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86例临床分析

王雅茹

关键词: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我院86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同期86例单纯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和术后情况.结果: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05).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减少患者再次手术概率.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思维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分型特点.方法:对选取的242例复合诊断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负责患者病型分类的人员由3名中医科主治医生和2名呼吸科主治医生组成,中医辨证分型要求遵循《中国中医学诊断标准》.将所得分型结果列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2例患者中有126例属脾虚痰湿型,占比52.1%显著高于其他分型(气阴两虚型24.0%,阴虚内热型6.6%,气滞血瘀型9.9%,肾虚亏盈型7.4%),P <0.05.结论:脾虚痰湿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类型.

    作者:赵玉芬;邓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CBL教学法在甲状腺外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趣味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缺乏横向思维.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已有学者广泛应用于妇科[1]、儿科[2]、心血管疾病[3]及内分泌疾病[4]的临床实习带教中.

    作者:苏艳军;杨婷婷;张建明;程若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探究

    目的:术前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情况以及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40.13±8.43)分,低于对照组(51.24 ±9.85)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肠道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子宫切除患者,通过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术前焦虑程度,缩短下床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加速术后身体恢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吸烟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影响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治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患肢部分功能或者是完全丧失而致残,还会发生致命的肺栓塞[1].

    作者:谭伟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麻风病防治及院外护理模式探讨

    目的:对麻风病防治及院外护理模式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 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麻风病患者,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将麻风病的防止和护理由院内转为院外,将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联合起来,进行医治.院外护理包括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仿佛护理三种.结果:麻风病患者的康复程度大幅度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妥善处理麻风病患者的院外防治和护理工作,能够切实提高麻风病患者的康复水平以及生存品质,减少社会人员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值得众多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马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名老中医徐蔚霖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验案

    已故上海名中医徐蔚霖主任,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60余年,有着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小儿调理方面独树一帜,尤其善治小儿肺系疾病.先师提出小儿禀赋不足,养护失宜,防御外邪侵袭的功能薄弱,治疗应着重于恢复和加强小儿的抗病能力.

    作者:丁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为研究资料,分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组(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组(TURBT),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oLRBT组患者的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TURBT组(P<0.05).结论:对表浅层膀胱癌患者行HoLRBT可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金峰;张娟;郑治理;段友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简称SDS)、焦虑自评量表(简称SAS),使用这两种测量方案分别测评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前期和后期的抑郁以及焦虑的状况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以及用餐后两小时内的血糖指数.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的两项评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降现象,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FPG、2hPG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对血糖控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骨科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老年骨折患者50例.分组后基础护理组施行基础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16.0% (P <0.05).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的76.0%(P<0.05).预见性护理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进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缓解医患关系,旨在减轻护士压力.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工作的100例护理人员,采用自制式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依据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护理人员采取科学的干预对策后,护士的压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减轻,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护士的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提高,相对于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都有了显著的改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院护理人员中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医院的各项问题都得到了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都得到了减轻,患者的满意度都显著提高.

    作者:袁继红;李鸿;魏良云;李建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因诊断的影像学选择

    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因学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超声从易操作性、经济性及无创性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CT虽然是急性胰腺炎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病因学诊断中的作用十分微小.MRI联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技术,其主要优点是无创和无辐射,在胆道微结石和狭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高.超声内镜可以获得清晰的胆胰管影像,并可以引导穿刺活检鉴别良恶性病变,对壶腹部肿瘤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ERCP的有创性及较高的并发症,ERCP更多成为治疗手段,但是其对胆道测压有不可替代作用,并且可以联合腔内超声进一步提高胆道狭窄的准确性.本文就以上各种影像学的情况和其在急性胰腺炎病因诊断过程中的差别进行了综述.

    作者:左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气腹压力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的气腹压力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术中C02气腹压力分为高、中、低气腹组.比较患者术后6h血清D-乳酸水平,观察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3组患者腹腔镜术后血清D-乳酸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血清D-乳酸水平[(13.28±3.98)mmol/L比(9.57±1.26) mmol/L比(5.81±1.59) mmol/L,F=3.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32.87±5.37)h比(22.57±4.51)h比(10.94±3.28)h,F=3.286],肛门排气时间[(36.81±5.83)hVS(25.62±4.78)h比(13.86±3.49)h,F=3.542]逐渐减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气腹压力对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存在影响,在保证术中视野清晰情况下,降低术中气腹压力有助于减少胃肠功能损伤.

    作者:张红;侯英欣;张金圈;谷永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脑转移放恶疗预后分析

    脑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发生率可达30%[1],一旦出现脑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变差,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月[2],单纯全脑放疗(WBRT)或全脑放疗联合局部肿瘤适形加量放疗(3D-CRT)是脑转移治疗的标准手段,可将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大大提高局控率,本研究分析自2010.06至2013.06我科收集156例多种恶性肿瘤脑转移放疗后疗效及生存情况,以此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案.行手术切除及2~6周期化疗.

    作者:张亦农;王振中;白佳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血清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4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研究并探讨人血清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25例)和肾功能不全组(B组25例),选取同期收治的25例无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C组,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对这4组受检者的尿素氮含量、肌酐以及尿白蛋白进行检测,计算受检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收集所有受检者的血清,对其血清中的铁(Fe)、硒(Se)、锌(Zn)和锂(Li)元素的浓度进行检测.对血清微量元素和肾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微量元素和肾功能各项指标间存在着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血清微量元素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判别价值,锂元素未能进行判别,其他3种元素的判别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铁、锌、硒.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与其肾功能各项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且血清微量元素能够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有效的判别.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实施方法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理论学的核心思想,要开展落实优质护理工作,人性化护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开发和提升护理服务空间和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作者:冯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麦默通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肿瘤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在B超引导下利用麦默通对580例患者已确诊乳腺肿瘤实行微创切除术,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做好护理工作.结果:580例乳腺肿瘤患者手术成功,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肿瘤围术期护理应重视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做好健康教育.

    作者:华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份至2013年6月份的大咯血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对照组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90%<100%),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多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相对比(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满意率显著低于观察组(97%>83.3%),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大咯血采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且相对外科手术治疗更方便、更安全,患者的满意率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余凤琳;高云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变异退出的因素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路径变异退出进行详尽分析,以探讨路径变异退出因素,便于未来路径更好推广.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消化内科住院收治的3842例患者中因各种因素产生路径变异退出的755例患者的病历、病史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总结退出路径的变异因素.结果:3842例患者中,有2 058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路径变异,变异率为53.57%,其中有755例患者因变异而终止临床路径,路径终止变异率为19.65%.755例终止路径患者中,有384例患者为病情因素,所占比例为50.86%,有265例患者为自身因素,所占比例为35.1%,有106例患者为医生因素,所占比例为14.4%.结论:在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因病情因素产生变异退出临床路径是正常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因患者自身因素或者医生因素产生变异退出临床路径则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的.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目的:人工气道的护理是重症护理工作中的重点,而气道湿化则是重症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人工气道湿化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根据循证护理的理论,建立了人工气道患者采用3种不同湿化方法的湿化效果,得出佳气道湿化方法.以选择有效的湿化方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以保持人工气道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以利于痰液的吸出,降低肺部感染率.从而使由单一的实践型护理模式向成熟型的以研究证据指导护理实践提供了方向.方法:将6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湿化,C组采用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比较3组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循证护理的理论,从佳气道湿化方法,总结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得出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效果好,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效果次之,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效果差.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研究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情况,了解具体情况后探查影响口服避孕药的因素,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10所妇产医院64名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情况,对认知错误、认知水平、年龄、学历以及使用结果等影响因素进行对比调查.结果:调查显示,6名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有认知理解错误、态度消极、不科学,导致其错误指导、延误、忽视指导口服避孕药,其余妇产科医生都能够正确劝导、安排宣讲口服避孕药具体的应用表现.结论: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的应用认知和使用态度直接关系、影响着成人女性有效避孕、安全避孕情况,在素质考核与培训中,应增强对医生相关业务的培训.

    作者:邢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