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不育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育龄期男性生活和健康重要的问题.逆行射精是指性交时阴茎能正常勃起,达到性高潮后有射精感,但无精液从尿道口排出,在性交后的尿液中发现精子及果糖,可引起不育.
作者:方群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发病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反应.ITP患者44例的年龄、性别、初诊的血小板计数、治疗方法、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44例ITP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37岁;男女比例为1:1.9.出血的部位依次为:皮肤黏膜(61.3%),牙龈出血(11.4%),月经增多(11.4%),内脏出血(2.3%)无出血症状(13.6%).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7×109/L.治疗效果:单用糖皮质激素完全反应为70.8%,有效为16.7%,总有效率87.5%,激素联合TPO(特比澳)者完全反应为90.0%,有效为5.0%,总有效率95.0%.单用激素升高时间为13.5d,联合用药者为10.3d.结论:成人ITP好发于年轻人,女性相对多见,皮肤黏膜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ITP的首选药物,但激素联合TPO效果更好,能缩短血小板升至正常的时间.
作者:聂成军;陈仁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点,为今后儿童MP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60例MPP患儿为研究时录,其中男143例,女117例;年龄28天~11岁,平均(4.5±0.4)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C-反应蛋白等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收治的26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总结.结果:MPP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及发热,白细胞计数多呈正常水平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高,X线胸片多有肺部实变阴影,临床治疗上多以应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预后较好.结论:儿童MPP早期临床症状易与病毒性、细菌性肺炎等相混淆,但是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其相对自身特点,故仔细分析、总结有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邰海服;高劲;徐国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为了方便对比和研究,随机将患者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0例)主要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而乙组(50例)主要采取中药熏蒸疗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经过治疗后,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8%,而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6%,乙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且乙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也比甲组患者低,两组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有效减轻了霉菌性阴道炎对患者的影响,缓解患者的痛苦,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高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贾忠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近4年来我科开展颈、肩及上肢疼痛185例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一般资料,185例,男95例,女90例,年龄26 ~ 75岁,平均58岁,病程半年以内45例(占24.3%),1~5年93例(占50.3%),5年以上47例(占25.4%),长病程25年.依据症状、体征、DR及CT或MRI等检查,诊断颈椎病55例,颈屑肌筋膜炎35例,肩周炎45例,肱骨外上髁炎25例,尺骨鹰嘴滑囊炎12例,腕管综合征13例.治疗方法分别采取选一种或两种联用,以取得好效果为目的.如可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十痛点注射阻滞.用药液配方是利多卡因注射液100mg+地塞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5 ~ 50mg(或得宝松注射液5~ 7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维生素B6注射液100mg+维生素C注射液500mg+0.9%氯化纳注射液3~5ml,共16 ~ 18ml于C6 ~7或C7~T1硬膜外或其他选用法注入.对慢性病程长者,可在混合液内+透明质酸酶1 500μ,以促进粘连松解吸收;痛点及椎间关节阻滞各点可注入混合液3 ~5ml;对凝肩局麻药可稍加大,以利肌松及松懈,利多卡因注射液1500 ~ 200mg或利多卡因注射液60mg+丁哌卡因注射液2.25mg为混合液注入.注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1小时左右,无异常方起身或行走,间隔4~5天注药一次,4次为一疗程,根据治疗效果及病程决定治疗次数与疗程.对滑囊炎患者,先抽出滑囊内积液,再行关节内注射或关节周围浸润注入混合液8~ 10mL,治疗后包扎.本组注药4次者135例,注药6次以上50例.如第一疗程效果欠佳,需休息1周后再行第2个疗程治疗.结果:以采取改良Macnad疗效评定标准优、良、可、差四级,对所有病例进行1~2月近期随访.结果优78例(占有42.2%)、良83例(占44.9%)、可18例(占9.7%),差6例(占有3.2%),优良率161例(占87%),有效率179例(占96.8%) 结论:颈、肩及上肢疼痛,病因较复杂,症状较重,且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及生活,是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邹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骨再生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70例口腔种植骨缺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粉植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粉混合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植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愈合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种植骨均愈合良好,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区种植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个月后新增的骨组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观察组经种植修复治疗骨吸收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红明;王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胎停止发育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断出的120例胚胎停止发育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20例胚胎正常发育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进行相关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对比.结果: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发生率相关的有睡眠不足6 h/d、以往流产史、吸烟、饮酒等多项原因(P<0.05).结论:我院研究得出,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危险因素有饮酒、吸烟的情况、有流产史、工作强度较大、经常睡眠<6h/d、孕期心情抑郁等,对其预防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作者:季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住院行手术的宫颈癌患者9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分值及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的探讨.结论结合宫颈癌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于手术前后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配合常规护理方式,在保证患者身体康复的情况下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姜晓娟;陈慧芳;彭守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比重丁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将40例接受剖宫产生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在腰麻麻醉中采用0.33%和0.5%的丁哌卡因,术中监测并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镇痛肌松效果.结果:B组的肌松与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比重0.5%丁哌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倪锦萍;秦洋;钱望月;尹述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护患纠纷的易发因素及减少护患纠纷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年以来86例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患纠纷的易发因素是服务观念滞后、缺乏有效沟通、护理行为缺陷等.结论: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学法,懂法,提高护士素质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万正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10-2014年关于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调整治疗PCOS的文献报道,将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分为研究组(4篇)和对照组(3篇),对其进行文献分级和系统评价.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生活方式调整对PCOS患者体重指数的改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P<0.05);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改善效果优于生活方式调整(P<0.05);而对于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等的影响,二者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安全性方面,生活方式调整治疗PCOS患者尤其是合并肥胖患者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而二甲双胍的用药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结论: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调整均是治疗PCOS的有效方法,但是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不同,建议在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上合理使用二甲双胍.
作者:韩勇华;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阴道彩超和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到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研究组采用阴道彩超的方式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5%,而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5%,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检测出卵黄囊、附件区包块、盆腔积液、假孕囊以及胚芽等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彩超相比,阴道彩超诊断并位妊娠的准确率和影像学表现均更好,应进一步加强应用.
作者:杨舒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而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处于Ⅱ期和Ⅲ期的直肠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对于多次复发的病灶,手术切除已经无法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疾病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治疗效果也更加理想,近年来开始针对直肠癌术后的复发实施以放射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性治疗,虽然对复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射线在对肿瘤产生作用的同时,对肿瘤周围的器官、组织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就是放射性直肠炎,轻度放射性直肠炎通过药物对症处理可以缓解,而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放疗,并且放疗后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
作者:周爱华;严布谷;姜照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压疮极高危患者受压皮肤外用三黄紫花酊,预防压疮效果观察.方法:应用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出皮肤压疮极高危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压疮护理的方法;研究组在传统预防压疮护理方法基础上使用三黄紫花酊.结果:对照组压疮极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为6.3%;研究组压疮极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为%结论:临床使用中药三黄紫花酊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P<0.05).
作者:李碧凤;陈河燕;杨惠明;陈其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思维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分型特点.方法:对选取的242例复合诊断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负责患者病型分类的人员由3名中医科主治医生和2名呼吸科主治医生组成,中医辨证分型要求遵循《中国中医学诊断标准》.将所得分型结果列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2例患者中有126例属脾虚痰湿型,占比52.1%显著高于其他分型(气阴两虚型24.0%,阴虚内热型6.6%,气滞血瘀型9.9%,肾虚亏盈型7.4%),P <0.05.结论:脾虚痰湿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类型.
作者:赵玉芬;邓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我院86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同期86例单纯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和术后情况.结果: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05).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减少患者再次手术概率.
作者:王雅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符合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特点的干预模式,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2013年6~12月入住本病区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心理行为认知护理等综合干预.结果: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筛查工具,测定两组睡眠质量.出院时观察组PSQI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SQI积分>7分比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依实验数据可得,采取综合性睡眠辅助措施,帮助患者扩展自身健康知识、加深对自我心理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融入温切的人文关怀能够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睡眠环境,显著改善大多数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低的现状.
作者:邹永江;窦建军;苟汝红;徐德会;刘芹;杨桂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对现阶段一对二护理临床教学的分析,总结并讨论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郭汝兰;万青;谢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其他药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并探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治疗晚期胃癌的8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化疗治疗,对照组使用顺铂、5-氟尿嘧啶、CF,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7.50%是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的总有效率,25.00%是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针对晚期胃癌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其他药物化疗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惠成;李艳芳;沈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 R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联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TnI.结果:AM1组CRP和cTnI的均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hs-CRP和cTnI的联检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鹏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