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宝;孙子懿
非语言沟通就是不使用语言的交流.其目的主要是表达情感,调节互动、验证语言信息,维持自我形象,维持相互关系,使互动中的双方能有效地分享信息.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由于环境特殊,使得护士与患者之间交流甚少.只能在术前访视与术后随访中,才能接触,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完全了解患者的需求,故很难真正达到目的.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成为手术室护理的关键所在.笔者从2000年-2003年,通过2000例患者的护理观察,将非语言与语言性沟通同时应用于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受到了患者的欢迎.非语言沟通是借助动作、眼神、表情、手势等来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的和用意的方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认为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方向性及规定性作用,而非语言-形体语言才能准确的反映出人的思想及感情.
作者:张晓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分析68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发生难产的原因和类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680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68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发生难产260例(38.2%),对照组680例孕妇中难产130例(19.1%).结论应进一步重视胎膜早破,对胎膜早破孕妇加强临床观察,一旦有难产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秦兰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及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能在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迫切要求我们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临床人才.本文通过介绍一些第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和师生互动融入医学教育之中,达到学生会学专业知识的目的,并在思索中有所创新,同时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文;韦耀东;曹聪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几年来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37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7例患者中均经西医口腔门诊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该病好发于20-45岁间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3,并经西医治疗欠效或反复发作,其中男13例,女24例,20-45岁25例,45岁以上12例,病程半个月-8年,治疗中服药12-30例.
作者:姜惠卿;周爱兰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比较硬膜外微量镇痛组与肌肉注射镇痛组的镇痛效果,观察两组产妇的阴道流血量,生命体征情况,呼吸抑制等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的体重变化.结果微量泵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两组新生儿体重在出生第3天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泵镇痛可达到充分镇痛,促进泌乳,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新生的母乳喂养.
作者:梁丽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亚硝酸盐中毒,又称肠源性紫绀,是由于过量食入含有亚硝酸盐类的食物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症,新生儿亚硝酸盐中毒基本由母乳喂养获得,症状较乳母出现早且重.临床上报道较少,我院自1993年至今共收治10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新生儿,报告如下.
作者:刘清;张霞;孙金凤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DF-521)与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治疗时间窗的急性梗死115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东菱克栓酶与低分子肝素组、东菱克栓酶组、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组均采用复方丹参加包二磷胆碱作为基础治疗.结果东菱克栓酶加用低分子肝素组疗效优于二者单用,前三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中没有发生出血等副作用而停用.结论东菱克栓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汪香君;赵军;郭春保;洪德文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50岁以上男性出现排尿困难常见的原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为理想的方法,损伤小,并发症少.我院从1998年4月-2004年5月对160例BPH患者施行TURP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玉兰;刘金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提高对淋巴管瘤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治愈率.方法对腹腔淋巴瘤管的特点、误诊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为:囊性多房、部位深较隐密、并发感染时迅速增大、合并瘤体内出血时容易与血管瘤混淆,提高认识,可早期获得第一手资料,手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异尽量一次切除瘤体,影响脏器功能的作部分切除,必要时连同相应器官一并切除.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我院儿科2002年5月-2004年5月用湿润烧伤膏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9例均符合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其中男16例,女13例.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性.年龄在出生后10min-3d.
作者:宋秋娟;赵艳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氯波比利属胃肠动力药,可治疗慢性胃炎、胃排空延缓、反流性食管炎.我们收治了6例服用该药后出现痉挛性斜颈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刘丽英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疗养院由于设备条件限制,检验科细菌室参加室间质控很少,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对疗养院如何做好检验科的细菌检验质量控制,谈几点表浅看法.
作者:刘倩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冠脉干预时间和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组织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33例ST段抬高AMI的患者,87例6h内开始冠脉干预(早期介入组),46例6-12h内开始(延迟介入组).81例冠脉内直接置入支架(直接支架组),52例先球囊扩张再置入(常规支架组).分析ST段无回落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多元分析发现,早期介入和直接支架均是ST段无回落的保护因素(OR=0.59,95%CI=0.44-0.79,P=0.00;0R=0.71,95%CI=0.56-0.89,P=0.00),直接支架组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保护因素(OR=0.66,95%CI=0.47-0.94,P=0.01).直接支架组比常规支架组明显减少造影剂用量和缩短X线曝光时间(114±35ml vs 165±62ml,24.2±16.7min vs 31.8±18.3min,P<0.05),并节省球囊.结论在ST段抬高AMI冠脉干预治疗中,应尽量缩短开始冠脉干预的时间,对适宜的病变应直接置入支架.
作者:陈玉国;徐峰;张运;李继福;李贵双;纪求尚;刘同涛;吕瑞娟;孙祎;李瑞建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40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整理我院收治颅脑外伤病人510例病例资料(其中重型颅脑伤100例、死亡40例).结果继发性脑干损伤死亡15例(37.5%),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20.0%),呼吸道并发症7例(17.5%),肾功能衰竭3例(7.5%),创伤性休克4例(10.0%),消化道出血3例(7.5%).结论院前、院内的急救措施及时、恰当、准确可以减少继发性脑损伤,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非常重要.
作者:胡茂渊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改进鱼腥草中成分的提取方法,缩短从鱼腥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时间.方法通过TLC试验比较多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结果超声处理方法缩短了从鱼腥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时间,TLC效果同中国药典回流提取法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文对鱼腥草TLC鉴别供试品提取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孙艳杰;魏莉红;王皓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洋地黄药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近20年来才有较大系列前瞻性的、有对照的临床研究报告.研究证实用洋地黄药物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住院率,提高运动耐量,增加心排血量,充分肯定了洋地黄药物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地位.我们近6年对用洋地黄药物治疗多病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8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修志贞;王少杰;侯冠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众所周知,麻醉药品的应用在医院是作为强效镇痛剂,它能缓解各种剧烈疼痛,但其具有成瘾性,为防止滥用,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对本类药品的购买、保管和应用等都作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医师对麻醉药品的作用,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笔者对我院2003年3月-2004年3月份的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作者:梅启军;黄铁桥;上官杰;王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有些人认为近亲输血安全、方便,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抢救其生命.殊不知有可能就是因为输注了近亲的血液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将会给人们带来的悲痛的后果.那就是输血后移植物抗宿血病.该病是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且易被误诊的病症.
作者:刘颖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感染手术主要是指手术部位已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的手术.包括有急性感染灶的手术,各室腔脏器破裂和穿孔的手术,以及有严重污染伤口的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引流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对周围环境及手术者均造成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引起某一种细菌所致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所以,应采取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近10年来,全球结核病出现第三次回升,究其客观原因:①HIV感染,②高感染人群和高危人群的流动,③多种耐药病例的出现,主观原因是对结核回升无警惕性,决策者对结核病控制的放松和不重视,人群中结核病服务覆盖面不足,资金投入减少和人群对结核知识的缺乏.当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结核病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而这些主要体现在肺结核上,由于种种原因,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上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方面.
作者:彭乐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