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染手术的护理要求

郭春艳

关键词:
摘要:感染手术主要是指手术部位已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的手术.包括有急性感染灶的手术,各室腔脏器破裂和穿孔的手术,以及有严重污染伤口的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引流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对周围环境及手术者均造成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引起某一种细菌所致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所以,应采取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的配合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是纤维内窥镜系列之一,由纤维导管束组成,可弯曲,可清楚看到鼻、咽、气管、隆突和支气管,以及亚段支气管.大多数纤维支气管镜有一侧管,通过侧管可进行吸引,插入活检钳、毛刷.能对局部取活检、刷检,同时对小的病灶进行摘除,具有痛苦小、效果好、直观明了,提高诊断率等优点.我院已对91例患者进行了检查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检查治疗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丽;祝筱姬;范秀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氨力农对老年肺癌病人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研究老年肺癌病人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氨力农对右心功能的作用.方法肺癌患者50例,肺叶切除组31例,全肺切除组19例.用多普勒超声测定术前、术后右心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使用氨力农7天观察.结果肺切除术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显著降低,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较术前明显增加.使用氨力农可降低RVEDVI、mPAP、PAsP、PVRI和改善RVEF.结论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功能减退,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高.氨力农能够改善右心功能,减少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费秀渠;罗小东;范民忠;李勇杰;杨军;廖捷;彭立明;娄德剑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非语言沟通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非语言沟通就是不使用语言的交流.其目的主要是表达情感,调节互动、验证语言信息,维持自我形象,维持相互关系,使互动中的双方能有效地分享信息.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由于环境特殊,使得护士与患者之间交流甚少.只能在术前访视与术后随访中,才能接触,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完全了解患者的需求,故很难真正达到目的.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成为手术室护理的关键所在.笔者从2000年-2003年,通过2000例患者的护理观察,将非语言与语言性沟通同时应用于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受到了患者的欢迎.非语言沟通是借助动作、眼神、表情、手势等来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的和用意的方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认为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方向性及规定性作用,而非语言-形体语言才能准确的反映出人的思想及感情.

    作者:张晓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老年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体会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老年人感染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现就我科收治的老年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仓霞;肖文;马黎军;张会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浅谈近亲输血

    有些人认为近亲输血安全、方便,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抢救其生命.殊不知有可能就是因为输注了近亲的血液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将会给人们带来的悲痛的后果.那就是输血后移植物抗宿血病.该病是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且易被误诊的病症.

    作者:刘颖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冠脉干预的时间和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组织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脉干预时间和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组织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33例ST段抬高AMI的患者,87例6h内开始冠脉干预(早期介入组),46例6-12h内开始(延迟介入组).81例冠脉内直接置入支架(直接支架组),52例先球囊扩张再置入(常规支架组).分析ST段无回落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多元分析发现,早期介入和直接支架均是ST段无回落的保护因素(OR=0.59,95%CI=0.44-0.79,P=0.00;0R=0.71,95%CI=0.56-0.89,P=0.00),直接支架组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保护因素(OR=0.66,95%CI=0.47-0.94,P=0.01).直接支架组比常规支架组明显减少造影剂用量和缩短X线曝光时间(114±35ml vs 165±62ml,24.2±16.7min vs 31.8±18.3min,P<0.05),并节省球囊.结论在ST段抬高AMI冠脉干预治疗中,应尽量缩短开始冠脉干预的时间,对适宜的病变应直接置入支架.

    作者:陈玉国;徐峰;张运;李继福;李贵双;纪求尚;刘同涛;吕瑞娟;孙祎;李瑞建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氯波比利引起痉挛性斜颈6例报道

    氯波比利属胃肠动力药,可治疗慢性胃炎、胃排空延缓、反流性食管炎.我们收治了6例服用该药后出现痉挛性斜颈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刘丽英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内镜检出念珠菌性食管炎97例报告

    念珠菌性食管炎是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黏膜形成的一种伪膜性食管炎,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的健康者极少感染该菌,也极少发生念珠菌性食管炎.但近年来,由于大量或长期地反复应用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使得人体受念珠菌感染的机会增多,从而造成受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笔者于2002年1月-2004年2月于内镜下共检出念珠菌性食管炎97例.在所检出的97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中,男68例,女29例,年龄20-78岁,平均52岁.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组97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均因程度不同的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内镜下均可见食管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且表面覆盖有白色斑点或块样白膜,摩擦和冲水后白苔不容易脱落.笔者指出,抵抗力低下,又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易得感染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以及患有癌肿或其他慢性疾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人群;都属于念珠菌易感染人群.笔者认为,对于这类人群的治疗,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双重感染以及抗念珠菌感染的问题.鉴于近年来感染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明显地增多.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菌群失调的后果已不容忽视.此外,笔者还指出,应警惕的是AIDS病患者的念珠菌性食管炎一般临床症状程度都较重.行胃镜检查时应特别加以注意鉴别.

    作者:蒋海燕;李晓燕;陈娅蓉;张磊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静脉封闭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慢性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型皮疹,分布对称,易反复发作,慢性经过,瘙痒剧烈等特征,病因复杂,预防和治疗困难.1999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应用静脉封闭疗法治疗慢性湿疹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立;曹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680例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分析68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发生难产的原因和类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680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68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发生难产260例(38.2%),对照组680例孕妇中难产130例(19.1%).结论应进一步重视胎膜早破,对胎膜早破孕妇加强临床观察,一旦有难产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秦兰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强心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洋地黄药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近20年来才有较大系列前瞻性的、有对照的临床研究报告.研究证实用洋地黄药物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住院率,提高运动耐量,增加心排血量,充分肯定了洋地黄药物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地位.我们近6年对用洋地黄药物治疗多病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8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修志贞;王少杰;侯冠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HPLC测定复方碳酸钙咀嚼片中微量维生素D3的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碳酸钙咀嚼片中微量维生素D3含量.方法异丙醇-水(50:50),回流皂化提取制剂是微量维生素D3,采用正相硅胶柱,正已烷:异丙醇(994:6)为流动相,分别以265nm和254nm为检测波长,进行系统适应性试验.结果适应性试验结果维生素D3及分解产物在265nm波长测定的峰面积明显地大于254nm峰面积,其回收率为:96.16±1.88%,RSD为2.4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适用于含微量维生素D3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张学农;唐丽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用氯诺昔康预防失活后产生的疼痛的剂量反应研究

    目的本项研究目的是研究单剂4-32mg氯诺昔康(LNX)在口腔开髓失活治疗后预防疼痛治疗中的量效关系.本研究的目的还有评价氯诺昔康的不良反应与不同剂量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牙髓炎患者局麻下开髓并立即封入失活剂,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开始服用试验药物.在用药后,记录疼痛的缓解的时间,各个时间点疼痛的强度以及任何因为用药而出现的不适.对疼痛不能忍受者,给予去除失活剂、开放髓腔、CP引流的处置.结果共有232例病人按研究方案完成了研究.主要的参数是总的疼痛缓解率,所有积极的药物治疗都显示了比安慰剂显著较好的疗效.LNX 32mg、LNX 16mg、剂量显著优于LNX 4mg.共计报告26例不良反应,平均分布于5个组,所有不良事件都未经治疗而消失.结论急性牙髓炎是临床门诊部的常见病,临床上开髓后多不得不开放引流1-2日后再行牙髓失活.否则患者会因髓腔内压高而产生不可忍受的疼痛.而且在开放时,患者若不慎刺激牙髓,也会产生剧痛.所以现在我们采用一次性开髓、失活,同时给予止痛药预防疼痛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复诊次数的目的.氯诺昔康[6-氯-4羟基-2甲基-N-基吡啶基-1氢-噻吩e)-1、2-噻嗪-3-羟胺-1、1二氧化物](LNX)是一种新开发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它属于昔康组.在化学分类上属于噻吩噻嗪类的昔康类衍生物.临床前研究在各种急慢性实验模型中显示了较强的阵痛效果,其作用时间也长[1].口服用药后,在人体中的半衰期为3.248±0.96h.在人体安全性研究评价下单剂量为70mg以内的药物安全性结果未发现毒性[2].我们此项研究是为评价氯诺昔康的膜衣片剂型作为急性牙髓失活后疼痛病人的止痛时与安慰剂相比4mg、8mg、16mg和32mgLNX在治疗中的剂量-效果关系,并记录所有不良反应.

    作者:杨京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口服尼尔雌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观察

    妇女进入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其内生殖器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宫口紧,宫颈前唇变小,组织变脆,甚至穹窿消失,不利于钳夹,常使取环器进入宫腔困难,或钩住IUD后拉出困难,同时引起受术者剧烈疼痛,由于子宫萎缩,IUD易与宫壁发生磨擦粘连甚至嵌入子宫肌层造成取器困难.我站从2000年至今,在取环前采用尼尔雌醇口服,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雅芝;汤燕芬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十二指肠残留端三针U行缝合的体会

    我院从1999年-2003年收治胃癌、胃溃疡、急性胃穿孔(12h内手术)疤痕性幽门梗阻、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多发息肉共98例,以三针U行缝合,两端行半荷包包埋、中间加固一针取得良好效果,无1例发生残端瘘.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产后胎盘植入中的应用

    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产中,经B超诊断为小部分胎盘植入,引发胎盘滞留后,联合应用能达到将胎盘完整剥离娩出.

    作者:尚萍;王淑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应用Inoue技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803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Inoue技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 PBMV)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的近、远期效果、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自1990年3月-2002年底应用改良的Inoue方法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803例,术后1周内(近期)及3年以上(远期)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动力学参数、X光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改变进行评估.结果803例成功797例,成功率99.3%,术后即刻89.8%的患者心尖部舒张期杂音消失,左房压下降(P<0.001);肺动脉收缩压降低(P<0.001).二尖瓣口面积近期及远期均扩大;左房内径近期及远期均缩小(P值均<0.001).99.2%的患者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合并房颤、既往闭式分离手术史、合并多瓣膜病变组的近期疗效与单纯二尖瓣狭窄组无显著差别;与PBMV相关的重要并发症包括:心脏穿孔-心包填塞、二尖瓣返流和脑血栓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8%、3.7%、0.55%.PBMV术后再狭窄12例,其中2例再次行PBMV缓解;对发生心包填塞的患者,立即行剑突下穿刺引流,可迅速解除填塞症状.结论应用Inoue技术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

    作者:骆合德;冯金忠;邱一华;李剑春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支气管-肺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原则

    支气管-肺感染如何应用抗生素,在我国所谓经验性治疗仍占很大比率.这就涉及到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治疗原则问题.合理选用抗生素首要的原则是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和抗生素敏感试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病原学诊断的确定,还有赖于痰液标本的收集和培养的方法,致病菌一经确定,便可依据其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谢文秀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病情变化迅速,数小时内出血量大于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不同程度的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自2002年10月成立重症监护病房至今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38例,通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万小超;冯宇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微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1岁以内小儿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并发症较多,常因痰阻发生窒息;目前治疗方法较多,而微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报道较少,我院2003年元月-6月收治的患儿作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共132例,治疗组62例常规治疗同时加MTC-3微波治疗仪照射肺俞穴,临床观察疗效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何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