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忠玲
目的:分析不同的气腹压力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术中C02气腹压力分为高、中、低气腹组.比较患者术后6h血清D-乳酸水平,观察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3组患者腹腔镜术后血清D-乳酸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血清D-乳酸水平[(13.28±3.98)mmol/L比(9.57±1.26) mmol/L比(5.81±1.59) mmol/L,F=3.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32.87±5.37)h比(22.57±4.51)h比(10.94±3.28)h,F=3.286],肛门排气时间[(36.81±5.83)hVS(25.62±4.78)h比(13.86±3.49)h,F=3.542]逐渐减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气腹压力对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存在影响,在保证术中视野清晰情况下,降低术中气腹压力有助于减少胃肠功能损伤.
作者:张红;侯英欣;张金圈;谷永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3年ICU(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台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635株铜绿假单胞菌,分析该菌对临床常用13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临床分离的63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阿米卡星1.9%,多粘菌素B7.8%,妥布霉素11.4%,庆大霉素12.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7.7%,左旋氧氟沙星16.1%,头孢哌酮/舒巴坦15.2%,环丙沙星19.2%,头孢吡肟19.2%,头孢他啶20.0%,美洛培南30.7%,亚胺培南34.3%,氨曲南37.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ICU是感染高发区,应加强监测,预防院内感染.
作者:朱士土;彭敏飞;何嘉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3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7例,对患者血脂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检测,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数量和促甲状腺素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菅丽萍;杨静慧;马直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浅析欣母沛治疗与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孕妇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卡孕栓,实验组给予欣母沛.结果:两组孕妇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情况,实验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高危妊娠孕妇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魏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技术诊断与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5年4月,核工业416医院共收治16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MilgramⅢ期10例,Ⅱ期6例,全部行软骨瘤体取出术和病变滑膜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2月~80月,平均随访时间42月.术前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1°±7.8°,后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28°±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58.2±4.6),后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86.7±5.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软骨瘤体取出术结合病变滑膜切除术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肖国庆;钟喜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遵医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慧芳;蒲映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贵州省骨科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补充碳酸钙,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腰椎、股骨颈及髋部骨密度(BMD)值以及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BALP)浓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5.92% vs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指数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50分±1.05分vs4.19分±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及髋部BM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98g/cm2±0.101 g/cm2vs0.827g/cm2±0.127g/cm2;0.801 g/cm2±0.121g/cm2vs0.749g/cm2±0.106g/cm2;0.803g/cm2±0.106g/cm2vs0.787 g/cm2±0.107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钙、血磷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2.56mmol/L±0.26 mmol/Lvs2.49 mmol/L±0.25mmol/L;1.28 mmol/L±0.13mmol/Lvs1.26 mmol/L±0.1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AL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4.93±14.96U/Lvs50.68±24.2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PMOP能有效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刺激骨形成,增加BMD、缓解骨痛,充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周小萍;宋红;覃裕;党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分析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术后肠粘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术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4.0%,明显低于观察组94.0%;对照组肠粘连发生率为12.0%,高于观察组2.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更优,且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有推广价值.
作者:向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骨再生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70例口腔种植骨缺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粉植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粉混合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植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愈合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种植骨均愈合良好,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区种植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个月后新增的骨组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观察组经种植修复治疗骨吸收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红明;王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2.3%,治疗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优良率为73.1%,治疗合格率为92.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疗效可靠.
作者:刘智光;马亚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压疮极高危患者受压皮肤外用三黄紫花酊,预防压疮效果观察.方法:应用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出皮肤压疮极高危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压疮护理的方法;研究组在传统预防压疮护理方法基础上使用三黄紫花酊.结果:对照组压疮极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为6.3%;研究组压疮极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为%结论:临床使用中药三黄紫花酊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P<0.05).
作者:李碧凤;陈河燕;杨惠明;陈其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病原体为支原体与衣原体,并以解脲脲原体为主要病原体,为了解本院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情况,对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门诊及住院29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轶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浅析护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通过介绍护士的素质、护患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护患沟通的内容与沟通技巧,以阐明护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结果:提高护士素质,加强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结论:通过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促进了护患关系,可有效地减少护患矛盾冲突的发生,为尽快康复创造了条件.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内科脾肠病症患者采用中医疗法的效果.方法:以38例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之间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脾肠病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西医疗法)和观察组(中医疗法),各组人数分别为18例和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分别为95% (19/20)、77.78% (14/18),可见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内科脾肠病症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指的推广应用.
作者:孙法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负性情绪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 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除心理干预外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翁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新鲜马铃薯薄片与硫酸镁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由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马铃薯薄片治疗组30例,采用新鲜马铃薯薄片对由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进行治疗;硫酸镁治疗组30例,采用33%硫酸镁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各组对由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具体情况为:马铃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硫酸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其中,相较于硫酸镁治疗组,马铃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治疗由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新鲜马铃薯外敷的治疗效果要优于33%硫酸镁湿敷,同时具有不刺激皮肢组织,经济方便的优点,适宜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发病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反应.ITP患者44例的年龄、性别、初诊的血小板计数、治疗方法、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44例ITP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37岁;男女比例为1:1.9.出血的部位依次为:皮肤黏膜(61.3%),牙龈出血(11.4%),月经增多(11.4%),内脏出血(2.3%)无出血症状(13.6%).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7×109/L.治疗效果:单用糖皮质激素完全反应为70.8%,有效为16.7%,总有效率87.5%,激素联合TPO(特比澳)者完全反应为90.0%,有效为5.0%,总有效率95.0%.单用激素升高时间为13.5d,联合用药者为10.3d.结论:成人ITP好发于年轻人,女性相对多见,皮肤黏膜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ITP的首选药物,但激素联合TPO效果更好,能缩短血小板升至正常的时间.
作者:聂成军;陈仁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误漏诊原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例全部手术探查证实,治愈16例,合并十二指肠瘘1例,十二指肠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死亡2例,病死率11.1%.结论:早期剖腹探查,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是救治十二指肠损伤的关键;综合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十二指肠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征,但其临床病状和体征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不仅有可能漏诊和误诊,手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也很高.我们的2002年12月开始到2012年12月收缩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并总结汇报.
作者:魏永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我院86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同期86例单纯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和术后情况.结果: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05).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减少患者再次手术概率.
作者:王雅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方法:在本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改进的内容主要涉及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过程监控、反馈与改进、安全保证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2014年1~6月和2014年7~12月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2014年7~12月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明显优于2014年1~6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