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生长抑素和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

郭致平

关键词:重症, 急性, 胰腺炎, 生长抑素, 前列地尔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共 80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使用生长抑素单独治疗,研究组则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第7天以及第14 天的时候.患者的血清内毒素、TNF-α、IL-6 水平、血浆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血栓素B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变化相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患者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镜联合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探查与传统开腹手术探查比较

    目的:探究双镜联合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探查与传统开腹术探查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右上腹疼痛史,且经彩超、CT等检查提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胆道探查术,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残余结石)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小,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20.0%,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作者:贾晓斌;高宝泉;邰宏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 86 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常规组(n=43)与护理组(n=43).常规组采取临床基础护理,护理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对比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在强化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也应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以此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海霞;姜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4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与生后28天NBNA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与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树荣;郑建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G试验联合GM试验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G试验联合GM试验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2014年1月~2015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G试验、GM试验以及G试验联合GM试验进行诊断,探究3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检出率.结果:G试验联合GM试验的诊断检出例数为48例(96.00%),G试验诊断检出例数为39例(78.00%),GM试验诊断检出例数为30例(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试验联合GM试验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臧琳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健脾补肾方防止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 68 例转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按照常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4例采用在化疗的基础上口服健脾补肾中药治疗.治疗后进行评价,观察其近期有效率、KPS评分、肿瘤标志物以及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治疗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健脾补肾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该方具有一定防止血小板减少的作用,该联合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敏;方明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状况分布及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并提出相 应的对策.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 进行调查.结果:10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中,其中中度以上焦虑有51例(50.0%);中度以上忧郁有54例(51.6%).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问题,需要采用各种心理护理对策,才能很好地缓解其不良心理和心态.

    作者:柯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急救效果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住院患者101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舒缓惊厥、配加氧气、强力监控等临床急救方法.观察并分析患儿在接受临床急救后的症状反应和控制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急救,71例患儿得到全部救治,无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急救措施应用在小儿惊厥症状上,可以有效给予治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冯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 20 例,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更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对比量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孟慧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抗胸腺球蛋白联合环孢霉素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股骨头坏死一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已知再障发病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SAA 病情迚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是血液病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作者:艾合买提江;郎涛;木拜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瘢痕妊娠患者4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46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分别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观察组的准确率为95.65%,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2.17%;对照组的准确率为80.43%,漏诊率为8.7%,误诊率为10.87%.观察组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瘢痕妊娠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瑞芬太尼(RF组)、芬太尼(F组)在无痛人流术中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探求更适合无痛门诊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分别应用0.4~0.5μg/kg瑞芬太尼、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对比观察患者生理变化、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丙泊酚用量.结果:两组间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术中两组S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呈一过性,术中两组HR变化不明显..SPO2两组均轻度下降.术后各生理指标接近术前,丙泊酚首次用量RF组少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而瑞芬太尼组能更早苏醒和离室,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利;包全堂;王丁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假肢负压悬挂系统真空度和肢体效果对步态时空参数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假肢接受腔真空度和肢体效果对膝下截肢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采集膝下截肢患者5种接受腔真空度下的步态信息及健康对照组数据,分析真空度变化和肢体效果对截肢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真空度效果对截肢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不明显.但截肢患者组健肢支撑期比例、单腿支撑期、步长及步速均大于假肢端;在5种真空度条件下,截肢组假肢单腿支撑期均小于对照组,而健肢步长大于对照组.结论:假肢负压悬挂系统真空度对膝下截肢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影响有限,患者健肢在行走中承担更大负荷以代偿假肢功能,容易引起健肢生理性病变的发生.

    作者:冯鑫鑫;盛丹丹;史成龙;王彤;毛琪;徐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的分期治疗上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分期治疗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使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0%,低于对照组 25.00%(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的宫颈癌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无张力成型术125例分析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2014年12月,使用贝朗医疗国际贸易公司提供的单纤维聚丙烯网织平片作为修补材料对125例腹股沟疝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型修补术,其中腹股沟斜疝78例,腹股沟直疝32例,骑跨疝15例.结果:1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有3例出现阴囊积液,2例局部牵拉感,经治疗后痊愈.结论: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型术治疗腹股沟疝方法可行、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吴少峰;吴少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破裂脑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1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本研究内121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经过显微手术夹闭后,有7例患者出现了不同部位的脑梗死,脑梗死发生率为5.79%,患者应用罂粟碱、缩短术中血管阻断时间和术后释放血性脑脊液,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动脉硬化、血液黏稠、血管痉挛、穿透支损伤、血管阻断时间等都是术后形成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应用罂粟碱、控制血液阻断时间、减少术中脑组织牵拉伤、术后有效释放血性脑脊液等都能够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王艳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 护理干预与观察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与观察.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 1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志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3例,给予观察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为90.70%(39/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09%(31/4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对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之外,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路广义;刘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96 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单纯西医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中医辨证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 95.83%(46/48),对照组有效率为 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中医辨证可取得较好效果,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甲醇-0.5%乙酸溶液37:63);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76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20μg/ml至150μg/ml范围内,阿司匹林与封面面积峰值之间,具有一定线性关系.结论:RP-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却重复性优秀等特点,为检测与控制阿司匹林药品质量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尿微量白蛋白对尿路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对尿路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的疗效以及评估价值.方法:选择 96 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后,将48例尿路感染患者视为观察组,48例尿路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等级不同,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不同,其中疗效为优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接近正常人.结论:尿路感染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正常人,能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饶志伟;李杨;王吉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