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疾病的转归和手术的成败.老年病人输液困难,根据生理特点、不同的疾病、不同用药和输液时间的长短选择不同的穿刺方式,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孙有梅;李志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常常可以出现压榨性胸闷,胸背痛或呼吸困难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上述症状可以部分或全缺,或者表现为心脏以外的症状或完全没有症状,只有靠典型的心肌酶检查及心电图改变才能作出诊断.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心肌梗死.因此早期观察和护理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作者:马福红;于志英;赵红霞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前医学界越来越重视Q-T间期改变,Q-T间期延长和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易致心律失常乃至心脏猝死.对其病因、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桂芳;呼日乐巴特尔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我院自2001年12月-2004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本文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生后24h、48h及72h或以后血总胆红素浓度足月儿分别为>103 μ mol/L,>154 μ mol/L及205 μ mol/L,早产儿分别为>154 μ mol/L,>205 μ mol/L及256 μ mol/L,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作者:张青春;乔艳梅;乔小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改进鱼腥草中成分的提取方法,缩短从鱼腥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时间.方法通过TLC试验比较多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结果超声处理方法缩短了从鱼腥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时间,TLC效果同中国药典回流提取法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文对鱼腥草TLC鉴别供试品提取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孙艳杰;魏莉红;王皓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当前,母乳是婴儿好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其中含有保护婴儿不受感染的重要免疫抗体,这些是任何母乳代用品所代替不了的宝贵物质.然而,在临床上,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不足却十分常见,发生率占哺乳产妇的27%.现将我院自2003年元月-12月份以来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少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分析2003年全年我院病人中分离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应用MicroScan W/A-40系统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分析系统,对全年5552份标本中分离出的1385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我院病人分离的微生物前10位的依次为念珠菌(19.7%)、铜绿假单胞菌(15.7%)、金黄色葡萄球菌(12.7%)、肺炎克雷白氏菌(12.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9%)、鲍曼氏不动杆菌(6.9%)、阴沟肠杆菌(6.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0%)、大肠埃希氏菌(2.5%)、产酸克雷氏菌(0.9%).药敏提示各分离菌株对于药物敏感率各不相同.结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的耐药性问题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院内细菌的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邵湍;顾月清;李延文;李志夫;周海燕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本文就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终止妊娠9-12周健康妇女1774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完全流产率92.05%,妊娠次数越多,流产率下降,不全流产率6.03%,失败率1.92%,服用米索前排除胎囊者129例(7.27%),服用米索后6小时内排除胎囊或胎儿胎盘1335例(75.25%),流产后产后出血量等于月经量者612例,占34.50%,少于月经量者781例,占44.02%.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蜕膜脱落不全,常规胎囊或胎儿附属物排出后行清宫术,减少出血量及天数.本文说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9-12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东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糖尿病(DM)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由于老年DM病人患病时间长短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各自有不同的心理变化特点,根据不同类型心理变化的病人,我们所采取的护理对策也不同,现将不同病史对心理因素的影响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广业;赵树娥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进行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3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36例患者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①持续胸痛≥30min,含服硝酸甘油或静滴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相邻两个或多导联ST段抬高≥0.1mV;③发病时间<24h;④年龄≤70岁;⑤无溶栓禁忌证.符合上述溶栓指征的36例AMI病人,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岁.
作者:岳同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维库溴铵全凭静脉麻醉对麻醉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舒芬太尼-咪唑安定诱导后,剂量递减法微量泵持续静注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n=16);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静吸复合组(Ⅱ组,n=16).分别观察麻醉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苏醒、拔管情况.结果Ⅰ组诱导后,气管插管前HR、SP、D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其它观察时点较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诱导后,插管前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插管即刻、插管后2min,上述指标明显上升(P<0.05),Ⅱ组拔管即刻比拔管前HR、SP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插管即刻,HR、SP、DP较诱导前上升幅度,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手术结束后苏醒,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维库溴铵全凭静脉麻醉在麻醉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结束后苏醒情况良好.
作者:张胜;吴新文;李建玉;朱道明;辛博;朱和生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DF-521)与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治疗时间窗的急性梗死115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东菱克栓酶与低分子肝素组、东菱克栓酶组、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组均采用复方丹参加包二磷胆碱作为基础治疗.结果东菱克栓酶加用低分子肝素组疗效优于二者单用,前三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中没有发生出血等副作用而停用.结论东菱克栓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汪香君;赵军;郭春保;洪德文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老年人感染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现就我科收治的老年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仓霞;肖文;马黎军;张会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前临床用药中,中成药与西药一样,以其用药方法简便、治疗效果显著而普遍受到病人的青睐,但工作中我们发现,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并没有象西药那样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多年来,我们注意将所学中医药理论知识与临床医药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探讨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特点和规律,指导病人科学合理用药,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我们认为,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应把握以下几点.
作者:刘世宝;孙子懿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洋地黄药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近20年来才有较大系列前瞻性的、有对照的临床研究报告.研究证实用洋地黄药物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住院率,提高运动耐量,增加心排血量,充分肯定了洋地黄药物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地位.我们近6年对用洋地黄药物治疗多病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8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修志贞;王少杰;侯冠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比较硬膜外微量镇痛组与肌肉注射镇痛组的镇痛效果,观察两组产妇的阴道流血量,生命体征情况,呼吸抑制等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的体重变化.结果微量泵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两组新生儿体重在出生第3天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泵镇痛可达到充分镇痛,促进泌乳,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新生的母乳喂养.
作者:梁丽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1岁以内小儿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并发症较多,常因痰阻发生窒息;目前治疗方法较多,而微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报道较少,我院2003年元月-6月收治的患儿作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共132例,治疗组62例常规治疗同时加MTC-3微波治疗仪照射肺俞穴,临床观察疗效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何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患者,男,入院检查:呼吸音粗,下肺闻及干啰音,肺底闻及细湿啰音.心腹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7.1×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3.2%,红细胞4.72×10 12/L,血小板103×109/L.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多粗乱,可见点片状模糊阴影.诊断为肺部感染.患者入院当日静滴生理盐水+头孢唑啉钠时出现频繁呃逆,采取肌注胃复安,指压合谷穴、足三里、内关穴等措施均无效,而静滴其他药物时呃逆逐渐停止,次日静滴头孢唑啉钠时又出现频繁呃逆,即停药,呃逆随之消失,换用头孢曲松钠,未再出现呃逆.
作者:杨华;祝筱姬 刊期: 2004年第20期
1 病历来源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院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1923例终止妊娠,病历来源于我院住院要求终止妊娠者,年龄15-41岁,早孕(<12周)1006例,中孕(12-28周)815例,晚孕(≥28周)102例,结论:150mg,200mg,250mg米非司酮分别为终止早、中、晚期妊娠的有效剂量.
作者:冉春燕;赵文琴;许敏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我院从1999年-2003年收治胃癌、胃溃疡、急性胃穿孔(12h内手术)疤痕性幽门梗阻、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多发息肉共98例,以三针U行缝合,两端行半荷包包埋、中间加固一针取得良好效果,无1例发生残端瘘.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