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秀军
目的:探究和阐释超声雾化吸入这种模式下的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临床实际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5月01日至2015年05月01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00例视为我们此次临床实践研究的主要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基本上称其为比较组和探析组,每一组包含50例小儿肺炎患者.比较组的50例小儿患者采用的是基础性较强的护理工作,探析组患者是在比较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基础之上添加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然后统计和分析这2组患者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工作之后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比较组和探析组患者均采用护理工作进行辅助治疗,经过两周的护理工作之后,比较组的50例小儿肺炎患者中各种症状完全消失的例数有28例,有效例数为12例,无效例数为10例;探析组的50例小儿肺炎患者中各种症状全部消失的例数为49例,有效例数为1例,无效例数为0例.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尤为突出,而且这种模式的操作比较简单、灵活,所以是一种值得被广泛运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朱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近4年来我科开展颈、肩及上肢疼痛185例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一般资料,185例,男95例,女90例,年龄26 ~ 75岁,平均58岁,病程半年以内45例(占24.3%),1~5年93例(占50.3%),5年以上47例(占25.4%),长病程25年.依据症状、体征、DR及CT或MRI等检查,诊断颈椎病55例,颈屑肌筋膜炎35例,肩周炎45例,肱骨外上髁炎25例,尺骨鹰嘴滑囊炎12例,腕管综合征13例.治疗方法分别采取选一种或两种联用,以取得好效果为目的.如可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十痛点注射阻滞.用药液配方是利多卡因注射液100mg+地塞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5 ~ 50mg(或得宝松注射液5~ 7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维生素B6注射液100mg+维生素C注射液500mg+0.9%氯化纳注射液3~5ml,共16 ~ 18ml于C6 ~7或C7~T1硬膜外或其他选用法注入.对慢性病程长者,可在混合液内+透明质酸酶1 500μ,以促进粘连松解吸收;痛点及椎间关节阻滞各点可注入混合液3 ~5ml;对凝肩局麻药可稍加大,以利肌松及松懈,利多卡因注射液1500 ~ 200mg或利多卡因注射液60mg+丁哌卡因注射液2.25mg为混合液注入.注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1小时左右,无异常方起身或行走,间隔4~5天注药一次,4次为一疗程,根据治疗效果及病程决定治疗次数与疗程.对滑囊炎患者,先抽出滑囊内积液,再行关节内注射或关节周围浸润注入混合液8~ 10mL,治疗后包扎.本组注药4次者135例,注药6次以上50例.如第一疗程效果欠佳,需休息1周后再行第2个疗程治疗.结果:以采取改良Macnad疗效评定标准优、良、可、差四级,对所有病例进行1~2月近期随访.结果优78例(占有42.2%)、良83例(占44.9%)、可18例(占9.7%),差6例(占有3.2%),优良率161例(占87%),有效率179例(占96.8%) 结论:颈、肩及上肢疼痛,病因较复杂,症状较重,且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及生活,是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邹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性下睑松弛行美容整形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美容整形手术的50例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对下睑多余的脂肪和松弛皮肤进行切除,紧致化处理眼轮匝肌.对患者手术后下睑松弛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手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的下睑松弛均得到有效的改善,总改善率达到98%.50例患者中,共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4%.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92%.结论:对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行美容整形手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赵国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对现阶段一对二护理临床教学的分析,总结并讨论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郭汝兰;万青;谢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Treg、CD8+T细胞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C)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AEC癌组织病蜡块作为实验组;选取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胃溃疡患者的病理蜡块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胃溃疡组织进行染色,以Foxp3作为Tregs的标价,检测Tregs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两者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情况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肿瘤部位的关系等在组别内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Foxp3、CD8+T细胞分布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组Foxp3+的分布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组Foxp3+的分布阳性率显著高于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组,肿瘤的TNM分期较晚(Ⅲ)组明显高于TNM分期较早(Ⅰ~Ⅱ)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Foxp3和CD8在AEG中分布呈负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oxp3+ Treg的表达水平与AEG的发生发展相关,Treg和CD8+T细胞在AEG肿瘤组织中分布呈负相关性,肿瘤的发展,可能是由于Treg对CD8+T细胞功能的抑制.
作者:黄海;卿伯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 Ⅰ b2到Ⅱa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 Ⅰ b2到Ⅱa期)患者76例,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的40例的患者在实行了新辅助化疗后联合实施了腹腔镜手术,第二组的36例则仅仅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间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差异,两组手术效果相当,但腹腔镜组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 Ⅰ b2-Ⅱb期)安全可行.
作者:胡碧洪;黄浩;李莉芳;徐颖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从乡镇卫生院门诊输液的流程环节、服务对象特点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对策,提升护理质量,避免和减少医患纠纷,确保门诊患者输液安全.方法:针对环境、人员、药物、患者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新颖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护患共同参与实施.结论:实施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胡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n =40)与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冠心病患者经统计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血小板黏附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缓解症状和体征,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潘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经过内科临床保守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的晚期肝硬化的100例患者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前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做好术后康复指导,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100例患者术后1年存活率100%,经过临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身体其他方面的情况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原来100例患者中的82例在实施手术后腹水逐渐消失.有4例患者在手术后虽然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但是经过治疗后都有所改善.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改善晚期肝硬化患者身体方面的各项功能,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同步做好围术期整体护理非常重要,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温方圆;刘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精神科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对我院精神科发生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针对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对策.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规范操作,确保护士的自我安全.
作者:张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发病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反应.ITP患者44例的年龄、性别、初诊的血小板计数、治疗方法、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44例ITP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37岁;男女比例为1:1.9.出血的部位依次为:皮肤黏膜(61.3%),牙龈出血(11.4%),月经增多(11.4%),内脏出血(2.3%)无出血症状(13.6%).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7×109/L.治疗效果:单用糖皮质激素完全反应为70.8%,有效为16.7%,总有效率87.5%,激素联合TPO(特比澳)者完全反应为90.0%,有效为5.0%,总有效率95.0%.单用激素升高时间为13.5d,联合用药者为10.3d.结论:成人ITP好发于年轻人,女性相对多见,皮肤黏膜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ITP的首选药物,但激素联合TPO效果更好,能缩短血小板升至正常的时间.
作者:聂成军;陈仁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的气腹压力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术中C02气腹压力分为高、中、低气腹组.比较患者术后6h血清D-乳酸水平,观察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3组患者腹腔镜术后血清D-乳酸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血清D-乳酸水平[(13.28±3.98)mmol/L比(9.57±1.26) mmol/L比(5.81±1.59) mmol/L,F=3.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32.87±5.37)h比(22.57±4.51)h比(10.94±3.28)h,F=3.286],肛门排气时间[(36.81±5.83)hVS(25.62±4.78)h比(13.86±3.49)h,F=3.542]逐渐减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气腹压力对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存在影响,在保证术中视野清晰情况下,降低术中气腹压力有助于减少胃肠功能损伤.
作者:张红;侯英欣;张金圈;谷永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西医法进行治疗,包括沐舒坦、头孢唑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鲜竹沥口服液与金荞麦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丹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选定护理人员20人,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为2014年3月~ 2015年3月,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患者护理改善效果、基本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好,患者满意度达到8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对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高秋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浅析护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通过介绍护士的素质、护患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护患沟通的内容与沟通技巧,以阐明护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结果:提高护士素质,加强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结论:通过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促进了护患关系,可有效地减少护患矛盾冲突的发生,为尽快康复创造了条件.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扁桃体术中出血的处理方法及围术期的准备.方法:分析我科210例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210例患者,术中出血120例,通过积极处理术中出血都止住.讨论:扁桃体术中出血一定要及时处理,通过压迫、凝血酶压迫、双极电凝、结扎、腭弓缝合等方式都可止住,术前围术期准备一定要充分,把握好手术适应征和禁忌证.
作者:徐德富;方文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家庭成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近期免疫学效果.方法:选取乙肝病毒感染者家庭成员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皮下注射乙肝疫苗,观察乙肝疫苗接种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接种前后,研究对象CD3+、HB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IFN-γ升高明显(18.4±6.8) vs(32.7±8.7)、(16.1±5.8)vs(30.9±8.7)、(5.91 ±0.61) vs(29.55±6.41),P<0.05.结论:对HBV感染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能显著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增强机能抗体水平.
作者:白石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趣味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缺乏横向思维.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已有学者广泛应用于妇科[1]、儿科[2]、心血管疾病[3]及内分泌疾病[4]的临床实习带教中.
作者:苏艳军;杨婷婷;张建明;程若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科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伤口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方法:将顾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阴道分娩产妇48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产后均已静脉应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阴道分娩产妇480例作为观察组,不应用抗生素.两组均排除全身性痰病者,会阴完整、产程长、胎膜早破超过12h未临产者,重度贫血、阴道助产、产后出血、阴道炎和(或)会阴严重撕裂伤等产妇.结果: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产褥感染率、产后低热、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出现了会阴撕裂或者实施了缝合手术,不赞成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应该坚持不用、少用抗生素的原则.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关键是在针对引起阴道分娩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综合性措施.
作者:刘仙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进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缓解医患关系,旨在减轻护士压力.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工作的100例护理人员,采用自制式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依据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护理人员采取科学的干预对策后,护士的压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减轻,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护士的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提高,相对于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都有了显著的改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院护理人员中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医院的各项问题都得到了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都得到了减轻,患者的满意度都显著提高.
作者:袁继红;李鸿;魏良云;李建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