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芝;汤燕芬
急性脑梗死发病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使下丘脑释放大量β-内啡肽(β-EP)引起一系列脑功能障碍,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纳络酮为非专一阿片受体拮抗剂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本文总结我院1999年6月-2003年8月,84例急性脑梗死应用纳络酮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帕力达;邹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支气管-肺感染如何应用抗生素,在我国所谓经验性治疗仍占很大比率.这就涉及到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治疗原则问题.合理选用抗生素首要的原则是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和抗生素敏感试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病原学诊断的确定,还有赖于痰液标本的收集和培养的方法,致病菌一经确定,便可依据其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谢文秀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长效托宁是一种新型抗胆碱能药物.该药治疗有机磷中毒疗效显著.我院近两年来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5例,用长效托宁治疗48例(治疗组),用阿托品治疗37例(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肖调金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以春秋季多见,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面瘫10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左侧面瘫55例,右侧面瘫45例,年龄2-60岁,以20-40岁居多,病程1-40天,多数在1周以内来就诊,诱因,自觉睡觉受风引起者40例,汗出受风35例,原因不明者25例,本病起病突然,大多数发生在睡眠醒后,一侧面部呆滞、麻木、不能做皱眉,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露睛流泪,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自后乳突部疼痛.
作者:陈大清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在我院广泛开展,应用器械有Stefee、Dick、RF和AF.在我院用AF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0例,疗效优良.表明AF钉具有操作简便,复位良好和三维固定功能,故被我院广泛应用.
作者:杨玉民;米雄;姜秋岁;贺西京;李浩鹏;王栋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纤维支气管镜是纤维内窥镜系列之一,由纤维导管束组成,可弯曲,可清楚看到鼻、咽、气管、隆突和支气管,以及亚段支气管.大多数纤维支气管镜有一侧管,通过侧管可进行吸引,插入活检钳、毛刷.能对局部取活检、刷检,同时对小的病灶进行摘除,具有痛苦小、效果好、直观明了,提高诊断率等优点.我院已对91例患者进行了检查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检查治疗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丽;祝筱姬;范秀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冠脉干预时间和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组织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33例ST段抬高AMI的患者,87例6h内开始冠脉干预(早期介入组),46例6-12h内开始(延迟介入组).81例冠脉内直接置入支架(直接支架组),52例先球囊扩张再置入(常规支架组).分析ST段无回落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多元分析发现,早期介入和直接支架均是ST段无回落的保护因素(OR=0.59,95%CI=0.44-0.79,P=0.00;0R=0.71,95%CI=0.56-0.89,P=0.00),直接支架组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保护因素(OR=0.66,95%CI=0.47-0.94,P=0.01).直接支架组比常规支架组明显减少造影剂用量和缩短X线曝光时间(114±35ml vs 165±62ml,24.2±16.7min vs 31.8±18.3min,P<0.05),并节省球囊.结论在ST段抬高AMI冠脉干预治疗中,应尽量缩短开始冠脉干预的时间,对适宜的病变应直接置入支架.
作者:陈玉国;徐峰;张运;李继福;李贵双;纪求尚;刘同涛;吕瑞娟;孙祎;李瑞建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脑肿瘤及经术后放疗的脑肿瘤患者的甲壁微循环变化.方法应用PCV-3C型微循环测定仪对50例脑肿瘤病人及经术后放疗的脑肿瘤患者,40例健康成人作甲壁微循环测定.结果肿瘤组,放疗组的四项积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人组;肿瘤组与放疗组比较,流态积分差别非常显著.结论甲壁微循环检测对肿瘤病人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定量的辐射,即常规量的放疗,可以使肿瘤患者的甲壁微循环出现向好的倾向,机体出现良性恢复,有助于疗效的判断.
作者:李斌;俞志英;戴燕芳;马文雄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对200例混合痔患者,根据其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在辨证的基础上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与常规护理的200例混合痔病人进行对比.结果辨证施护可有效的减轻病人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琼珍;王吉候;邱云芝;宁显坤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感染手术主要是指手术部位已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的手术.包括有急性感染灶的手术,各室腔脏器破裂和穿孔的手术,以及有严重污染伤口的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引流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对周围环境及手术者均造成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引起某一种细菌所致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所以,应采取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改进鱼腥草中成分的提取方法,缩短从鱼腥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时间.方法通过TLC试验比较多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结果超声处理方法缩短了从鱼腥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时间,TLC效果同中国药典回流提取法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文对鱼腥草TLC鉴别供试品提取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孙艳杰;魏莉红;王皓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前临床用药中,中成药与西药一样,以其用药方法简便、治疗效果显著而普遍受到病人的青睐,但工作中我们发现,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并没有象西药那样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多年来,我们注意将所学中医药理论知识与临床医药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探讨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特点和规律,指导病人科学合理用药,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我们认为,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应把握以下几点.
作者:刘世宝;孙子懿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我院自2001年12月-2004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本文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生后24h、48h及72h或以后血总胆红素浓度足月儿分别为>103 μ mol/L,>154 μ mol/L及205 μ mol/L,早产儿分别为>154 μ mol/L,>205 μ mol/L及256 μ mol/L,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作者:张青春;乔艳梅;乔小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近10年来,全球结核病出现第三次回升,究其客观原因:①HIV感染,②高感染人群和高危人群的流动,③多种耐药病例的出现,主观原因是对结核回升无警惕性,决策者对结核病控制的放松和不重视,人群中结核病服务覆盖面不足,资金投入减少和人群对结核知识的缺乏.当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结核病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而这些主要体现在肺结核上,由于种种原因,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上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方面.
作者:彭乐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分析2003年全年我院病人中分离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应用MicroScan W/A-40系统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分析系统,对全年5552份标本中分离出的1385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我院病人分离的微生物前10位的依次为念珠菌(19.7%)、铜绿假单胞菌(15.7%)、金黄色葡萄球菌(12.7%)、肺炎克雷白氏菌(12.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9%)、鲍曼氏不动杆菌(6.9%)、阴沟肠杆菌(6.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0%)、大肠埃希氏菌(2.5%)、产酸克雷氏菌(0.9%).药敏提示各分离菌株对于药物敏感率各不相同.结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的耐药性问题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院内细菌的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邵湍;顾月清;李延文;李志夫;周海燕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妇女进入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其内生殖器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宫口紧,宫颈前唇变小,组织变脆,甚至穹窿消失,不利于钳夹,常使取环器进入宫腔困难,或钩住IUD后拉出困难,同时引起受术者剧烈疼痛,由于子宫萎缩,IUD易与宫壁发生磨擦粘连甚至嵌入子宫肌层造成取器困难.我站从2000年至今,在取环前采用尼尔雌醇口服,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雅芝;汤燕芬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在末节或指尖断指再植中,远端若无可供吻合的动脉,重建断指血循环的方法是将近端动脉与远端静脉吻合,即静脉动脉化[1].我科自1996年-2002年在护理12例疑难末节断指再植静脉动脉化患者过程中,除2例因损伤严重外,余均成活.
作者:郑喜灿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几年来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37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7例患者中均经西医口腔门诊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该病好发于20-45岁间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3,并经西医治疗欠效或反复发作,其中男13例,女24例,20-45岁25例,45岁以上12例,病程半个月-8年,治疗中服药12-30例.
作者:姜惠卿;周爱兰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术后残余或术后复发的脑垂体瘤病灶是治疗的难点,通过分析经过伽玛刀治疗的资料,希望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方法99例术后残余或术后复发的脑垂体瘤和同期317例未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经伽玛刀治疗后,回顾性分析这两组病例的数据和临床特点.结果手术后使伽玛刀治疗成为可能,伽玛刀加强了手术的疗效.随访表明:两组病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巨大的、压迫视神经的、侵蚀海绵窦的、手术后复发的垂体瘤,伽玛刀是补充、有效的甚至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吉祥;周东学;刘宗惠;于新;亓树彬;胡勇;张炜;李冰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利福昔明胶囊治疗成人轻中度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成人轻中度感染性腹泻病人40例(利福昔明组20例,环丙沙星组2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别给予利福昔明(400mg,4次/日)+安慰剂、环丙沙星(250mg,2次/日)+安慰剂治疗3-5天.结果利福昔明组、环丙沙星组的抗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0.0%,75.0%.止泻时间分别为30.53±3.83h,28.20±4.34h;细菌清除率均为100%(3/3,4/4),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利福昔明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环丙沙星组有1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利福昔明胶囊是治疗成人轻中度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柳;霍立;黄欣;郭美;刘海林 刊期: 200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