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影响的研究

魏晓巍;裴银桃;陈炜钢;荀神美;时宇绯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肝癌, Hep3B, 共培养, 增殖
摘要: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Hep3B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构建Transwel 非接触式共培养体系,通过WST-1法测定Hep3B的增殖情况.结果:混合细胞共培养24h后,hUC-MSCs:Hep3B=1:5组Hep3B增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hUCS-MSCs:Hep3B=1:l与5: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72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UC-MSCs在体外可抑制Hep3B肝癌细胞的增殖.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加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7%)与对照组患者(76.77%)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循证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景秀娟;郭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小切口切除胆囊.观察组:腹腔镜切除胆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1.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8%,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7.8%,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较小切口胆囊切除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青鹏软膏复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青鹏软膏复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注射用更昔洛韦0.25g,1次/d,静脉滴住,7d为1疗程.同时外用青鹏软膏配合日本产SUPER LIZER HA-550红外偏振光治疗仪(SL)照射治疗.对照组24例注射用更昔洛韦0.25g,1次/d,静脉滴住,7d为1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全部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治疗组 和对照组疼痛分别为2.25±1.29 和2.33±1.19,与治疗前8.15±1.64 和8.17±1.46比较疼痛明显减轻,(P < 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 0.05);各组睡眠评分明显提高(P < 0.01),有临床意义.结论:青鹏软膏复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不良反应少,疗效迅速、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毅;王静杰;计镔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颅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与颅高压的关系及其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选病例于发病后24h内进行NT~proBNP检测,随机抽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做对照组.研究组根据是否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及ICP增高程度,分为未行ICP监测组、ICP正常组(平均ICP<15mmHg)、ICP增高组(平均ICP>15mmHg),观察组间NT~proBNP浓度的变化规律;依据入院NT~proBNP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正常组和增高组,观察NT~proBNP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ICP增高组NT~pro BNP血浆浓度明显高于ICP正常组、未行ICP监测组和对照组(P<0.05);NT~proBNP增高组28天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血浆 NT~proBNP 水平与颅内压、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急性期NT~proBNP水平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程江鹏;糜萍;俞江虹;苏国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目的:探讨Ommaya囊置入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住院脑室出血的21例患者,采用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并早期注入尿激酶治疗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病情转归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存活19例,死亡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例,术后无并发颅内感染.结论: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手术风险小操作简单引流管放置时间相对延长,感染率较少的优点,同时可以提供局部给药的途径,是治疗脑室出血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振;罗良生;张健;廖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在妇科护理过程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6月间我院妇科治疗的患者124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组中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7.4±1.8d,对照组中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 15.2±2.2d;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满意率为 72.6%,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并且能够使患者护理满意率得到有效提高,在现代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8例临床分析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015年1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疗效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低,症状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化验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差缩短.结论: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张素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用于宫外孕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用于宫外孕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20 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施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观察比较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的确诊率.结果:两者联合诊断的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阴道超声、腹部超声的诊断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患者单纯使用阴道超声与单纯使用腹部超声较结果无明显区别,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采取阴道超声与腹部B超进行联合诊断,确诊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易怀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抗氧自由基治疗对减少痫样放电及癫痫发作频数的研究

    目的:抗自由基治疗在减少癫痫患者痫样放电及发作频数方面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癫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常规基础抗癫痫治疗共80例,B组基础抗癫痫联合抗氧自由基(维生素C、E)治疗,对比分析 A、B 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减少痫样放电及发作频数的作用.结果:A、B 组在减少癫痫发作频数总有效率分别为72.5%、93.8%,二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B 组在减少痫样放电频数总有效率分别为 81.25%、92.5%,二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癫痫患者采用抗氧自由基方案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减少痫样放电,且能明显减少癫痫发作频数.

    作者:李国丽;郑纪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MI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MI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 T 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 MIPO 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恢复评分和疼痛评分,以及治疗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术中出血量和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到了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明显的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更好,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清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聚甲酚磺醛浓缩液联合蓝氧净疗系统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在宫颈糜烂患者中使用聚甲酚磺醛浓缩液联合蓝氧净疗系统的疗效.方法:212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治疗组107例,采用聚甲酚磺醛浓缩液联合蓝氧净疗系统治疗;对照组105例,采用高频电波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97/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62.9%(6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p<0.05).其中 6 例宫颈糜烂合并 ASCUS患者经聚甲酚磺醛浓缩液联合蓝氧净疗系统治疗3个疗程,复查TCT均恢复为良性反应性改变.结论:宫颈糜烂患者经聚甲酚磺醛浓缩液联合蓝氧净疗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愈率高.无痛苦,依从性好,不易复发等,因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淑蕊;童海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长春西丁联合奥扎格雷钠 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的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长春西丁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疗效和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9.2%,对照组为 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小板散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长春西丁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平肝止痫颗粒对难治性癫痫大鼠血清炎症因子 IL-1β、IL-6、TNF-α的影响

    目的:探索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对海人酸难治性癫痫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 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平肝止痫颗粒组、卡马西平+平肝止痫颗粒,每组 12 只.采用海人酸海马CA3局部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术后第二天予苯妥英钠药物筛选14d后制作难治性癫痫模型.各组分别灌胃2周后股动脉采血,收集各实验组大鼠血清采用免疫酶联法(Elisa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与卡马西平比较,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组大鼠血清 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平肝止痫颗粒联合卡马西平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其机制可能HMGB1/TLR4信号通路抑制有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发作提供了新的可能靶点.

    作者:王强;薛红;刘运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研究

    目的:本文就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共68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34)和参照组(n=34),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及患者焦虑状态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其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差异性明显(p<0.5).结论:在对行神经介入治疗前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杨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78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仅给予西格列汀(默沙东公司规格为100mg/片)100mg qd.联合用药组在口服西格列汀100mg qd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二甲双胍0.5tid.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5).结论:西格列汀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疗效及高安全性,联合二甲双胍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陈丽;赵文化;马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T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 CT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CT导向下进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降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 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岩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心梗病患血浆中的cTnI、CK-MB、D-二聚体以及NT-PROBNP变化情况,研究上述指标在急性心梗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病例组,选同期同数量来院行健康检查的正常者为对照组,对受试者血浆中的cTnI、CK-MB、D-二聚体以及NT-PROBNP与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浆样本中的cTnI、CK-MB、D-二聚体以及NT-PROBNP明显偏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联合检测的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精准的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加以诊断,在疾病评价上也更为全面,具备了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庄秋娟;薛少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胆红素总量和血浆白蛋白量的比值 与神经行为评分之间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分析胆红素总量和白蛋白蛋白量的比值与神经行为评分之间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5例胆红素总量>205μmol/L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15例胆红素<205μmol/L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胆红素总量和血浆白蛋白量,并分析二者比值与神经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胆红素总量、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胆红素总量、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与神经行为评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可作为预测胆红素脑损伤的重要指标,在比值较高时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并给予患儿相应的治疗.

    作者:解战兵;孙永全;张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沧州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对先天性心脏病造成的影响

    目的:探究沧州地区社会环境因素(气候)对先天性心脏病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市XXX医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 144例CHD患儿的出生月份进行统计分析,并且选取该院妇产科1 144例健康新生儿的出生月份作为背景并设置为对照组,对CHD患儿的出生月份规律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实验组1 000例CHD患儿出生年月分别是1月份85例,2月份82例,3月份88例,4月份82例,5月份88例,6月份82例,7月份109例,8月份100例,9月份130例,10月份112例、11月份91例,12月份95例.将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新生儿的出生月份进行对比可以得知,CHD患儿在9~11月份的出生者比较高,3~5月份出身这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9~11月份出生的婴儿与CHD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霍高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深入探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 40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则不实行社区康复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ADL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行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作者:杨东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