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血液换出等容稀释并用去纤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3例临床报告

杨波;翟赫

关键词:去纤酶, 缺血性脑血管病
摘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病.传统治疗方法疗效均不满意.为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我科于1992年9月-1993年3月开始应用小剂量血液换出,等容稀释并用去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人23例,收到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配合与体会

    随着内窥镜学的发展,妇科、外科手术应用腹腔镜的机率逐渐增多,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创伤小,痛苦少,伤口愈合快.我院共做手术10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姚君;曲爱林;孙淑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肠道器质性病变的鉴别.方法:对近3年来确诊的326例IBS和298例肠道器质性病变患者的病程、腹部症状和体征、伴随症状及辅助检查作一对照分析.IBS的诊断采用1998年制定的罗马Ⅱ标准.

    作者:崔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Mirizzi综合征治疗体会

    Mirizzi综合征是指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引起肝、胆总管狭窄或梗阻,并发胆管炎、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此类患者由于胆囊三角解剖位置特殊,术中操作易损伤胆总管,术后容易出现胆漏等并发症.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24例,全部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就治疗方式加以讨论.

    作者:陈果;余建中;杜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西部卫生服务调查感想

    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主要了解全国城乡及不同类型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量,医疗保障改革、医疗保健费用,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反应,以及城乡不同的阶层,居民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卫生改革的认识和想法等内容,深入了解和系统分析,为制定政策和开展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李世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50例溶血性葡萄球菌对药敏试验分析

    由于广谱抗菌素滥用,溶血性葡萄球菌对头孢类,β-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流行,医院感染呈每年上升的趋势.笔者从临床标本50例溶血性葡萄球菌对14种抗生素药敏的耐药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赖佳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清α-L-岩藻糖苷醇(AFU)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世纪中叶以来,AFP作为HCC的相关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诊断,但40%的早期肝癌和15%-20%的晚期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是正常的.

    作者:任孔建;叶显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头部严重外伤后植物状态4例尸检报告

    目的探讨头部严重外伤后病人植物状态的原因.方法对4例植物状态死者尸检观察.结果4例尸检均可见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全部病例皮质及半数病例丘脑及豆状核有大灶性梗塞、出血,以及弥漫性轴索损害.结论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广泛性缺血性损害及弥漫性轴索损害是严重头部外伤后植物状态的形态学基础,致皮质间及皮质与丘脑间联系中断.

    作者:魏守礼;王立群;尤红煜;高书景;朱振龙;王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膈神经移位代肌皮神经的疗效分析

    臂丛神经上干或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治疗中,屈肘功能的恢复往往放在首位,而采取膈神经代肌皮神经以恢复屈肘功能是较常用的方法.自1986年9月-2000年10月我们采用膈神经移位代肌皮神经治疗臂丛撕脱伤4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兵;阚世廉;刘巨荣;宫可同;鲁毅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附36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CT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特点.结果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其中有外伤史6例,早产3例,不明原因4例.SAH伴有颅内其它损伤12例,其中伴有硬膜下血肿2例,伴有局灶性脑损伤4例,伴有颅内多处损伤6例.SAH伴有相应病因9例,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5例,动静脉畸形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SAH并发症2例,其中脑梗死1例,脑积水1例.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容易诊断,当呈等、低密度时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作者:黄尚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冠心病人胸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胸科手术围手术期和术后早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术中和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胡晓明;朱怀玉;陶升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Rh(D)血型鉴定及改良低离子聚凝胺配血的重要性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2000[184]号文件精神,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我院自2000年10月起对所有输血患者和术前备血患者进行常规检查ABO血型和Rh(D)血型,并采用盐水交叉配血和改良低离子聚凝胺促进剂交叉配血.对于保证输血安全确实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卡仪;林燕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皮肤基底细胞癌种植转移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种植转移的致病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本院在1990年-2002年收治发生于头面部的基底细胞癌56例,其中3例发生邻近组织种植转移,男1例,女2例.均为60岁以上农民.原发灶位于下睑1例、耳前2例.分析种植转移的致病因素、发生发展规律及转归.结果3例均在首次治疗后1年左右发生种植转移,2例一处转移,1例多处转移.2例随访至今无复发或再转移,1例于再次放射治疗加化疗后1年死亡.结论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种植转移发生率低5.36%(3/56),死亡率高33.33%(1/3).主要致病因素是手术种植、放射线刺激和不良生活习惯所致.

    作者:彭家琪;张学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肛肠用药的误导

    当前治疗疾病给药途径不外乎口服给药、肛肠给药、肌肉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滴注、外用药等.其中口服给药常用且方便、相对安全,但是对有消化道炎症、溃疡病的患者,有些药物要慎用或禁用.对不影响药效的可改为餐后服用,特别是抗生素和抗风湿类药物,如口服可直接对胃肠产生刺激,引起恶心呕吐、饮食欠佳等症状.

    作者:魏保平;祝小会;张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尿液白细胞计数在诊断泌尿系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的实验室检验方法有多种,以尿培养菌落计数及尿沉渣镜检为常用.但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大量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在发病初期就已治疗,因此,相当数量的泌尿系感染者常常尿液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000/ml或无菌生长.

    作者:刘雷;田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人脑中风的康复与预防

    目的研究老年人脑中风的主要预防措施以及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方法对32例脑中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调整、饮食指导、规律生活、运动及器械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并追踪随访,进行预防干预.结果显效2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0.6%,脑中风治疗康复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中风的康复有显著的效果,是脑中风康复行之有效的疗法.

    作者:李素萍;孙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麻醉前建立静脉通道,合理的液体输入,采取合适的体位等护理措施.结果100例产妇的血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仅5例有血压下降,发生率为5%,其中4例应用麻黄素升压药后血压平稳.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确保围手术期的母婴安全.

    作者:何惠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2例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常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临床上易误诊为异位妊娠等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手术.现将我们诊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万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对该发病机制及治疗仍在讨论中,本文选用奥美拉唑(洛赛克)、莫沙必利进行治疗PE,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梅;徐鸰鸽;张恩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检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嵌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停经3月伴急性右下腹痛就诊,门诊查体见患者呈痛苦面容,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无肌紧张,经体格检查后,患者自觉疼痛缓解.超声检查见子宫增大,宫腔内胎儿与孕月相符,胎心及胎动好,子宫体右前壁可见一个大小约3.7×3.0cm的低回声肿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向予宫外突出.

    作者:李华斌;李玉友;王东;刘燕;何俊;廖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2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28岁,宁夏灵武市,系我部临时工家属.因上腹胀、嗳气、返酸1周.来我部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胃炎.给予口服胃复安10mg,每日3次,酵母片,3片,每日3次.

    作者:杨平;王曙光;李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