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结石ESWL失败的原因分析

熊泽安;朱欣;田方兴;陈士祥;张先觉;李金华

关键词:
摘要:我院1989年-2002年先后使用美芝JT-ESWL-Ⅲ型机和HB-ESWL-Ⅴ型机治疗输尿管结石3283例,13例失败改行输尿管镜或开放手术取石.分析失败原因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吸虫病心包积液6例误诊分析

    重庆市石柱县是四川肺吸虫的疫区.四川肺吸虫病因生食溪蟹而感染人体.在我县区内主要以儿童发病较多,其主要表现是在腹部、胸背部、头颈、四肢、腹股沟、阴囊等处游走性皮下结节(包块),及其可能伴有的低热、胸痛、腹痛、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消瘦、荨麻疹、嗜酸粒细胞增高等.以心包积液为主要表现的还较为少见,且临床上容易误诊,现将我们10年来遇到的6例误诊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马培发;吴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药在防治冻疮中的应用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们喜欢春天,一切生机勃勃,万紫嫣红,但冬季虽然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它却孕育着来年的丰收,它是春天的使者,所以大多人喜欢冬天.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C自体瘤苗治疗部分肿瘤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瘤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胃癌7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大肠癌3例)应用自体瘤苗,并与相应的对照组10例(胃癌6例、食道下段癌2例、大肠癌2例)进行比较,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水平及LGL的变化,进行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研究.结果:瘤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LG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近期随诊表明瘤苗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此疗法可以提高肿瘤患者受损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平;徐立春;卜平;刘晓丹;许运明;倪庆;高鹏;孙振华;朱敏生;许祥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全程陪产在产房的实施及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已在我国广泛开展,我院分娩室推行了全程陪伴护理,试行以来,护理质量有所上升,医患纠纷及难产率明显下降,受到广大孕妇及家属的好评.

    作者:王雷红;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途径--基因治疗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多见于临床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肥厚及心肌缺血等疾病晚期.

    作者:张俊灵;闵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哮喘1例

    患者,男,42岁,工人,因持续高热3天,于2001年10月21日入院,在院外按上呼吸道感染已静滴青霉素、病毒唑治疗2天.入院后查体:T39°C,P108次/min,R20次/min,血压13/10kPa.

    作者:张桂英;范廷英;杜桂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可折叠硅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术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硅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方法:对35例(36眼)行上述手术患者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水肿、前房反应、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在0.5以上的眼数分别为25只眼(79.4%)、29只眼(80.6%)、32只眼(88.9%)、33只眼(9L 7%),术后3天、1周、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炎性反应轻.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1.7%.结论:该手术切口小、操作简便、术后反应轻、散光小,使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即可获得佳视力,且屈光状态稳定,大大缩短了康复的时间.

    作者:卢佩勇;高如尧;蒙艳春;朱涛;李力;刘光艳;纪建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鼓膜置管后正压注药必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后正压注药在保持管的通畅、咽鼓管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置管后第2天应用正压注药仪将药液经中耳加压注入鼻咽腔.结果:硅胶管通畅,咽鼓管功能较未治疗者恢复显著.结论:此方法符合中耳和咽鼓管生理运动,为安全、无痛、无创性治疗,不但对咽鼓管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小龄儿童延长带管时间,减少复发,渡过易感期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刘跃;陈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口服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心房纤颤42例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4%,80岁以上高达20%.

    作者:王春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在大月份流产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终止早孕(停经49天),已众所周知,但在大月份流产的应用尚不够理想.我院于1999年10月-2002年10月应用米索前列醇加钳刮术终止10-14周妊娠2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美娥;林晓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挤压综合征1例治疗体会

    挤压综合征在外科创伤中属不多见的重危病症,其临床过程凶险,如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据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65%[1 3].

    作者:叶早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的应用

    众所周知,医院感染病人是在本身具有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因为内汲性、外汲性、侵入性等因素的作用下,而继发了医院感染.抗菌药物的运用是治疗感染病例的唯一选择.

    作者:费新潮;朱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我院自1992年4月起采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81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蔡晓棠;沈汉斌;张少炎;徐立勤;陈卫东;储峻峰;杨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度楔缺伴死髓牙植入髓腔内固定临床应用

    楔缺在中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的非龋坏缺损的牙体疾病,楔缺经过治疗后能够保存牙齿的活力.重度楔缺可导致牙髓炎及根尖周炎.

    作者:管玉堂;任贤云;毕品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奥平、曼舒林对宫颈细胞学分级影响的观察

    据WHO报道宫颈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14.6/10万)[1],宫颈慢性疾病如宫颈中-重度糜烂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而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妇女常见的一种妇科病.

    作者:王芳;曾燕;左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及护理

    1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以上腹不适,恶心,纳差,乏力1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后查体:T36.5℃、P80次/min,R20次/min,BP13/9kPa,体重84kg,精神差,步态自如,全身皮肤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睑无浮肿,巩膜微黄染,肝区轻微叩击痛,过敏史不详.

    作者:刘春燕;常进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非甾体抗炎药的消化系统副作用及进展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的基本、常用的方法.疼痛的药物治疗常选用镇痛药、镇静药、安定药、抗痉挛药、血管活性药及中草药.

    作者:王长峰;谭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安定、来比林救治小儿高热惊厥

    我科自1999年9月-2002年3月共接诊高热惊厥患儿128例,入科后均给予静推安定、来比林小壶滴入以止惊退热,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枚;王小东;王成贤;刘敏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快速的诊断方法和临床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自1973年3月-2002年5月经住院确诊为M3患者124例,合并DIC 33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M3并发DIC其出血症状为突出,若并发脑出血病死率高达100%(15例均死亡).简便、快捷、实用的实验室辅助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异常率97.0%)、3P试验(异常率91.1%)、D-二聚体检测(异常率93.3%)、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率78.8%)、纤维蛋白原定量(异常率87.9%).对M3的治疗以维甲酸联合DA(或HA)方案治疗缓解率较高,达68.8%,且较合理.治疗DIC的方案以抗血小板药联合抗凝药或抗凝药联合抗纤溶药或仅用抗凝药均补充血制品的疗效较高(治愈+显效率可达57.1-62.5%).结论:M3患者若出现明显出血症状,就应作DIC方面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早作出诊断,选择高效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温春光;罗绍凯;李娟;邹外一;郑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生素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

    为了解抗生素在我院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对我院儿科1991年-2000年住院的新生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