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行射精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方群鹰

关键词:逆行射精, 诊断, 饮食结构, 性交, 育龄期, 性生活, 性高潮, 尿道口, 发生率, 阴茎, 尿液, 精子, 精液, 健康, 环境, 果糖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不育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育龄期男性生活和健康重要的问题.逆行射精是指性交时阴茎能正常勃起,达到性高潮后有射精感,但无精液从尿道口排出,在性交后的尿液中发现精子及果糖,可引起不育.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附18例报告)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误漏诊原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例全部手术探查证实,治愈16例,合并十二指肠瘘1例,十二指肠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死亡2例,病死率11.1%.结论:早期剖腹探查,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是救治十二指肠损伤的关键;综合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十二指肠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征,但其临床病状和体征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不仅有可能漏诊和误诊,手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也很高.我们的2002年12月开始到2012年12月收缩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并总结汇报.

    作者:魏永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学校培训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椎间盘学校教学试培训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为预防复发,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方法:将600例腰稚间盘突出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和各3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宣教,观察组按照椎间盘学校教学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后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后遵医行为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椎间盘学校教学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知识水平,并促进其健康行为,预防复发.

    作者:唐红艳;王文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教、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我校学生的现存问题,以及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和口腔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提出教、学、用相结合的口腔医学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通过加强临床见习、临床前的技能培训等,从心理和操作上加快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

    作者:梁锐英;徐艳丽;吴文慧;赵艳萍;孟贺;李金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思维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分型特点.方法:对选取的242例复合诊断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负责患者病型分类的人员由3名中医科主治医生和2名呼吸科主治医生组成,中医辨证分型要求遵循《中国中医学诊断标准》.将所得分型结果列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2例患者中有126例属脾虚痰湿型,占比52.1%显著高于其他分型(气阴两虚型24.0%,阴虚内热型6.6%,气滞血瘀型9.9%,肾虚亏盈型7.4%),P <0.05.结论:脾虚痰湿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类型.

    作者:赵玉芬;邓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评分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外科中能极大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赖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实践PDCA循环理论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能有效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PD-CA循环要求各项工作能够反映过程和结果,不断推进管理的持续改进.本文先介绍了适用于一切管理活动的PDCA循环原理的内涵,然后进一步探讨医院文书档案中如何实践PDCA理论的.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通用模型,是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工作的循环过程.PDCA循环的应用能不断的推进质量的持续改进,实现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现就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探讨如下.

    作者:郭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共计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内容,护理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中显著例数22例,有效例数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4.3%;对照组中显著例数9例,有效例数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68.6%.比较发现护理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优质护理是一种有效改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临床方案.该方法治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赵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对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72例慢性梗阻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PaCo2、PaO2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PaCo2、PaO2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春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颌面部多发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颌面部多发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08例颌面部多发骨折患者坚固内固定术病例,利用微型和小型钛板对术前结扎颌间牙弓夹板或术中用颌间牵引钉辅助牵引固定技术.结果:108例患者除8例轻度错咬合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的外形及功能.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颌面部多发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彭智;韩金萍;方晓霞;谢亲建;杨海霞;赵晋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26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点,为今后儿童MP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60例MPP患儿为研究时录,其中男143例,女117例;年龄28天~11岁,平均(4.5±0.4)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C-反应蛋白等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收治的26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总结.结果:MPP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及发热,白细胞计数多呈正常水平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高,X线胸片多有肺部实变阴影,临床治疗上多以应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预后较好.结论:儿童MPP早期临床症状易与病毒性、细菌性肺炎等相混淆,但是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其相对自身特点,故仔细分析、总结有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邰海服;高劲;徐国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孕不育心理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加重,经济和思想开放,不孕不育疾病发病率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不孕不育将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大顽疾.几乎所有的不孕症患者均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情绪变化往往导致难以受孕.因此,本文针对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现状进行研究,为不孕症患者诊疗过程中提供心理指导及支持治疗,以提高妊娠率,达到生育目的.

    作者:秦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消化道肿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7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病例.对照组为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其中有19例患者为冬泽全产品组,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营养指标改善效果例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内营养组中,冬泽全产品组的体重指标和白蛋白两方面优于非冬泽全产品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骏;许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靶向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的肿瘤疾病就有肺癌,对于治疗肺癌,采用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巨大的突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地发展,靶向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地进步,靶向治疗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非常快,具有极其广阔的舞台,使得治疗肺癌展开了新篇章,靶向治疗肺癌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对我国和国外在肺癌治疗中靶向治疗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潘宜云;王羽丰;曾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葛根素联合丹参酮对首发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入研究葛根素结合使用丹参酮对首发急性脑梗是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首发脑梗死的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人员各计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葛根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葛根素联合丹参酮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葛根素联合丹参酮治疗),治疗后的结果发生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了约80.42,结果要明显的比对照组患者高约20.42.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首发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可以使用葛根素联合丹参酮,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患者的情感障碍现象,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卢敏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住院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切口感染者15例为观察组,选取未出现切口感染者15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防治对策效果.结果:280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5例,发生率为5.36%,分离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两组患者清创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口类型、钢板使用及手术部位等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耀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提高精神科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对我院精神科发生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针对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对策.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规范操作,确保护士的自我安全.

    作者:张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不显示的原因分析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和普及,血常规检查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数.其中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为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1-3].在临床工作中,却经常出现血小板增高、正常、减低血小板参数不显示的情况,影响了临床对疾病的诊治.

    作者:禹崇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脑转移放恶疗预后分析

    脑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发生率可达30%[1],一旦出现脑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变差,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月[2],单纯全脑放疗(WBRT)或全脑放疗联合局部肿瘤适形加量放疗(3D-CRT)是脑转移治疗的标准手段,可将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大大提高局控率,本研究分析自2010.06至2013.06我科收集156例多种恶性肿瘤脑转移放疗后疗效及生存情况,以此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案.行手术切除及2~6周期化疗.

    作者:张亦农;王振中;白佳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用于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确诊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片治疗,对照组未给予美托洛尔片治疗,疗程5~7d,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方面的差异发现,两组患者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意义的差异,P <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李全红;杨小涛;陈永凤;李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为研究资料,分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组(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组(TURBT),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oLRBT组患者的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TURBT组(P<0.05).结论:对表浅层膀胱癌患者行HoLRBT可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金峰;张娟;郑治理;段友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