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锥颅引流术

马晓明;徐蕊红;李文忠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超早期锥颅, 引流术
摘要:目的通过对196例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锥颅引流术的观察,探讨此方法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价值.方法196例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锥颅抽吸血肿置管引流.结果术后29例死亡,死亡率14.8%,出院167例,3个月后用ADL分级法评估,Ⅰ、Ⅱ、Ⅲ级占89.8%.结论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引流术是一种简单、实用,患者负担小,反应轻,安全可靠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32例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糖尿病肾病(DN)透析患者越来越多,据资料统计显示,美国透析患者中,糖尿病约占透析患者的35%[1].我国1999年透析移植登记报告中显示糖尿病肾病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居透析患者第二位.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由于DN患者并发症多,各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非DN者,使得透析的难度较大,患者生活质量差,越来越多的DN患者要进行透析治疗.如何提高DN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存活率是摆在肾科临床医师面前一个艰巨的任务.现就我院血透室自2000年-2003年接受血透的32例DN患者的透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苏军霞;梁昭红;李建华;刘天喜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高频彩超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46例

    四肢软组织肿块位置表浅,高频彩超对其探查有独到的优越性.我院自1999年12月-2004年4月共用高频彩超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46例,报告如下.

    作者:戴斌;解无峰;王海波;郭明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ET)是通过次极量或极量运动诱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肌缺血,目前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我们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标准,对照53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运动试验以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杨鸿英;丁维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0例

    我们于1997年3月-2000年3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建华;王鹏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的分子机制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耐药结核菌的流行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危害[1].

    作者:马晓薇;曹相原;胡忠义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清热凉血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医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1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男3例,女13例,年龄28-80岁,病史0.5-4年,头面部15例,全身1例,手足部3例.

    作者:牟旭英;曹芳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临床输液反应因素分析

    现医院使用输液较多,输液反应在临床用药中常见,如何确定患者出现反应后是否为输液反应,在临床中很多医护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下面介绍一下引输液反应原因和环节,以及如何处理等内容.输液反应一般指在临床输液中或输液后引起机体不适,并有某些症状表现的一类反应,其常见症状有发冷、寒战、紫绀、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症状之一,其引起因素较多.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可分为热源反应,药物反应,循环超负荷引起.

    作者:宋瑞民;熊丽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尿钙测定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维生素D缺乏性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由于血钙降低引起,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既往的诊断主要靠血钙定量来确定.由于病情危重,往往需要紧急处理,才能挽救患儿的生命,但钙剂的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主要由血钙定量来决定.但此病好发生于较小的婴儿,往往取血比较困难,尤其是抽搐的状态下更是如此,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影响诊断和治疗.为了探索新的诊断方法,我们采用尿钙定性的办法试用于临床,经过四年多的临床验证和研究.证实了它确实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云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血栓是脑血管病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它以发病急,致残率高,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我院于2003年1月-10月采用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38例,使多数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玲;齐平;姜静岩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肝硬化病人的心理障碍疏导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心理障碍行疏导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采取正性情绪的传递与感染,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大限度给病人以安全感,给病人以积极心理暗示,释放负性情绪;重视社会、家庭、个性差异、文化背景的影响等疏导护理措施.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的以完成治疗为主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疏导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经U检验,差别极显著(P<0.01).结论经疏导护理能有效缓解肝硬化病人的心理障碍,有力的配合治疗.肝硬化不是生命终结,他们需要心理上的支持.

    作者:熊云飞;姚剑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易误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病变可累及多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初诊时常易误诊、漏诊.我院1988年-2003年收治多发性骨髓瘤32例,初诊误诊14例(43.8%),现分析如下.

    作者:贾农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骨样骨瘤的X线和CT诊断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有CT扫描6例.分析X线和CT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3例和6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小于2cm瘤巢,周围可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X线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和100%.结论大多数骨样骨瘤有X线特征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得到诊断,CT对瘤巢定位更准确对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耀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73例住院肺癌病人的临床诊断分析

    关于肺癌的临床诊断手段有很多,本文收集了73例本院2003年1月-6月的住院肺癌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试图分析肺癌病人从发病至确诊时间和采取手段之间的关系,以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诊断的现况认识.

    作者:李洪忠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B超诊断盆腔静脉瘀血症1例

    患者,女,39岁.20天前因停经45天,恶心呕吐,在妇科门诊诊断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手术后恶心呕吐,症状仍未消失,并伴有下腹疼痛不适,再次妇科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左侧附件区触及3.0×2.0cm包块,实验室检查:WBC 9.1×109/L,N 79.1,L 20.9,RBC 3.48×109/L,Hb112g/L,尿β-HCG+,疑诊宫外孕收入院.B超探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左宫后方探及大小约4.0×3.0×2.0cm椭圆形蜂窝样液性包块,无明显壁及包膜,其暗区内径约为1.2-1.4cm.反复探查无胎心及胚块组织.B超提示:左宫旁包块,盆腔静脉瘀血症不除外.手术所见: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无异常,左侧阔韧带内可见4.0×3.0×1.0cm大小静脉丛蠕曲成团,直径约1.3cm,与术前B超测值基本一致.

    作者:姜秀兰;袁世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发脊髓病1例

    乙型肝炎肝硬化伴发脊髓病变尚少报道,我们现遇到1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34岁.鼻衄、腹胀2年,双下肢瘫痪半年.患者于2002年3月29日来诊.2000年4月在本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1999年10月双下肢无力,膝关节屈曲明显受限,步态不稳,12月因双下肢僵直行走困难而卧床,他人用力使双膝关节无痛性屈曲,不能自行坐起,双上肢及腰部活动正常,排尿、便功能正常.

    作者:孙蕾;李露青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心包内肺切除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肺癌

    目的探讨心包内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肺癌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2年12月.对9例晚期肺癌行心包内肺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一年生存率为77.8%,长生存49个月.结论对局部晚期肺癌行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东红;刘振邦;邓高月;张海君;方勇;董兵;秦洪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1例重度肥胖病人行右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日趋成熟,重度肥胖外籍患者行此类手术我院系首次实施,护理难度大.经过科学周密的治疗方案设计,循序渐进的护理方法,整个手术和康复过程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月妹;李晓蓉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医科大学生人格评定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方法采用(CPI-RC)对新乡医学院1-4年级学生共204人进行测定.结果①不同性别医科大学生相比较:女生在责任心、社会化、自我控制、女性化程度和内外向上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在心理感受性上得分高于女生,二者均有显著差异.②男医科大学生与全国男性常模比较:男性在进取能力、社交风度、自我接受、独立性,通情、社会化、同众性,心理感受性、灵活性、自我实现的原始分高于男性常模,且均有显著差异,在自我控制,好印象、内外向、常规趋向方面要低于全国常模.③女医科大学生与全国女性常模比较:在进取能力、社交风度、自我接受、独立性、通情、社会化、同众性,心理感受性、灵活性、社交能力,适意感、智力效率、自我实现的原始分均高于女性常模,均有显著差异,在自我控制、好印象、内外向、常规趋向、女性化/男性化方面要低于女性常模,均有显著差异.结论CPI-RC测查表明男女生组中均有一半以上测验原始分高于常模组,说明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生活、智力方面功能良好的群体,女生部分人格特质优于男生.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胃镜直视下经注射针将配比为1:1的1%碘油和组织胶粘合剂混合液注入胃底曲张静脉内.结果①疗效:17例急诊出血注射,16例止血,止血率为94.1%,出血后择期注射5例,术后静脉表面变白,注射针眼无出血,②并发症:22例均未发现异位栓塞,术后排胶引发再出血2例(为急诊病例).③随访:择期治疗随访2-6个月,无一例出血,3例静脉消失或基本消失,占60.0%(3/5).随访急诊止血13例2-5个月,复发出血1例,占7.7%(1/13),死亡7例,占53.8%(7/13),其中死于食管静脉出血2例,Tips术后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注射组织胶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安全、有效.

    作者:王贞彪;李启诚;孙承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了我科1997年-2003年采用金双歧杆菌片(简称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门诊患者103例,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7年-2003年门诊治疗的103例腹泻型IBS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片4片/次,3次/日,连用2周,治疗期间禁用抗生素及生冷食物.结果103例患者腹痛腹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03例患者腹痛腹泻均消失者:67例(65.1%),腹泻消失者:94例,(91.3%).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片,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排气次数,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细菌,避免与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服,达到佳有效浓度,有效改善腹泻IBS患者的症状.

    作者:王霞;吴秋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