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J管留置时间对泌尿系统结石并发感染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陈舜琦;WANG Bao-hai

关键词:尿路结石, 感染/并发症, 导管, 留置
摘要:[目的]探讨双J管留置时间对泌尿系统结石并感染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术前双J管留置治疗的85例泌尿系统结石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双J管留置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3~5 d,n=23)、B组(6~7 d,n=28)和C组(>7 d,n=34).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血尿检测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结石直径、手术部位分布、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排净时间及经皮肾镜碎石所占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留置双J管前(T1)、留置双J管即刻(T2)时血、尿白细胞计数(WBC)及尿培养阳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三组患者血WBC、尿WBC以及尿培养阳性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T1时,手术前(T3)时则显著低于T1、T2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3时A组患者的血、尿WBC均明显高于同期B组和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57%(16/23),显著高于B组的35.71%(10/28)及C组的35.29%(1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71,P=0.036<0.05).[结论]在双J管留置6~7 d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即可有效控制,且此时行结石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DCD受者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受者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3例DCD受者肾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应用更昔洛韦,将其分为观察组(免疫抑制剂+更昔洛韦,n=62)和对照组(免疫抑制剂,n=21).统计两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22例(35.48%)发生白细胞减少,其中轻度10例(16.13%)、中度6例(9.68%)、重度4例(6.45%)和危重度2例(3.23%).对照组中3例(14.29%)发生白细胞减少,包括轻度1例(4.76%)、中度1例(4.76%)、重度1例(4.76%).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2,P=0.015<0.05).两组除1例危重白细胞减少患者病死外,其余病例经相关治疗白细胞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DCD受者肾移植术后发生白细胞减少较为常见,其中免疫抑制剂和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是常见原因之一,多数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白细胞水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梁方芳;张建强;黄福;武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19例,女23例;对照组男18例,女24例.对照组采用60 mg/m2的盐酸伊立替康外加60 mg/m2的顺铂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用药前一天给予10 mg的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的预处理,采用多西紫杉醇剂量为40 mg/m2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多西紫杉醇使用后48 h常规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及维生素B6片预防手足综合征.两组患者均以7 d为一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每周复查血常规1~2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30.95%(13/42),疾病控制率为54.76%(23/42),高于对照组的9.52%(4/42)19.05%(9/42),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例为80.95%,与对照组83.33%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可以有效地治疗晚期胃癌并控制病情,并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艳;陈平;严必忠;周成英;陈苏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30F大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不留置造瘘管治疗肾鹿角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30F大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不留置肾造瘘管治疗肾鹿角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肾鹿角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取石术,观察组采用30F大通道经皮肾镜狄激光碎石进行取石,且术后不留置肾造瘘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疼痛评分;两组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SCr、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8,P=0.009<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4/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1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37,P=0.005<0.05).[结论]30F大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不留置造瘘管治疗肾鹿角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对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海荣;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3D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三维成像(three-dimensional imaging,3D)技术的迅速发展,3D 腹腔镜凭借其精准的空间定位和直观的手术视野优势,深受外科医生青睐,成为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1-3];3D视觉下的手术操作优势,推动了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的快速发展,其手术量逐年攀升,而 3D 腹腔镜下的手术配合较 2D 腹腔镜的手术配合又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须与时俱进,制定规范的手术配合流程,熟练掌握此手术的配合,现将 3D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综述如下.

    作者:廖园园;袁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筛高TSH血症患儿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与生长发育状况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新筛高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症患儿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与生长发育状况的关系,为临床治疗适应证及治疗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81例新筛高TSH血症患儿,按照其随访期间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将患儿分别纳入TSH自然恢复组、药物治疗组,同期选取60名月龄相仿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1岁智能发育、身长发育进行比较,分析血清TSH变化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281例高TSH血症患儿中,237例(84.34%)于随访期间血清TSH水平自然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其中176例于3个月内恢复正常,55例于3~6个月内恢复正常,6例于6~9个月内恢复正常;其余44例因初始或随访期间血清TSH水平超过15 mIU/mL接受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除9例末次随访时仍为高TSH血症外,其余35例血清TSH水平均恢复正常.三组受试儿童1岁时MDI、P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试儿童1岁时身长发育状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新筛高TSH血症患儿甲状腺功能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且高TSH血症并不会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明显影响,临床治疗中应慎重判断治疗适应证、避免过度治疗.

    作者:严学勤;谢洁妍;上官予梅;林翠兰;陈小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叶酸片对硝酸甘油耐药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叶酸片对硝酸甘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每日贴敷一片硝酸甘油贴片于左前胸皮肤,并口服1片叶酸片,对照组患者每日贴敷一片硝酸甘油贴片.从服药前一周开始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观察服药前1 d、服药后30 d、60 d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服药后心绞痛的每周发作次数显著低于服药前一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5~6周、第7~8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 d总有效率为88.58%(31/35),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0 d总有效率为85.72%(30/35),高于对照组的54.28%(1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 d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7.14%(27/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0 d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4.29%(26/35),高于对照组的48.57%(1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5导联ST段压低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0 d的V5导联ST段压低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片可改善硝酸甘油的耐药性,并提高硝酸甘油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覃策;程绪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卡孕栓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高危妊娠产妇剖宫术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高危妊娠产妇剖宫术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高危产妇22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卡孕栓组(A组)、卡贝缩宫素组(B组)和卡孕栓与卡贝缩宫素联合用药组(C组),每组76例.比较三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产妇在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2,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术后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且不增加产妇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少丽;韩蓁;董晋;张明;谭秋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上海市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五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检出状况及其人群分布,为儿童腹泻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门诊和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粪便检测,采用X2检验了解轮状病毒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8.1%;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阳性检出率较高;不同季节、年龄、就诊类型患者轮状病毒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1~2岁、冬季、门诊就诊是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的危险因素,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庄晓岚;裘刚;韩碧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利拉鲁肽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脂联素(AP)的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替米沙坦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GF-21及A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的下降(P<0.05),且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AP和FGF-2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P和FGF-2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FGF-21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FIN及HO-MA-IR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替米沙坦能发挥协同作用,降低FGF-21在体内的代偿性增高、提高AP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术前放化疗联合术后呼吸训练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联合术后呼吸训练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以术后呼吸训练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时间、肿瘤标志物、6 min步行距离、步行试验时呼吸频率,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步行试验时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气、积液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联合术后呼吸训练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防止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周亮;武铁军;张民峰;元博;杨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IL-6在尘肺及尘肺合并结核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煤工尘肺及尘肺合并结核患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已确诊的50名尘肺患者(A组)、50名尘肺合并结核患者(B组)、50名结核患者(C组),同时选取50名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D组),所有入组人员均为男性,年龄45~75岁.测定四组人员血清中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D组相比,A,B,C三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三组患者IL-6水平呈递增趋势,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且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6与尘肺的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IL-6在活动性结核的患者中较尘肺合并稳定期结核易有明显的增高,IL-6的含量变化在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尘肺合并结核的患者判断结核复发以及是否处于活动期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姜慧英;黄利华;李伟;刘绍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终末期肾脏病血透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ESRD)行血液透析(HD)治疗的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本院行维持性HD(MHD)且年龄≥60岁的60例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其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①本组60例,随访期间死亡24例(40.00%),存活并继续行透析治疗34例(56.67%),行肾脏移植2例(3.33%),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45/60)、66.67%(40/60)、56.67%(34/60).死亡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感染5例,脑血管疾病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恶性肿瘤2例,其他2例;②死亡组年龄、合并脑血管疾病所占比例、透析频次为每周2次所占比例、单纯HD所占比例、血肌酐(SCr)水平均高于非死亡组(P<0.05),其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红蛋白水平(Hb)均低于非死亡组(P<0.05);③透析频次、Hb水平、SCr、GFR、透析方案、年龄、合并脑血管疾病均为老年ESRD行MHD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ESRD患者Hb水平、GFR较高者其远期生存率高,SCr水平较高、单纯HD、高龄且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远期死亡风险较大.

    作者:孙岩;卓燕;余文洪;袁茜;吴雄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与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ower airway bacterial colonization,LABC)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诊治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85例,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学培养.根据是否发生LABC分为定植组(53例)和非定植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发作情况、肺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85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LABC 53例,发生率为62.35%;定植细菌主要是流感嗜血杆菌(30.19%)、肺炎链球菌(16.98%)、卡他莫拉菌(13.21%)等,定植菌株百分比与定植量基本呈正相关;定植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每年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均高于非定植组(t/χ2为9.615,7.487,5.817,13.833,均P<0.05),肺功能分级极重度率为18.87%,明显高于非定植组3.13%(χ2=4.389,P<0.05).[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发生率高,细菌定植可加重气道炎性反应,增加急性发作及下呼吸道感染率,降低肺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转归.

    作者:李有军;毛建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存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机体免疫功能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营养状况[体质量(BMI)指数、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机体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存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EROTC QLQ-3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BMI指数、TF、ALB、CD3、CD4、CD8、EROTC QLQ-30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P<0.05).[结论]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利于老年晚期肿瘤患者营养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存活质量的提高,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作者:周爱英;汤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EFI评分与妊娠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与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诊治的EMT合并不孕患者125例,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型38例,盆腹膜异位病灶型4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盆腹膜异位病灶型32例,子宫腺肌病型8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术后进行EFI评分,随访三年,获取各年度妊娠率,分析EFI评分与妊娠率的相关性,Logistic分析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第一年妊娠率为30.40%、第二年为14.40%、第三年为4.00%,术后三年的累计妊娠率为48.80%;4种不同临床类型的EMT三年累计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EFI评分分值越高,妊娠率也就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良性病变史、输卵管堵塞史、盆腔手术史和EFI评分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后EFI评分是评价EMT合并不孕患者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是子宫良性病变史、输卵管堵塞史、盆腔手术史和EFI评分.

    作者:刘典芳;王玉洁;罗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异丙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丙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5组:缺血组、七氟烷组、异丙酚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组(SO组),每组各12例.按照经典方法建立离体大鼠IRI,比较各组心肌梗死面积指数、凋亡指数、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S6K)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下降大速率(-dp/dt)、左心室上升大速率(+dp/dt)、心率(HR)、左心室发展压(LVDP)].[结果]异丙酚组、七氟烷组LVEDP、LVDP、HR与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七氟烷组+dp/dt、-dp/dt、LVDP显著高于缺血组,低于I/R组,LVEDP显著低于缺血组和I/R组,HR显著高于缺血组和I/R组(P<0.05),且异丙酚组和七氟烷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七氟烷组TLR-2、TLR-4、TNF-α、NF-κB蛋白、p-p70S6K蛋白表达量与SO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异丙酚组、七氟烷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缺血组,低于I/R组(P<0.05);异丙酚组、七氟烷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异丙酚组、七氟烷组心肌梗死面积指数与凋亡指数显著高于SO组,低于缺血组、I/R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肌IRI大鼠,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保护大鼠心功能,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指数,改善介质失调,促进p-p70S6K、NF-κB、TLR-2、TNF-α、TLR-4表达,降低大鼠心脏离体凋亡指数.

    作者:张亮;孙虎;徐志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IL-32、Foxp3、CXCL8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叉头样转录因子P3(Foxp3)、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2例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肿块约2 cm处)中IL-32、Foxp3、CXCL8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IL-32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43%(74/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00%(23/9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IL-32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Foxp3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65%(65/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2.39%(39/9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Foxp3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CXCL8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39%(62/92),与癌旁组织的63.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CX-CL8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L-32、Foxp3、CXCL8的表达可能参与肺癌发生发展;检测患者其表达情况对其靶向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谭庆麟;贾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半剂量瑞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半剂量瑞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半量瑞替普酶治疗)与观察组(n=43,半量瑞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凝血因子及血清因子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搏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补体3(C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剂量瑞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EMI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凝血功能,同时降低血清因子hs-CRP、Hcy、C3水平.

    作者:邓庆才;刘亚辉;李文平;林德智;倪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预防性应用对乳腺癌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及HBV再激活的疗效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预防性应用对乳腺癌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化疗过程中乙肝病毒(HBV)再激活及肝损伤的疗效.[方法]183例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其中119例HBsAg阴性(阴性组),64例HBsAg阳性(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中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的差异.64例HBsAg阳性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的31例作为干预组,未使用拉米夫定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BV再激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化疗第2、4、6周期阳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第2周期,对照组与干预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HBV激活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化疗第4、6周期,对照组HBV再激活率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干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合并CHB患者化疗过程中更易出现肝损伤,拉米夫定可有效预防HBV的再激活,减轻CHB合并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产生的肝损伤.

    作者:林玲;常雅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尿NAGL检测在对比剂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在对比剂肾病(CIN)的诊断及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60例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造影检查期间发生CIN患者20例设为CIN组;未发生CIN的40例设为非CIN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2 h、12 h、24 h、48 h、72 h的血清肌酐(SCr)及尿NA-GL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前三组的SCr,尿NAGL水平相近,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间段非CIN组和CIN组患者SCr水平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CIN组与非CIN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间段非CIN组患者尿NAGL指标水平变化较小,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IN组患者尿NAGL在术后2 h升至高、12 h、24 h、48 h、72 h逐渐下降,但均高于术前和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治疗期间发生CIN患者的尿NAGL水平在术后2 h即明显升高,指标改善幅度较SCr显著,这对CIN的早期诊断及肾功能损伤的评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李榕华;王德琴;刘向东;卢春雨;龚如林;周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