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及优势分析

王忠艳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摘要:目的:讨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与优势.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导乐分娩联合会阴评估在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导乐分娩联合会阴评估在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经产道头位自然分娩的低危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待产分娩,研究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会阴评估,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状况、新生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时的会阴条件为“良”或“一般”情况者,在助产士严密的会阴保护下,产后发生不同程度会阴裂伤共29例,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1例.研究组中,选择性实施会阴切开,无会阴裂伤发生.对照组33例(66%)行会阴侧切术,出现会阴裂伤14例,新生儿窒息1例和头皮血肿2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分娩过程中,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适用性专科会阴评估量表,可以指导临床助产人员选择性实施会阴侧切术,更好地保护产妇会阴和保障母婴安全,同时缩短产程减少产伤,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建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层次实习生在老年病科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对中专、大专、本科护生在老年病房的沟通能力进行比较 .方法:通过自设问h的方式针对2015届在老年病房实习的110名不同层次的护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结果:三种不同文化层次的实习护生在老年病房沟通能力比较有差异(P<0.05)津科好予大专,大专好于中专;在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沟通技巧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中专及大专护生在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沟通技巧方面的培养,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韩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224眼)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分次手术;观察组:小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眼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有效控制眼压,能迅速提高视力.

    作者:谷成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40例,对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均基本康复出院.之后的随访发现,患者均未出现血栓、肺部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但骨不连、愈合延长、骨折端开裂、屈膝困难4项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70%).按照手术期将患者分为2组,对上述4项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术后2年以上的成熟组患者的并发症高于术后12个月内的早期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适用范围大,创伤较小,感染率较低,骨折的愈合率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快,从而得到临床的良好应用,但是这种方法是在机械辅助之下进行穿钉,进而造成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操作的难度加大,因而易引发各类并发症.

    作者:王松雷;汤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病例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患者治疗时采用针对性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神经根损伤,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出院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8.6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椎管内残留骨块塑形吸收可,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患者满意.结论:围术期护理是确保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推管占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瑛;贺新宁;张荣;曾昭芬;谭星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①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的冠心病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5%、4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在检测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在检测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上速,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明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ICU重症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ICU作为医院实施抢救、治疗及护理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精密的医疗器械和技术精湛的医生,一丝不苟的护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探究如何解决ICU重症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使得ICU的护理品质得到提高,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权益,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作者:朱燕;刘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对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痛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5例80岁以上的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短暂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高于对照组患者(0),但比较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沈康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式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烧伤整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整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结果:110例患者中,10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9.09%.3例术前有残余创面,5例有瘢痕凹凸,1例手术时间3h以上,1例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结论:烧伤整形术后感染与术后残余创面、术后瘢痕、手术时间和多种抗生素的使用有密切关系,消除残余创面和瘢痕、缩短手术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烧伤整形术后感染.

    作者:周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肌瘤数量进行分为单发组和多发组,每组各25例,均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单发组Ⅰ型供血血管使用率低于多发组Ⅰ型,Ⅱ型与Ⅲ型供血血管使用率分别高于多发组Ⅱ型与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发组与多发组的子宫与肌瘤体积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远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魏淑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上海市青浦区1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的MicroScanWalkAway-96Plus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1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来源分布、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标本中以痰液、分泌物为主,分别占38.5%及35.6%,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室(26.9%)、门诊(25%),其次为内科(2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达44.3%,MRSA对多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敏感率为100%;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除了青霉素外对大多数抗生素都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尤其是MRSA,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

    作者:王芳;唐之俭;徐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消毒供应中心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管理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在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管理对策,保障临床消毒供应.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 15年6月消毒供应中心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管理对策,改善提高临床消毒供应效率 .结果:共灭菌7233舱,灭菌成功6618舱次,灭菌失效415舱次,灭菌失败率为5.74%;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化学监测指示物变色剂不合格、真空期超对、生物监测失败、人为和机械因素等.在优化细节和环节质量管理后,能有效提高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成功率98.54%P<0.05.结论:多种因素均能影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成功率,重视细节和环节质量管理,均能有效提高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成功率,降低灭菌成本,节省灭菌时间.

    作者:易显林;杨小英;郑桂兰;王兴;陈小丽;宋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胃癌急性穿孔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至2012年收治的12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行单纯穿孔修补(1例加做胃空肠吻合),3例行姑息性胃癌切除术,2例行Ⅰ期胃癌根治术,1例行Ⅱ期根治术.结果:本组因中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胃癌根治术、姑息性胃癌切除术和穿孔修补术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8.2个月、16.5个月、6.5个月.结论: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胃癌穿孔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陆永元;钱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三维超声成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成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产检的108例孕妇,所有孕妇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分别行二维、三维容积探头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面部、四肢、胸腹、脊柱等体表及体内结构.根据随访结果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108例孕妇共孕育有111名胎儿,检查结果显示,共有41处体表畸形,35处体内畸形.二维超声检查胎儿体表畸形率为70.73%,显著低于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表畸形率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检查胎儿体内畸形率为85.71%,与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内畸形率91.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成像在产前胎儿体表畸形的检测中具有比二维超声更明显的优势,其图像清晰、准确率高、信息更全面,值得在临床产前检查中大力推广.

    作者:曹红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人工镜检法在管型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法结合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住院、门诊患者尿液标本500份.分别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人工法镜检检测,筛查出假阳性标本,针对上皮细胞、黏液丝进行分析.结果:以人工法镜检为标准,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的假阳性率为46.5%,假阴性率为11.8%;上皮细胞、黏液丝阳性标本占全部假阳性标本的82.7%.结论:全自动尿 沉渣分析仪只能作为管型检测的筛查手段,针对阳性标本,必须进行人工镜检复检.而针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上皮细胞、黏液丝阳性标本尤其应引起高度注意,避免误检.

    作者:田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肾内科收治的住院治疗患者900例,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将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肾内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本次研究中90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279例在住院治疗期间使用了抗菌药物,占31.00%.在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279例中,159例为呼吸道感染:67例肺炎克雷白菌感染、31例肺炎链球菌感染,3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5例铜绿假单胞菌;64例为尿路感染:50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2例粪肠球菌感染,另有2例为肺炎克雷白菌感染;30例为肠道感染:均为大肠埃希菌感染;26例为皮肤 及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以表皮葡葡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279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达到合理用药标准者163例(58.42%),达到基本合理用药标准者114例(40.86%),另有2例不合理用药者(0.72%).结论: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细则》中的有关规定选择药物,遵循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合理使用.

    作者:严巨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我国乳腺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现状评估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乳腺癌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及术后治疗带给患者的不良影响必然导致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巨大变化.而乳腺癌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配偶,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改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其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也就越发显得迫在眉睫.量表作为评估乳腺癌配偶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测量工具,其研制与应用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的测评工具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 .

    作者:翟新菊;高晋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期间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患者以及医院几个方面.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教授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改善心血管内科病房环境,完善医院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永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指导临床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儿的磨玻璃样影与小斑片状影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肺不张、大片实变影、细支气管扩张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具有一定的成像特点,有利于进行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更及时地与细菌性肺炎进行鉴别,确诊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

    作者:王书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生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46例,占97.87%,对照组总满意例数为32例,占68.08%.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智勇;谭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