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甜甜
目的::探析突发性耳聋应用西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西药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西药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曾胜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 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自量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及大尿流率( Qmax)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实施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手术时间平均47.2min(s=10.3),术中出血量平均56.1ml(s=9.3),术后尿管留置时间72.3h(s=4.8),住院时间3.5d(s=0.6);术后1周,IPSS、QOL及Qmax较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岩;吴春磊;李建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57例行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0.2h(s=7.5),术后肾周引流管拔除平均时间2.4d(s=0.2);术后24h均能下床进行活动;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8/57):2例发热,3例腹胀,3例肺不张;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干预前,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艺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改良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中的作用。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50例试验组患者则给予改良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0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术后半年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寿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顺行法胃大部分切除术在胃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52分(s=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5.03分(s=1.26)。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际的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的方法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在临床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智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所有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病情的控制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治疗完成后,74例患者中,治愈为48例(78.38%),好转为21例(28.38%),不良为5例(6.76%),其中总有效率93.24%。大部分患者的肺功能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在随访1年后发现,72例患者的病情均处于稳定的状况下,2例患者出现了复发的现象,经再次治疗后,病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比较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后续的恢复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贺海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止点炎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跟腱止点炎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1月对患者分别进行视觉模拟( VAS)评分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所选病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治愈20例,好转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4%。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显著降低跟腱止点炎患者视觉模拟( VAS)评分,提高其Maryland足功能评分。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止点炎安全有效。
作者:介思;徐和伟;汪溪;冯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关杂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N氰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 ×250mm,5μm);流以醋酸铵缓冲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各特定杂质有效分离,杂质 A、B、C、D、H、a、c 检出限分别为3.27ng、2.85ng、2.40ng、3.12ng、2.64ng、0.85ng、2.50ng、2.64ng。确定了酸、碱、高温、氧化、光照条件下主要的降解杂质结构。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灵敏,用于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可靠。
作者:姚亮元;宿亮;蒋胜兰;朱婧;吴正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测定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Child-Pugh分级及肝脏生化指标及血脂间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测定了47例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 A级16例、B级18例、C级13例)和20例健康对照患者的血清网膜素及相关临床参数。结果: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丙型肝炎性肝硬化组内A、B、C三级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网膜素水平与HOMA-IR、胰岛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升高,但不能作为肝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魏新亮;史晓盟;郭瑞雪;苏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在无痛电子气管镜引导下运用支气管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采用无痛电子气管镜引导下行支气管球囊扩张治疗的支气管狭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排除存在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及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患者[1]。探讨无痛电子气管镜引导下运用支气管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狭窄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前、术中及术后医务人员与患者间的配合与护理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患者在无痛状态下进行支气管扩张手术即刻显效84例(100%),远期显效69例(82.14%),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在无痛电子气管镜引导下治疗支气管狭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与依从性,临床效果理想。同时,良好的医护配合为疾病的治疗与恢复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
作者:赵红;杨娟;董伟琼;周洋;石晓红;沈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门诊投诉的原因,同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对门诊办公室的投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门诊投诉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门诊投诉的管理措施。结果:门诊投诉主要表现在沟通和服务、就诊环节衔接方面,解决门诊投诉的方式主要为门诊办公室解释协商,得到患者谅解,对纠纷进行化解;利用投诉公示、出停诊管理、绩效考核、规范门诊服务等措施,有效降低门诊投诉。结论:医院门诊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门诊服务意识,改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优化医疗服务,对门诊投诉加以关注和重视,并及时化解;加强门诊投诉的管理,对门诊投诉进行有效避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甘炜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80例心绞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让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鸿雁;钟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研究本院肺不张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和肺泡灌洗术的应用效果,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肺泡灌洗术对肺不张的治疗价值。方法:调查研究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肺不张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在肺不张患者自愿的情况下采取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和肺泡灌洗术综合性治疗。结果:通过本次诊疗过程可以看出,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肺泡灌洗术治疗对肺不张有很好的疗效。结论:广泛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肺泡灌洗术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肺不张,得到更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姚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贵阳地区孕期妇女TORCH感染筛查结果的分析,了解贵阳地区孕期妇女TORCH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对贵阳地区2014年4月13日至2016年3月11日648例孕妇采集血清,对弓形虫( TOX)、风疹病毒( RV)、巨细胞( CMV)、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 HSV-Ⅰ和HSV-Ⅱ) I gG抗体和IgM 抗体以及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IgG抗体亲和力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阳地区CMV、RV 、TOX特异性抗体IgM在妊娠状态下的阳性率分别为:1.7%、1.4%、1.17%,CMV、RV 、HSV-Ⅰ、HSV-Ⅱ和TOX的IgG阳性率分别为96.26%、87.17%、88.64%、13.21%、15.78,CMV IgG抗体高亲和力占CMV IgG阳性的95%左右,TOX 高亲和力仅占TOX IgG阳性的15%。结论:贵阳地区孕妇TORCH感染总体阳性率较高,CMV IgG阳性孕妇主要为远期感染,TOX IgG阳性孕妇3个月内感染占有较高比例,必须引起重视。加强孕前及孕期TORCH检查工作,做好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保健指导,减少出生缺陷。
作者:李伟;张景;任凌雁;骆姝琳;陈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皮肤软组织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部队收治的36例皮肤擦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湿润烧伤膏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止痛时间为15.2min(s=4.7),平均治愈时间为7.5d(s=2.3),创面感染率为5.6%,色素沉着率为2.8%,愈合瘢痕形成率为0。结论:湿润烧伤膏对皮肤软组织擦伤疗效显著,不仅能明显减轻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率,还能促进组织再生,值得在基层卫生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马在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ICU监测与护理。方法:41例二尖瓣置换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进行,术毕入ICU监护。结果:41例患者中1例自动出院,余40例在ICU经过2~5d监护后均平稳转入心胸外科病房。结论:术后严密监测和护理,能够降低术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ICU留治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陈伟;姜爱丽;陈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联合使用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董继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320例实施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危险因素分析,总结其中的要点。结果:在所有观察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8例,皮疹、瘙痒3例,气短、胸闷1例。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检查患者总人数的3.75%。结论:由于患者在注射荧光素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不得当,使得该项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因素。
作者:姚静;史敏;陈凌;王文菁;王肖华;何娜;王明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参苓白术散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出血、颗粒状改变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 CRP、TNF-α、I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年复发率为14.58%,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UC临床疗效确切,可协同增强抗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徐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6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症剖宫产、择期剖宫产各80例。比较手术指征,观察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宫内窘迫、头盆不称、宫缩乏力、骨盆狭窄手术指征上差异显著;择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6min(s=5.7)、211.4ml(s=15.0)、7.5%,对照组为62.0min(s=8.9)、286.5ml(s=17.4)、18.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提示医师应严格掌握患者的手术指征。
作者:霍向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