诊接诊艺术若干问题探讨

    门诊是一所医院的窗口和与疾病做斗争的前哨阵地,直接体现着医院的精神面貌、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与诊疗技术水平,而门诊医师的接诊艺术水平则是这一切的关键环节之

    作者:苏国权;刘恒军;郭明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持续低频负压吸引与生长激素促进术后早期瘘自愈

    目的:探讨术后瘘的自愈方法.方法:观察3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瘘患者运用持续性低频负压吸引与生长激素辅之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结果:36例瘘患者临床自愈率为80.6%(29/36);4周内自愈率为52.8%(19/36);8周内自愈率为72.3%(26/36).结论:联合应用持续性低频负压吸引及生长激素是促进术后早期瘘自愈的有效方法.

    作者:柯昌能;刘维藩;李荣江;李国光;何义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伊曲康唑治疗花斑癣180例疗效观察

    花斑癣是由糠秕样小孢子菌感染引起,发病率高.我们于2000年4月-2002年9月,采用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治疗花斑癣,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戴忠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肾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浓缩易发生栓塞,而并发脑出血者少见报道.该患者因确诊及时,治疗、护理得当,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玫;刘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贲门失驰症金属支架置入后的内镜随访观察

    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已广泛地用于临床,其中,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比较肯定,而食管良性狭窄在金属支架置放后的近期,患者进食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程度明显下降[1].但远期效果文献报道不多.我院自1992年起采用食管金属支架治疗贲门失驰症8例,对其中3例进行了置放后3-7年的内镜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周建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临床体会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治疗抢救病人时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本文以老年患者为对象,总结了1059例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临床体会,为提高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提供了帮助.

    作者:陈爱萍;杜平;王娟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野毒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野毒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野毒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使α-2b干扰素(安福隆)300万U,每日1次肌注,连用15天,然后改用300万U,隔日1次,疗程为半年,治疗组在干扰素应用15天时加用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为1年,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来诊或通讯方式随访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及出现的副作用.结果:两组均出现1例严重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而被迫停药,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从治疗开始到1年时,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44.4%,85.1%,14.8%.对照组相应指标为17.8%,50%,50%.两组对应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在治疗中发现2例HBsAg阴转者.结论: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野毒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迅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并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促进HBeAg和抗-HBe的转换.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干扰素组.

    作者:韩忠厚;王玉华;顾乾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FDG-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应用

    FDG-PET对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判断方面,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T,PET可行全身性成像,更易发现远处转移灶而修改治疗计划.笔者就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素文;于金明;邢力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膝关节骨坏死1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Ahlback(1968)首次将自发性膝关节坏死作为一个临床病理名称进行报告,认为该病系一相对少见的疾病.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主要理论同其它部位骨坏死一样,是血液供给障碍造成的骨梗塞[1].

    作者:王鑫;宋晓航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治疗重症鱼胆中毒11例

    我院1999年11月-2001年2月抢救11例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经血液透析及内科综合治疗,治愈10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郁珍;丁绍平;沈晓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误诊为心绞痛研究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误诊为心绞痛的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6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胃镜所见、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结果:误诊时间长38mo,短8d.胸骨后疼痛5例,剑突下疼痛1例;胃镜发现食管黏膜正常4例,食管黏膜充血水肿、齿状线模糊2例.食管24小时pH监测总分高205.60,低20.50,平均95.43,24小时pH小于4.00的时间长649min,短56 min,平均156.11min.结论:对诊断为心绞痛而按心绞痛常规治疗后无效应行胃镜和食管24小时pH监测,以免误诊.

    作者:黄映淮;吕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我院植物药的应用及经济学分析

    中医药学是祖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取得了极为壮观的发展,尤其在当今世界,化学合成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机体的肝、肾、心、脑及造血器官功能等有损害,并有致癌的危险性能,人们对此有了重新认识,回归大自然、运用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防治疾病、滋补营养、康复保健、延年益寿已成潮流.据统计,在现有上市药品中,属于天然来源的约占四分之一,其中植物药材占了大多数[1],使用也更普遍,因此有必要对植物药的应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作者:王丽华;王佩;李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临床应用

    他汀类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和第一个合成的氟伐他汀(Fovastatin)等.他汀药物属3-羟基-3-甲基戌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作者:梅惠荣;陈元成;刘富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出血疾病的整体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虽然医学科学不断的创新发展,使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得到有效控制,而脑出血却常因发病快,病情危重,短时间内可发生急骤变化,使死亡率增加.所以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合理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作者:张雷文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肝硬化低钠血症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而低钠血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低钠血症常促使或加重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并影响腹水的治疗与愈合.本文旨在研究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肝脏储备功能分级的关系.

    作者:王晓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静滴注致剥脱性皮炎1例

    1病例资料女,59岁,因车祸致腹部、右下腹及头部疼痛1天,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损伤,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乳酸环丙沙星200ml静脉滴注1次/日,用药第1天,病人诉输液侧手轻微疼痛,另一手有麻木感,未予重视,第2天双手瘙痒,第3天双手及双脚瘙痒加重,出现红色斑丘疹,手足掌面角化皮肤呈大块状剥脱,病人无脚气病史,诊断为环丙沙星滴注致皮肤过敏-剥脱性皮炎,立即停用环丙沙星,继续观察,并嘱患者不要揭皮,让其自然脱落,停药后无瘙痒,红疹消退,10天后皮肤恢复正常,未见继续脱皮.

    作者:丁文婷;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洛汀新对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非血压依赖降尿蛋白作用

    蛋白尿是影响肾小球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降低尿蛋白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主要措施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2的作用,不仅可降低系统内压,还可降低尿蛋白.

    作者:刘莉瑾;单非易;邢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M4及M5的化疗疗效观察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作者:左小兵;吴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