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周谊;郑浩天;冯轶;袁丽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联合术后呼吸训练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以术后呼吸训练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时间、肿瘤标志物、6 min步行距离、步行试验时呼吸频率,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步行试验时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气、积液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联合术后呼吸训练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防止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周亮;武铁军;张民峰;元博;杨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蛋白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并采用丹参酮ⅡA干预及锌原卟啉(Znpp)抑制HO-1,使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O-1表达;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MPP+组(1mM MPP+)、MPP++丹参酮ⅡA组(1mM MPP++5μg/mL丹参酮ⅡA)、Znpp+MPP++丹参酮ⅡA组(5μM Znpp预处理+1mM MPP++5μg/mL丹参酮Ⅱ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丹参酮ⅡA处理后细胞活力较MPP+组升高(P<0.05),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MPP+组细胞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丹参酮ⅡA处理后HO-1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Znpp抑制HO-1后,丹参酮ⅡA对细胞活力的恢复及氧化应激的缓解被抑制(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减轻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可能与其诱导HO-1表达有关.
作者:肖慧琼;袁李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包括饮食指导、心理疏导、患肢康复锻炼等在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肌力疗效、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肌力治疗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χ2=4.719,P<0.05);遵医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8%(χ2=7.362,P<0.05);合理饮食、定期检测血压、自我监控症状行为、适当运动、自我心理调节、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信念教育模式能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肌力康复.
作者:李槟;蒋健;刘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配偶支持干预对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心理应激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基础护理、疼痛干预、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配偶支持干预,随访6个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Heatherton and Polivy状态自尊量表(SSES)分别评估患者心理应激及自尊水平.[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自尊、社会自尊、外表自尊、自尊行为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偶支持干预有助于缓解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自尊水平.
作者:李淑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叶酸片对硝酸甘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每日贴敷一片硝酸甘油贴片于左前胸皮肤,并口服1片叶酸片,对照组患者每日贴敷一片硝酸甘油贴片.从服药前一周开始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观察服药前1 d、服药后30 d、60 d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服药后心绞痛的每周发作次数显著低于服药前一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5~6周、第7~8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 d总有效率为88.58%(31/35),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0 d总有效率为85.72%(30/35),高于对照组的54.28%(1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 d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7.14%(27/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0 d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4.29%(26/35),高于对照组的48.57%(1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5导联ST段压低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0 d的V5导联ST段压低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片可改善硝酸甘油的耐药性,并提高硝酸甘油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覃策;程绪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短期强化胰岛素(CSII)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6(lL-6)、白细胞介素-lβ(IL-lβ)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86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的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CSII治疗2周,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HDC-L)、低密度(LDC-L)/高密度脂蛋白(HDC-L)、TLR4、lL-6,IL-lβ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FPG、2hPG、HOMA-IR、TG、TC、HbAlc均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FPG、2hPG、HOMA-IR、TG、TC、HbA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RT-PCR结果显示,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IL-lβ、lL-6 mRNA表达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II治疗T2DM能控制患者血糖及提高对胰岛素敏感性,这可能与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lL-6,IL-lβ表达有关.
作者:廖周谊;郑浩天;冯轶;袁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可调钠曲线透析和序贯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伴顽固性高血压(RH)的效果及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ESRD伴RH患者随机分为可调钠曲线组(A组)和序贯透析组(B组),每组各20例.比较透析前和透析3个月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差异.[结果]A组透析后AngⅡ、CRP、IL-6、TNF-α水平,MAP、SBP、DBP及LVMI、LVEDd均低于,LVEF高于B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调钠曲线透析患者RH控制效果、左心室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序贯透析治疗.
作者:王润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27(IL-27)联合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因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炎46例(观察组),其他性质胸腔积液44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行胸膜腔穿刺术,采集胸腔积液,分离胸腔积液上清液;均于入院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比色法测定AD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L-27含量.比较两组胸腔积液、血清IL-27、ADA水平变化,IL-27和ADA联合诊断效能,及IL-27与ADA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胸腔积液、血清IL-27、A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7联合AD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IL-27与ADA单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IL-27与ADA呈线性正相关.[结论]IL-27联合ADA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效能,可作为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效指标.
作者:张艳丽;武丽;王涛;李福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时血浆(FFP)与红细胞(RBC)的佳比例,并评价其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FP与RBC的输血比例分组,将37例FFP:RBC>1:1记为A组;将45例FFP:RBC≥1:2,且≤1:1记为B组;将38例FFP:RBC<1:2记为C组.比较三组FFP和RBC使用量、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指标变化、输血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三组FFP和RBC使用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FFP使用量高、B组稍低、C组低,B组RBC使用量高、A组稍低、C组低.输血后三组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Ca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明显长于A组和B组(P<0.05),且A组INR明显高于B组(P<0.05),PT和APTT明显长于B组(P<0.05),B组Ca2+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输血后三组Hb、Ca2+水平均降低(P<0.05),A组和C组PLT均降低(P<0.05),PT和APTT均延长(P<0.05),INR均升高(P<0.05).A组、B组和C组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0.00%、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不良预后发生率分别为21.62%、2.22%、15.79%,B组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同FFP与RBC比例可影响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电解质指标,建议保持FFP:RBC≥1:2,且≤1:1,能够显著减少预后不良事件.
作者:黄雅;吴月清;王海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受者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3例DCD受者肾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应用更昔洛韦,将其分为观察组(免疫抑制剂+更昔洛韦,n=62)和对照组(免疫抑制剂,n=21).统计两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22例(35.48%)发生白细胞减少,其中轻度10例(16.13%)、中度6例(9.68%)、重度4例(6.45%)和危重度2例(3.23%).对照组中3例(14.29%)发生白细胞减少,包括轻度1例(4.76%)、中度1例(4.76%)、重度1例(4.76%).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2,P=0.015<0.05).两组除1例危重白细胞减少患者病死外,其余病例经相关治疗白细胞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DCD受者肾移植术后发生白细胞减少较为常见,其中免疫抑制剂和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是常见原因之一,多数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白细胞水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梁方芳;张建强;黄福;武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食管鳞癌多发原癌(MPC)与非多发原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367例行食管鳞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非MPC组(A组,n=283)和MPC组(B组,n=84),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和预后差异.[结果]两组食管癌分级和术前治疗情况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性别、年龄、合并症(>2种)、肿瘤部位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71.43%(60/84)的MPC与食管鳞癌同时性发生,19.04%(16/84)的早于,9.53%(8/84)的MPC晚于食管鳞癌发生.肿瘤类型多为头颈部肿瘤,占54.76(46/84),其次为胃癌33.33%(28/84)和其他肿瘤类型11.91%(10/84).A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B组中伴头颈部肿瘤5年累计生存率低于伴其他肿瘤者,B组中伴头颈部肿瘤的1年、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食管鳞癌以MPC同时性发生较为多见,MPC以头颈部肿瘤和胃癌居多,其5年生存率低于非多原发癌患者,肿瘤分级程度高和术前未行放化疗治疗可能增加食管鳞癌MPC发生风险.
作者:于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高危妊娠产妇剖宫术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高危产妇22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卡孕栓组(A组)、卡贝缩宫素组(B组)和卡孕栓与卡贝缩宫素联合用药组(C组),每组76例.比较三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产妇在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2,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卡贝缩宫素在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术后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且不增加产妇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少丽;韩蓁;董晋;张明;谭秋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预防性应用对乳腺癌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化疗过程中乙肝病毒(HBV)再激活及肝损伤的疗效.[方法]183例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其中119例HBsAg阴性(阴性组),64例HBsAg阳性(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中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的差异.64例HBsAg阳性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的31例作为干预组,未使用拉米夫定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BV再激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化疗第2、4、6周期阳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第2周期,对照组与干预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HBV激活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化疗第4、6周期,对照组HBV再激活率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干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合并CHB患者化疗过程中更易出现肝损伤,拉米夫定可有效预防HBV的再激活,减轻CHB合并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产生的肝损伤.
作者:林玲;常雅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卵巢癌糖抗原125(CA125)、B7-H4、B7-H6及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妇产科经病理确诊的卵巢癌患者105例(观察组)和良性卵巢肿瘤10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血清HE4、CA125、B7-H4、B7-H6检测及外周血Foxp3+Treg水平检测,分析各指标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E4、CA125、B7-H4、B7-H6及外周血Foxp3+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血清HE4、CA125、B7-H4、B7-H6及外周血Foxp3+Treg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E4、CA125、B7-H4、B7-H6及外周血Foxp3+Treg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作者:赵伟;郑凤俊;姚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早期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效果及好转后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行超早期rt-PA治疗的70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采用常规治疗的ACI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预后情况〔Barthel指数(BI)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价,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将行rt-PA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按其溶栓好转后是否恶化分为恶化组(n=9)及未恶化组(n=71),收集患者人口学、既往史、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筛选单因素分析有差异选项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评分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既往房颤史、溶栓时间晚、溶栓前NIHSS评估高、白细胞计数低、完全前循环梗死均为ACI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好转后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I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能通过其溶栓机制快速纠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并挽救受损神经功能,但针对溶栓治疗好转后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张洪;王燕萍;王红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检测煤工尘肺及尘肺合并结核患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已确诊的50名尘肺患者(A组)、50名尘肺合并结核患者(B组)、50名结核患者(C组),同时选取50名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D组),所有入组人员均为男性,年龄45~75岁.测定四组人员血清中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D组相比,A,B,C三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三组患者IL-6水平呈递增趋势,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且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6与尘肺的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IL-6在活动性结核的患者中较尘肺合并稳定期结核易有明显的增高,IL-6的含量变化在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尘肺合并结核的患者判断结核复发以及是否处于活动期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姜慧英;黄利华;李伟;刘绍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ower airway bacterial colonization,LABC)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诊治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85例,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学培养.根据是否发生LABC分为定植组(53例)和非定植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发作情况、肺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85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LABC 53例,发生率为62.35%;定植细菌主要是流感嗜血杆菌(30.19%)、肺炎链球菌(16.98%)、卡他莫拉菌(13.21%)等,定植菌株百分比与定植量基本呈正相关;定植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每年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均高于非定植组(t/χ2为9.615,7.487,5.817,13.833,均P<0.05),肺功能分级极重度率为18.87%,明显高于非定植组3.13%(χ2=4.389,P<0.05).[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发生率高,细菌定植可加重气道炎性反应,增加急性发作及下呼吸道感染率,降低肺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转归.
作者:李有军;毛建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传统臂丛麻醉在手外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本院择期行手外伤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穿刺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完成和起效时间缩短(P<0.05),神经阻滞效果评分减小(P<0.05),但两组阻滞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尺动脉搏动指数(P I)、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流量(Q)、舒张末期速度(EDV)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缩期峰速度(PS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起效快,阻滞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康利;倪锦萍;秦洋;仲志栋;尹述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五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检出状况及其人群分布,为儿童腹泻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门诊和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粪便检测,采用X2检验了解轮状病毒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8.1%;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阳性检出率较高;不同季节、年龄、就诊类型患者轮状病毒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1~2岁、冬季、门诊就诊是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检出的危险因素,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庄晓岚;裘刚;韩碧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体部伽马刀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技术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实施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对11例NSCLC同时应用体部伽马刀和IMRT制定放射治疗计划,总剂量为66 Gy.计划标准为处方剂量至少覆盖95%的计划靶体积(PTV),各危及器官剂量均要求在耐受剂量范围内.通过靶区的等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以及适形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等比较肿瘤靶区剂量和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IMRT计划的CI和HI均优于伽马刀计划;伽马刀计划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全肺的V5、V10、V20、V30均显著低于IMRT计划(P<0.05).伽马刀PTV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小剂量(Dmin)优于相应的IMRT指标,靶区剂量比IMRT计划要高(P<0.05).[结论]伽马刀治疗周围型的NSCLC可显著提高靶区剂量,同时很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在综合治疗中更有提高治疗增益比潜能.
作者:刘利民;苏加利;李强;黄高明;吴锁如;张修胜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