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醋酸地塞米松片与维生素B2片混合碾细局部治疗口疮的疗效观察

李梦莹

关键词:醋酸地塞米松片, 维生素B2, 口疮,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醋酸地塞米松片与维生素B2片混合碾细局部涂放治疗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口疮患者528例,其中醋酸地塞米松片与维生素B2片混合碾细局部涂放治疗组402例,对照组126例,对照组药物为冰硼散、青霉素G钠、清开灵、病毒唑等注射液.结果:治疗组402例中总有效率100%,治愈率100%,对照组126例中总有效率81%,治愈及显效率50%,治疗组完全治愈,治愈率这100%,且治疗时间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适用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安全可行.结论:醋酸地塞米松片与维生素B2片混合碾细局部治疗口疮,疗效肯定,稳定安全,经济实惠,简单方便易操作.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回风口滤器不同维护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术室回风口滤器污染度及其维护方法与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万级手术间10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日常方法维护,观察组对手术室回风口滤器的维护流程、时间、清洗方法予以改进和干预,两组按2012年《医疗机构技术消毒规范》采样,对比观察回风口滤器表面染菌量、微生物残存量、空气中浮游菌含量等多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回风口滤器表面染菌量的平均合格率高出对照组10%;ATP荧光检测仪检测滤器重度微生物残存量下降10.1%,合格率高达99.3%;不同时间点采集的空气中浮游菌区间监测结果,观察组平均合格率比对照组高出11.1%,手术区空气浮游菌含量始终维持在合格水平.结论:回风口滤器及附属设施改进清洗流程,缩短运行和维护时间,加入消毒剂干预,有效提高手术间空气质量.

    作者:黄登会;杨晓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社区护理质量监控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更好地规范社区护理工作,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方法: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对标监控,发现问题.制定相应对策,采取定期与抽查的方式.结果:通过检查验证所制定的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运用社区有效护理质量的监控手段,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ICU 63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3年ICU(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台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635株铜绿假单胞菌,分析该菌对临床常用13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临床分离的63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阿米卡星1.9%,多粘菌素B7.8%,妥布霉素11.4%,庆大霉素12.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7.7%,左旋氧氟沙星16.1%,头孢哌酮/舒巴坦15.2%,环丙沙星19.2%,头孢吡肟19.2%,头孢他啶20.0%,美洛培南30.7%,亚胺培南34.3%,氨曲南37.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ICU是感染高发区,应加强监测,预防院内感染.

    作者:朱士土;彭敏飞;何嘉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负性情绪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负性情绪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 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除心理干预外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翁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东莨菪碱治疗AOIP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比观察东莨菪碱治疗AOI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996年08月~2010年02月分别以东莨菪碱、阿托品治疗AO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起效作用、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莨菪碱治疗AOIP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借助于人工心脏起搏器来发放脉冲电流,经过电极和导线的传导来对患者的心肌进行刺激,使心肌进行收缩和兴奋,来代替心脏起搏点.对心脏脉冲电流的频率进行控制,使其有效的波动,是目前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方法,对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也是抢救危重患者、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严重心律失常的防治.

    作者:李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氯诺西康在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氯诺西康在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连续性股神经阻滞+氯诺昔康组(A组)、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氯诺昔康组(B组)各30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的术后静息及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辅助性镇痛药物、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评分.结果:A组患者术后48h内各个时间点的静息及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辅助性镇痛药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生率均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氯诺西康镇痛用于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罗玉金;贺涛;伍国芳;肖伟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脑转移放恶疗预后分析

    脑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发生率可达30%[1],一旦出现脑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变差,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月[2],单纯全脑放疗(WBRT)或全脑放疗联合局部肿瘤适形加量放疗(3D-CRT)是脑转移治疗的标准手段,可将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大大提高局控率,本研究分析自2010.06至2013.06我科收集156例多种恶性肿瘤脑转移放疗后疗效及生存情况,以此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案.行手术切除及2~6周期化疗.

    作者:张亦农;王振中;白佳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部炎症180例的X线诊断分析

    目的:X线诊断肺部炎症的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部炎症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诊断,探讨诊断结果.结果:36.7%为支气管肺炎,27.2%为大叶性肺炎,21.1%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碲炎,11.1%为急性肺脓肿,3.9%炎性假瘤.结论:对于肺部炎症患者行X线检查其胸片有混合型、间质型以及实质型三种表现,便于诊断鉴别肺部炎症疾病.而在确诊过程中还需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史、X线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便于临床开展诊断与治疗.

    作者:郑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Meta(荟萃分析)方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在2010年5月到2015年5月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文案或者中英文献2000例,再使用医学方法(Meta)综合分析患者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死亡率、患者术后髋部畸形率、患者术后内固定物松动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分.结果:经过Meta的分析方法研究出髋关节置换术的功能评分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比内固定术的治疗优势更大,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比内固定术组更低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手术中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采用中,通过Meta的分析能够看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固定术的治疗对老年人来说更方便,但是在固定术的其他方面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好.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股骨干骨折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疗效比较.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股骨干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的固定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5.2% (40/42),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3.3% (35/4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而言,选择采用髓内钉内固定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周云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2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病原体为支原体与衣原体,并以解脲脲原体为主要病原体,为了解本院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情况,对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门诊及住院29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轶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观察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发展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8月到2015年2月这半年间前来我院就诊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24例,观察其病情变化,总结变化特点,行以精心护理.统计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死亡患儿1例,病情缓解后转移到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的患儿15例,痊愈出院的患儿8例.结论: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特点选择对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状况,使患儿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陈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出院指导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出院保健指导是中医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方法:重点通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出院后的保健指导、从情志的调护、环境舒适、动静结合、饮食护理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由西医整体护理模式逐渐向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将更利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结论:旨在帮助护理人员认识中医整体护理.

    作者:连晓虹;何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经过内科临床保守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的晚期肝硬化的100例患者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前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做好术后康复指导,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100例患者术后1年存活率100%,经过临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身体其他方面的情况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原来100例患者中的82例在实施手术后腹水逐渐消失.有4例患者在手术后虽然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但是经过治疗后都有所改善.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改善晚期肝硬化患者身体方面的各项功能,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同步做好围术期整体护理非常重要,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温方圆;刘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面临的难点与管理建议分析

    在医疗改革进程中,公立医院改革不仅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尽管在新医改中已明确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困难,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立医院的改革.本次研究笔者就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所面临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作者:钱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研究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情况,了解具体情况后探查影响口服避孕药的因素,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10所妇产医院64名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情况,对认知错误、认知水平、年龄、学历以及使用结果等影响因素进行对比调查.结果:调查显示,6名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有认知理解错误、态度消极、不科学,导致其错误指导、延误、忽视指导口服避孕药,其余妇产科医生都能够正确劝导、安排宣讲口服避孕药具体的应用表现.结论: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的应用认知和使用态度直接关系、影响着成人女性有效避孕、安全避孕情况,在素质考核与培训中,应增强对医生相关业务的培训.

    作者:邢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分析

    目的:探究将热毒宁应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热毒宁0.5 ~0.8ml/kg·d辅助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10~15ml/kg·d辅助治疗,在治疗一周之后,观察统计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退热开始的时间、首次体温正常的时间及完全退热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热毒宁应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增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吸烟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影响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治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患肢部分功能或者是完全丧失而致残,还会发生致命的肺栓塞[1].

    作者:谭伟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三黄紫花酊治疗Ⅰ期压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三黄紫花酊在治疗Ⅰ期压疮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外带Ⅰ期压疮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用加强翻身拍背,保持床单整洁,受压部位解除压力,加强营养,合理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等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我科自制中药三黄紫花酊按摩压疮处皮肤,每天三次,比较两组患者压疮治疗有效率和压疮治愈时间.结果:中药三黄紫花酊治疗组治愈率87.6%,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压疮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紫花酊能缩短Ⅰ期压疮治疗的时间,显著提高Ⅰ期压疮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秀鹤;苟彩霞;王丽;危绍喜;杨崔丽;李碧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