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董晶晶;张晓谊

关键词:蓬草除痹汤, 类风湿关节炎, C-反应蛋白, 血沉, 血浆D-二聚体
摘要: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60 例,治疗组30例,以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以来氟米特治疗.15日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两组疗效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来氟米特联合中药蓬草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且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有明显降低作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孤独症综合治疗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综合治疗对儿童孤独症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孤独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综合治疗干预,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前后CARS评分和ABC评分,分析比较.结果:患儿接受综合治疗后CARS评分和各项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孤独症有较好临床疗效,患儿治疗后学习水平、感觉、人际交往、语言及自理能力均有明显升高,值得广泛推荐.

    作者:邵宪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数据分析在血站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深入分析在血站管理中,数据分析的作用.方法:通过各个环节的审查及质量分析查找血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问题,有利于改进计划的制定,进而保证血液质量和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结论: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以来,本血站工作质量得到了有力的提升,因而我们确认将数据分析运用于血站管理中,对于血液质量的保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满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皮先明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总结

    带状疱疹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1].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疼痛常沿皮疹区域放射,剧烈的顽固性疼痛(或瘙痒麻木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临床上无特效疗法.皮先明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师承传承的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多种皮肤疑难杂证,其中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归纳总结其治病经验如下:

    作者:沈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与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心肌病属一种特异性心肌病,其病理表现为心肌纤维化与心肌肥厚,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化、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以及干细胞等诸多因素.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其发病机制与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防治的依据.

    作者:史成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平肝止痫颗粒对难治性癫痫大鼠血清炎症因子 IL-1β、IL-6、TNF-α的影响

    目的:探索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对海人酸难治性癫痫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 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平肝止痫颗粒组、卡马西平+平肝止痫颗粒,每组 12 只.采用海人酸海马CA3局部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术后第二天予苯妥英钠药物筛选14d后制作难治性癫痫模型.各组分别灌胃2周后股动脉采血,收集各实验组大鼠血清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与卡马西平比较,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组大鼠血清 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其机制可能HMGB1/TLR4信号通路抑制有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发作提供了新的可能靶点.

    作者:王强;薛红;刘运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社区儿童护齿的健康教育

    随着如今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饮食结构的丰富变化,尤其是大人对孩子的娇宠,随之产生了很多不良习惯,终导致儿童的龋齿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加强对社区儿童护齿的健康教育,对于儿童将来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是当今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工作的一部分.

    作者:胡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治疗组 7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外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治疗,两周为一疗程,共1~2个疗程.对照组36人口服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及转移因子胶囊并配合半导体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1~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81.58%;对照组治愈48.1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好.

    作者:方洁;李静;徐占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66例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0年8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66名,将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45名患者实行无张力修补手术,对照组的21名患者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法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都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其中采用无张力修补术的实验组,无论在创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都明显好于应用传统修补手术的对照组.术后感染率和术后复发率也比传统修补方法低.结论: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的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斜疝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靖靖;宋文华;刘小五;王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可行性,为治疗颈肩腰腿痛提供安全高效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 1月~2015年11月以来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100例,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每日口服颈痛颗粒、腰痹通胶囊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颈肩腰腿痛的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韦文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10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同时联合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行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实验组疗效明显好于只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联合使用缬沙坦会使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

    作者:王新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疤痕子宫妊娠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科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妊娠进行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在我科住院的病例资料.结果:1 例未及时发现,清宫后发生大出血,后行子宫动脉栓塞,保留生育功能,1 例早期发现行手术切除疤痕妊娠部位保留生育功能,1例清宫后予米非司酮口服后在B超引导下再次清宫,保留生育功能.结论:疤痕子宫妊娠漏诊、误诊率高,超声诊断是主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而定.

    作者:黄小艳;朱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童创伤性脑梗死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们收集的 13 例创伤性脑梗死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均采取住院保守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本组无死亡病例,其中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持续植物生存状态1例.结论:创伤性脑梗死以单侧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确诊并尽早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儿的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王姮;李建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退热支持疗法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双金口服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腮腺疼痛消失时间、腮腺消肿时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1.98±0.56、腮腺疼痛消失时间2.23±0.58、腮腺消肿时间2.35±1.5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16±1.02、4.87 ±1.214.28±1.31(P<0.05),且无任何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双金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治愈率高,且可缩短病程,并发症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淑范;刘洋;李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与糠酸莫米松乳膏联用在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丘疹性荨麻疹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以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加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与糠酸莫米松乳膏联用在小儿丘疹性荨麻疹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健脾补肾方防止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 68 例转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按照常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4例采用在化疗的基础上口服健脾补肾中药治疗.治疗后进行评价,观察其近期有效率、KPS评分、肿瘤标志物以及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治疗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健脾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该方具有一定防止血小板减少的作用,该联合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敏;方明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研究

    目的:本文就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共68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34)和参照组(n=34),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及患者焦虑状态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其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差异性明显(p<0.5).结论:在对行神经介入治疗前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杨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对妇科患者术后护理质量的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妇科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从而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手术对病人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6月,妇产科手术病人134例,分析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病人康复的影响.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增强医护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张梅菊;孟兰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方面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海斯来提·哈萨诺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Hep3B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构建Transwel 非接触式共培养体系,通过WST-1法测定Hep3B的增殖情况.结果:混合细胞共培养24h后,hUC-MSCs:Hep3B=1:5组Hep3B增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hUCS-MSCs:Hep3B=1:l与5: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72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UC-MSCs在体外可抑制Hep3B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魏晓巍;裴银桃;陈炜钢;荀神美;时宇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阴道镜在新疆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农村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图壁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2013年宫颈癌筛查中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2级及以上,宫颈糜烂,宫颈赘生物,白斑和接触性出血者525例,行阴道镜检查,并定位活检.结果:阴道镜下宫颈病变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 92.8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能有效筛查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适合作为农村宫颈癌筛查手段.

    作者:李秋香;赵晓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