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合树脂根内固位折裂牙的临床应用

仇成豪;于晓萍

关键词:复合树脂, 粘接, 折裂牙
摘要:目的根内复合树脂固定黏结折裂牙.方法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折裂面涂粘接剂,复合树脂分层固化.结果术后患牙出现胀感,2周后胀感消失,12个月内,临床无任何症状.结论复合树脂根内固定是保留患牙的途径之一.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无禁忌证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经手背静脉推注2mg/kg异丙酚诱导麻醉,待病人意识及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麻醉师全程监护.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采用传统人流方法操作.观察两组病人R、BP、HR及SpO2变化情况、麻醉效果,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R、即、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呼吸加快、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术中SpO2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患者术中较对照组安静,无痛苦手术操作时间短(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方法简单、麻醉效果好,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作者:张丽君;吴栓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肝外胆管大出血10例术中处理体会

    目的介绍术中肝外胆管大出血处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12例术中大出血病例中2例用冷盐水纱布或去甲状腺素冷盐水纱条填塞胆总管止血;10例先用明胶海绵或胶原蛋白海绵等填塞胆管出血处,再用冷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纱条填塞胆总管.结果先用明胶海绵或胶原蛋白海绵等填塞胆管出血处,再用冷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纱条填塞胆总管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明胶海绵及胶原蛋白海绵等对胆管-血管瘘能起到填塞止血作用.

    作者:朱瑜;张永青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医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场所,集各类病人,医务工作者及其他相关人员于一体,其环境极容易被病源微生物污染.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虽然说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但有时也是危险疾病的集散地.因此医院长备不懈地做好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就医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作简要的概述.

    作者:范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形成定量关系.方法对6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及l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并对其在32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与血管形成定量关系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膀胱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3.2%(43/68),强阳性表达13例,其中深肌层浸润癌强阳性表达8例,对照组10例正常膀胱粘膜VEGF表达均为阴性.低分化和浸润性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和表浅癌组(P《0.01,P《0.001).有血管浸润性癌组VEGF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血管浸润癌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癌组VEGF阳性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形成定量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VEGF表达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且与膀胱癌血管形成密切相关,其表达和微血管计数(MVC)在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自然病程和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特别在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方面VEGF表达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孟庆泽;刘德海;赵守元;张同全;孙明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急诊观察室的实施体会

    整体护理是国际护理界经过不断摸索,不断完善而形成的一套先进的科学工作方法,为了推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认为这种护理模式确能发挥护理专业特长,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受益.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更新护士知识结构,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有效地、创造性的开展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脲素乳膏的工艺改进

    脲素[1]乳膏是我院报经当地药监部门批准,临床使用多年的一种自配制剂.本品具有剥脱和促进角质水合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手足皲裂、寻常性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病、老年性干皮病和进行性指掌角皮炎等,且疗效确切.由于该制剂在贮藏时很不稳定,易产生水油两相分层,脲素析出等现象,从而影响药品质量,故我们针对出现的上述问题,对原处方工艺做了某些改进;增加其稳定性,使其更有利于发挥作用.

    作者:廖银根;邓广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钢板、髓内针固定、尽管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存在有感染、骨髓炎、骨不连、骨肉萎缩及临近关节僵硬等弊端[1].自1998年7月以来,我院对伴有软组织毁损的28例患者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就这些病例的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以肺部大片实变影为突出表现的副伤寒丙1例

    患者,男,19岁,因发热、咳嗽伴胸痛8天于2004年2月5日入院.入院前8天受凉后逐渐出现咳嗽,咯黄色脓痰,量较多,胸痛,高热,体温39-40.8℃.经当地医院予以青霉素800万U静滴,2次/天,共4天,以及其它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而入本院.

    作者:严炜;刘彦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患者中常见的现象,由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肾脏疾患,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均有关系,故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关于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应从三方面进行阐述:①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性: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其是高血压及冠心病发展的预测因子,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可以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血尿酸升高的机制:尿酸生成过多,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或肾小管阴离子交换系统受抑制而致尿酸的分泌减少,均可致血尿酸升高.③高尿酸血症促进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尿酸的生成伴随着许多氧自由基的生成,而后者可造成血管内膜的炎性反应.血尿酸亦可通过升高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并促进胆固醇的过氧化,导致盐依赖性高血压,加重肾功能损害,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发展.同时血尿酸及其结晶亦可直接激活血小板,进而激活凝血系统,加重冠状动脉狭窄.

    作者:丛涛;胡健;郎九立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粘多糖片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疗效观察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加强抗凝、积极调脂及放射治疗都效果有限,近年来药涂层支架的应用使再狭窄明显下降,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院心内科自2002年3月-2004年3月应用粘多糖片(山东省莱阳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治疗PCI术后病人69例,并与常规治疗相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林强;王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TAT皮试引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目前常用的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适用于污染明显的伤口,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开放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骨折、烧伤)、受伤后伤口未经及时清创而又未接受过主动免疫注射的患者,一般剂量为1500IU,于伤后24小时内作皮下或肌肉注射.由于TAT是马血清制剂,注射前必须作常规过敏试验,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如果皮内试验阳性者,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一般情况下皮内试验很少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但由于体质因素也可有个别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在临床上需引起注意,例如我院急诊科就曾收治过这样1例病人.

    作者:詹江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在尘肺诊断中的意义

    肺间质是肺的结缔组织.分布于肺泡壁、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周围及胸膜下等部位,并互相联系.弥漫性纤维化肺间质性病变是受连部分为主的慢性病变,较常见的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尤其以尘肺常见.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就目前的尘肺诊断手段,除特殊情况下CT诊断外,绝大部分靠X线平片即可诊断.

    作者:孙德升;李庆刚;张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60例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指更年期妇女生理性月经完全停止一年以后的阴道流血,它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为10%左右[1].为了明确引起PMB的病因,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60例PMB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郑霞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低能量超声定位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目的探讨低能量超声定位单-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23例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总结了低能量超声定位单-ESWL治疗的过程、优缺点及石街防治问题.结果223例复杂性肾结石经低能量超声定位单-ESWL治疗,2-6个月内结石排净及大部排出者201例,成功率达90.1%.结论低能量超声定位单-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目前理想方法.

    作者:李池沁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根治即期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我科2002年5月-2004年3月对15例口腔恶性肿瘤病人采用胸大肌带蒂皮瓣移植术,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口腔功能,提高了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而护理的配合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5例病人我们给予了精心的护理,14例皮瓣全部成活,l例部分存活,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牟莲芝;邢金莲;刘业惠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疾病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的急症、重症,又是常见症[4],平均死亡率达10.0%-20.0%.我院急诊科从1995年4月-2003年10月共收治112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健华;王金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血管病变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20只作正常对照(A)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ml/kg,72小时后空腹血糖》16.7mmol/L纳入实验,按照血糖》30mmol/L、25-30mmol/L、20-25mmol/L、16.7-20mmol/L分为4层,每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氨基胍(C)、GSPE低(D)、中(E)、高剂量(F)5组,每组20只,分别用自来水、氨基胍150mg·kg-1·d-1、GSPE50、150、450mg·kg-1·d-1灌胃,每日1次.各组均给予标准饮料常规喂养,自由进食及饮水,不使用胰岛素.于实验前3天和实验0、1、2、4、8、12周末取空腹6小时血清,测定血糖、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于实验前第0、4、8、12周末,各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取空腹血后处死,取出主动脉及心脏,在电锏上观察各组心肌、主动脉的改变和组间形态学差异.结果与B组比较,糖尿病各实验组血糖,TC、TG均无显著差异(P》0.05);电镜图像显示,GSPE减少糖尿病心肌糖原颗粒沉积、胶原纤维断裂和核周池肿胀,减少糖尿病的主动脉内膜增厚,抑制内膜泡沫细胞产生.结论GSPE具有保护糖尿病心肌和主动脉的作用.

    作者:马亚兵;高海青;周雁;毕轶;刘相菊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在感染根管治疗中的体会

    根尖病和牙髓病在口腔内科确属常见病、多发病,确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治疗后经常术后局部不适、疼痛、肿胀,有的病例甚至反复发作,这与疾病的发展、诊断、操作以及使用药物的疗效也有一定的关系.本人根据我科1998年元月-2003年12月共治疗227例感染根管,现将在治疗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贵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方法和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术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护理工作也正由功能制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过渡.为使手术室工作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病人健康为目标[1],对病人实施了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整体护理,受到广大病人的好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胡三文;王红;胡淑文 刊期: 2004年第18期

  • 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清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护理

    彩超引导经皮穿刺注射酒精(Percutaneous alcoholinjection,PAI)治疗卵巢囊肿,是利用超声装置显示病灶,并在其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直接插入卵巢内病灶后抽取病灶内的液体,然后注入酒精,通过囊壁细胞胞质脱水,蛋白质凝固变性坏死,达到治疗目的.该技术操作简便,疗效好,创伤小,费用低廉,是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一种有效新方法.我院自2003年3月开始应用PAI治疗28例卵巢囊肿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此项技术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