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学勤;谢洁妍;上官予梅;林翠兰;陈小兰
[目的]分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ESRD)行血液透析(HD)治疗的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本院行维持性HD(MHD)且年龄≥60岁的60例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其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①本组60例,随访期间死亡24例(40.00%),存活并继续行透析治疗34例(56.67%),行肾脏移植2例(3.33%),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45/60)、66.67%(40/60)、56.67%(34/60).死亡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感染5例,脑血管疾病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恶性肿瘤2例,其他2例;②死亡组年龄、合并脑血管疾病所占比例、透析频次为每周2次所占比例、单纯HD所占比例、血肌酐(SCr)水平均高于非死亡组(P<0.05),其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红蛋白水平(Hb)均低于非死亡组(P<0.05);③透析频次、Hb水平、SCr、GFR、透析方案、年龄、合并脑血管疾病均为老年ESRD行MHD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ESRD患者Hb水平、GFR较高者其远期生存率高,SCr水平较高、单纯HD、高龄且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远期死亡风险较大.
作者:孙岩;卓燕;余文洪;袁茜;吴雄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了两组,各45例.两组手术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待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应激反应、认知功能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苏醒、拔管及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及术后24 h时,观察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3%(6/45)vs 31.11%(14/45)](P<0.05).[结论]与异氟烷相比,在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时给予七氟烷进行麻醉,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更小,同时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高小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ower airway bacterial colonization,LABC)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诊治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85例,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学培养.根据是否发生LABC分为定植组(53例)和非定植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发作情况、肺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85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LABC 53例,发生率为62.35%;定植细菌主要是流感嗜血杆菌(30.19%)、肺炎链球菌(16.98%)、卡他莫拉菌(13.21%)等,定植菌株百分比与定植量基本呈正相关;定植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每年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均高于非定植组(t/χ2为9.615,7.487,5.817,13.833,均P<0.05),肺功能分级极重度率为18.87%,明显高于非定植组3.13%(χ2=4.389,P<0.05).[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发生率高,细菌定植可加重气道炎性反应,增加急性发作及下呼吸道感染率,降低肺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转归.
作者:李有军;毛建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并进行长期随访的1023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全部患者分为BMI正常组(n=403,18.5~24.0 kg/m2)及BMI升高组(n=620,≥24.0 kg/m2),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随访结果,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BMI正常组的三酰甘油(TG)、尿酸(UA)及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低于BMI升高组(P<0.05),其余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MI正常组的全因病死率、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分别为22.8%(92/403)、5.5%(22/403)均显著高于BMI升高组的16.3%(101/620)、2.9%(18/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9,P=0.013<0.05;χ2=4.246,P=0.039<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是患者全因病死和心血管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BMI升高组全因死亡、心血管病死相对危险度是BMI正常者的71.5%、52.7%.[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中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有更好的心血管预后,不推荐患者盲目过度减肥.
作者:王秋萍;张广德;闫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负面情绪、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均实施协同护理,观察组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负面情绪、生存质量变化,总结协同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凤颖;徐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耐多药性晚期三阴乳腺癌(TNBC)行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20例耐多药性晚期TNBC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凋亡调控因子HER-2阳性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5.0%(27/60)、疾病控制率为78.33%(47/60),与对照组的41.67%(25/60)、76.67%(46/60)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化疗后两组VEGF、Survivin及HER-2阳性率均较化疗前下降(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耐多药性晚期TNBC行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凌捷;葛睿;李翔;胡天华;程爱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有无烟酒史及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病情(部位、梗死灶体积、神经缺损评分)的MMP-9及VEGF表达水平,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的MMP-9及VEGF高于未合并上述疾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及范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患者的MMP-9及VEG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糖尿病、大灶梗死、重度神经功能缺损、MMP>300μg/L及VEGF>500 ng/L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MP-9及VEGF与患者病情及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生存周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选择性断流术(观察组),33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肝脏功能生化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随访3年,分析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周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ALT、AST、Alb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观察组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胸腔积液、感染、肝性脑病、门静脉血栓,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93%(7/29)低于对照组的27.27%(9/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曲线显示其生存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断流术治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高危妊娠产妇剖宫术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高危产妇22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卡孕栓组(A组)、卡贝缩宫素组(B组)和卡孕栓与卡贝缩宫素联合用药组(C组),每组76例.比较三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产妇在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2,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术后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且不增加产妇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少丽;韩蓁;董晋;张明;谭秋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在对比剂肾病(CIN)的诊断及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60例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造影检查期间发生CIN患者20例设为CIN组;未发生CIN的40例设为非CIN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2 h、12 h、24 h、48 h、72 h的血清肌酐(SCr)及尿NA-GL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前三组的SCr,尿NAGL水平相近,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间段非CIN组和CIN组患者SCr水平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CIN组与非CIN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间段非CIN组患者尿NAGL指标水平变化较小,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IN组患者尿NAGL在术后2 h升至高、12 h、24 h、48 h、72 h逐渐下降,但均高于术前和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治疗期间发生CIN患者的尿NAGL水平在术后2 h即明显升高,指标改善幅度较SCr显著,这对CIN的早期诊断及肾功能损伤的评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李榕华;王德琴;刘向东;卢春雨;龚如林;周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老年IgA肾病的疗效及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IgA肾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每次20 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一年.比较两组疗效,尿蛋白,血肌酐(SCr)、血浆清蛋白(Alb)、血尿素氮(BUN),PAI-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尿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r、BUN、PAI-1、TGF-β1水平显著低于,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治疗老年IgA肾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延缓疾病进展,有效降低PAI-1、TGF-β1的表达,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党同光;韩超;王翠;刘合国;张莉莉;田景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短期强化胰岛素(CSII)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6(lL-6)、白细胞介素-lβ(IL-lβ)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86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的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CSII治疗2周,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HDC-L)、低密度(LDC-L)/高密度脂蛋白(HDC-L)、TLR4、lL-6,IL-lβ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FPG、2hPG、HOMA-IR、TG、TC、HbAlc均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FPG、2hPG、HOMA-IR、TG、TC、HbA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RT-PCR结果显示,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IL-lβ、lL-6 mRNA表达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II治疗T2DM能控制患者血糖及提高对胰岛素敏感性,这可能与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lL-6,IL-lβ表达有关.
作者:廖周谊;郑浩天;冯轶;袁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配偶支持干预对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心理应激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基础护理、疼痛干预、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配偶支持干预,随访6个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Heatherton and Polivy状态自尊量表(SSES)分别评估患者心理应激及自尊水平.[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自尊、社会自尊、外表自尊、自尊行为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偶支持干预有助于缓解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自尊水平.
作者:李淑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可调钠曲线透析和序贯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伴顽固性高血压(RH)的效果及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ESRD伴RH患者随机分为可调钠曲线组(A组)和序贯透析组(B组),每组各20例.比较透析前和透析3个月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差异.[结果]A组透析后AngⅡ、CRP、IL-6、TNF-α水平,MAP、SBP、DBP及LVMI、LVEDd均低于,LVEF高于B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调钠曲线透析患者RH控制效果、左心室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序贯透析治疗.
作者:王润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与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诊治的EMT合并不孕患者125例,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型38例,盆腹膜异位病灶型4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盆腹膜异位病灶型32例,子宫腺肌病型8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术后进行EFI评分,随访三年,获取各年度妊娠率,分析EFI评分与妊娠率的相关性,Logistic分析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第一年妊娠率为30.40%、第二年为14.40%、第三年为4.00%,术后三年的累计妊娠率为48.80%;4种不同临床类型的EMT三年累计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EFI评分分值越高,妊娠率也就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良性病变史、输卵管堵塞史、盆腔手术史和EFI评分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后EFI评分是评价EMT合并不孕患者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是子宫良性病变史、输卵管堵塞史、盆腔手术史和EFI评分.
作者:刘典芳;王玉洁;罗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传统臂丛麻醉在手外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本院择期行手外伤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穿刺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完成和起效时间缩短(P<0.05),神经阻滞效果评分减小(P<0.05),但两组阻滞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尺动脉搏动指数(P I)、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流量(Q)、舒张末期速度(EDV)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缩期峰速度(PS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起效快,阻滞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康利;倪锦萍;秦洋;仲志栋;尹述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定量分析、MRI图像特征在肝细胞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本院行CT及MRI检查的56例疑似肝细胞腺瘤患者,所有入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信号强度,CT增强三期的图像特征及MRI图像特征,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评价两种方法对肝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细胞腺瘤共计42例,其中有22例为单发病灶,12例为2个病灶,6例为3个病灶,2例为4个病灶.CT图像显示,直径为2.1~13.5(5.76±3.72)cm,其中直径>5 cm病灶共45个,直径≤5 cm病灶共27个.CT常规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动态三期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的病灶36个,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灶20个,呈不明显均匀强化病灶11个,不均匀低密度的病灶5个.MRI图像显示,直径为1.9~15.6(5.57±3.17)cm,其中直径>5 cm病灶共44个,直径≤5 cm病灶共28个.T1 WI呈低信号45个,呈高信号病灶27个;T2 WI呈低信号20个,呈高信号52个.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99,P=0.7415>0.05);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病灶直径>5 cm及≤5 cm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864>0.05).CT检查诊断为肝细胞腺瘤34例,阴性8例.经MRI检查诊断为肝细胞腺瘤39例,阴性3例.MRI检查ROC曲线AUC大于CT检查ROC曲线AU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3,P>0.05).[结论]CT三期动脉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对肝细胞腺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MRI-DWI病灶扫描也可作为肝细胞腺瘤的判断依据,MRI的信号变化比CT能较好的体现肝细胞腺瘤的组织学变化.
作者:林志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月.统计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入院时及疗程结束两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于随访期间统计对比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强化组血管完全再通、部分再通、未通分别为25例(73.53%)、7例(20.58%)、2例(5.88%),常规组分别为13例(38.24%)、11例(32.35%)、10例(29.41%),强化组血管再通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7,P=0.004<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8、CRP、TNF-α、LDL-C、HDL-C、TG、T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血清IL-8、CRP、TNF-α、LDL-C、TG、T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较常规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V、LVEF、FS、LVESV、LVEDD、LVES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LVEDV、LVESV、LVEDD、LVESD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FS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强化组较常规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急性AMI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文武;欧阳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蛋白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并采用丹参酮ⅡA干预及锌原卟啉(Znpp)抑制HO-1,使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O-1表达;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MPP+组(1mM MPP+)、MPP++丹参酮ⅡA组(1mM MPP++5μg/mL丹参酮ⅡA)、Znpp+MPP++丹参酮ⅡA组(5μM Znpp预处理+1mM MPP++5μg/mL丹参酮Ⅱ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丹参酮ⅡA处理后细胞活力较MPP+组升高(P<0.05),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MPP+组细胞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丹参酮ⅡA处理后HO-1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Znpp抑制HO-1后,丹参酮ⅡA对细胞活力的恢复及氧化应激的缓解被抑制(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减轻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可能与其诱导HO-1表达有关.
作者:肖慧琼;袁李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预防性应用对乳腺癌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化疗过程中乙肝病毒(HBV)再激活及肝损伤的疗效.[方法]183例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其中119例HBsAg阴性(阴性组),64例HBsAg阳性(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中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的差异.64例HBsAg阳性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的31例作为干预组,未使用拉米夫定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BV再激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化疗第2、4、6周期阳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第2周期,对照组与干预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HBV激活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化疗第4、6周期,对照组HBV再激活率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干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合并CHB患者化疗过程中更易出现肝损伤,拉米夫定可有效预防HBV的再激活,减轻CHB合并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产生的肝损伤.
作者:林玲;常雅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