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胡霞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心绞痛, 气滞血瘀型,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治疗,观察组30饲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痛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都更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广泛使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把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诊内科患者划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中采用优质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与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10-2014年关于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调整治疗PCOS的文献报道,将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分为研究组(4篇)和对照组(3篇),对其进行文献分级和系统评价.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生活方式调整对PCOS患者体重指数的改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P<0.05);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改善效果优于生活方式调整(P<0.05);而对于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等的影响,二者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安全性方面,生活方式调整治疗PCOS患者尤其是合并肥胖患者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而二甲双胍的用药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结论: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调整均是治疗PCOS的有效方法,但是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不同,建议在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上合理使用二甲双胍.

    作者:韩勇华;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逆行射精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不育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育龄期男性生活和健康重要的问题.逆行射精是指性交时阴茎能正常勃起,达到性高潮后有射精感,但无精液从尿道口排出,在性交后的尿液中发现精子及果糖,可引起不育.

    作者:方群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马铃薯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或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新鲜马铃薯薄片与硫酸镁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由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马铃薯薄片治疗组30例,采用新鲜马铃薯薄片对由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进行治疗;硫酸镁治疗组30例,采用33%硫酸镁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各组对由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具体情况为:马铃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硫酸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其中,相较于硫酸镁治疗组,马铃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治疗由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新鲜马铃薯外敷的治疗效果要优于33%硫酸镁湿敷,同时具有不刺激皮肢组织,经济方便的优点,适宜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社区恢复期卧床患者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的恢复期卧床患者采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在我市进行研究的90例恢复期卧床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手段,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恢复期卧床患者采用强化肺部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可以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马应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有效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有效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产科的110例晚期妊娠引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给药剂量随机地分为A组(米索前列醇25.μg,置于阴道后穹窿q3h)53例,B组(米索前列醇50μg,同样置于阴道后穹窿q3h)57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后,两组Bishop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18.87%明显低于对照组率为33.33%(P<0.05).结论:25μg给药剂量是晚期妊娠引产孕妇有效、安全的给药剂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小儿手足口病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手口足病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对照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身体有无不适及特征变化,对照两组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有好转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临床体征有效控制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发生率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口足病能有效改善小儿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安全性性较高,治疗小儿手口足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杨斌;尤苓;周传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性肺结核X线影像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性肺结核X线影像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肺结核患者96例,并对其X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结果:40例老年性肺结核患者病变部位多集中在双肺上中野,且表现多样,病变范围也比较广.其中男性肺结核患者比女性肺结核患者比例要大得多.结论:X线影像是目前老年性肺结核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诊断方便,操作简单,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诊断中,为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作者:金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江苏太仓地区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太仓地区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方法:对江苏太仓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的4.468例具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年龄13~ 88岁,采用改良Warthin-Starry银染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太仓地区HP感染率为44.85%,男性的感染率高于女性,男性与女性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HP阳性感染率有差异性(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除10~ 30岁年龄组外,其他不同年龄组消化性溃疡HP感染阳性率均高于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结论:江苏太仓地区具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HP感染率为44.85%,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阳性率明显升高.

    作者:朱建新;张玲;聂錦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青年脑梗死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择40例正常健康人士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对象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筛选危险因素,再对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青年脑梗死起病急缓不一、进展快,临床表现主要为三偏征;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中青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脑梗死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治,以减少病发率及死亡率.

    作者:周青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扁桃体切除术中出血原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扁桃体术中出血的处理方法及围术期的准备.方法:分析我科210例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210例患者,术中出血120例,通过积极处理术中出血都止住.讨论:扁桃体术中出血一定要及时处理,通过压迫、凝血酶压迫、双极电凝、结扎、腭弓缝合等方式都可止住,术前围术期准备一定要充分,把握好手术适应征和禁忌证.

    作者:徐德富;方文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发生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 resistant bacteria,MDR)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调查统计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发MDR感染的危险因素、MDR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卒中类型、SAP类型、意识水平、入住病房、胃管及预防应用抗生素是诱发MDR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SAP类型、意识水平和入住病房是诱发MDR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DR感染者分离培养出91株病原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32株(35.16%)、铜绿假单胞菌15株(16.48%)、肺炎克雷白杆菌10株(10.99%)、溶血性葡萄球菌9株(9.89%)、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8.79%),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晚发性肺炎、意识障碍和入住ICU病房是诱发MDR感染的危险因素,MDR对多种抗生素呈广泛的不同程度的耐药.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灌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灌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的护理.方法:我科收入院的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用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左侧卧位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1采用常规灌肠法,对照组2灌肠后体位改变,实验组灌肠后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同时辅以积极的护理措施,比较三组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药灌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的方法比较对照组1常规灌肠方法、对照组2常规灌肠后体位改变方法,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愈率.结论:中药灌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辅以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邓杰;黄法;黄桂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缓疗护在社区医院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舒缓疗护(Palliative care)又称为姑息疗护,指对那些临终患者给予控制疼痛以及有关症状为重点,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照护,使临终患者能够宁静、舒适、无痛苦地面对死亡,家属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得到维护[1].2012年,上海市政府将临终患者舒缓疗护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在全市17个区县广泛开展舒缓疗护.

    作者:许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回风口滤器不同维护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术室回风口滤器污染度及其维护方法与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万级手术间10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日常方法维护,观察组对手术室回风口滤器的维护流程、时间、清洗方法予以改进和干预,两组按2012年《医疗机构技术消毒规范》采样,对比观察回风口滤器表面染菌量、微生物残存量、空气中浮游菌含量等多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回风口滤器表面染菌量的平均合格率高出对照组10%;ATP荧光检测仪检测滤器重度微生物残存量下降10.1%,合格率高达99.3%;不同时间点采集的空气中浮游菌区间监测结果,观察组平均合格率比对照组高出11.1%,手术区空气浮游菌含量始终维持在合格水平.结论:回风口滤器及附属设施改进清洗流程,缩短运行和维护时间,加入消毒剂干预,有效提高手术间空气质量.

    作者:黄登会;杨晓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效果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护理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取得的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取得96%的治疗有效率;站照组是76%,两组相比,护理组效果佳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静脉溶栓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基层医院应普及和推广.

    作者:王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灌肠与西药联用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溃疡性结肠炎100例,均为我院消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n =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经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经统计显示为96%,相较对照组7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发事件,对照组3例.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对改善远期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黄绿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护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浅析护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通过介绍护士的素质、护患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护患沟通的内容与沟通技巧,以阐明护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结果:提高护士素质,加强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结论:通过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促进了护患关系,可有效地减少护患矛盾冲突的发生,为尽快康复创造了条件.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住院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切口感染者15例为观察组,选取未出现切口感染者15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防治对策效果.结果:280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5例,发生率为5.36%,分离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两组患者清创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口类型、钢板使用及手术部位等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耀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骨科)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

    目的:探究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筛选我科(骨科)应用PICC进行化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论:肿瘤患者应用PICC置管术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化疗药物顺利输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化疗毒副作用,有利于化疗周期的完成.

    作者:游凯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