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俊
目的:深入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效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40例患者,临床转归率为95%(38/40).结论:借助心脏临时起搏器能够帮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锋;貊宝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及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参数,硝酸甘油用量、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胸部疼痛、乏力气促、心悸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Hct),硝酸甘油用量、发作持续时间及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及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促进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频率,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阿孜古丽·艾合买提;孜里哈·买赛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胎儿的心律失常和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进行检查的孕妇75例进行诊断分析,这些孕妇均进行胎儿超声心电图检查,观察胎儿的心律失常表现和结构异常情况.结果:在本次检查中,43例胎儿为房性期前收缩,14例为室性前收缩,13例为心动过速,5例为房室传到受阻滞,在本次检查诊断中共有12例出现心脏结构异常,家属选择终止妊娠,其余均治疗好转.结论:胎儿超声心电图诊断是产前检查必要的技术,其通过无创影像技术来观察胎儿的心律失常情况,能够早期发现胎儿的心脏发育异常,对于提升孕妇的生产预后有着积极的诊断价值,可以在临床检查中应用.
作者: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对降低交接斑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PACU 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术后麻醉患者2637例,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中、后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生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PACU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PACU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明显降低交接班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女性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女性反应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对患者发病原因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均与生活刺激和疾病打击有关,患者在发病之前的性格特点及行为特点比较固执,女性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心理及行为的极度障碍.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付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肝胆外科牧治的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大于60岁,行ERCP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6例老年患者第一次结石取净率为80.6%(29/36),第二次结石取净率为11.1%(4/36),因结石体积大、乳头胆管先天解剖结构异常而放置胆道塑料支架治疗8.3% (3/36);术后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数值显著下降(P<0.05);术后2例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出现急性胆管炎,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对于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ERCP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实用价值高,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曹毅;李咏梅;刘磊;郭文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病例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患者治疗时采用针对性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神经根损伤,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出院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8.6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椎管内残留骨块塑形吸收可,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患者满意.结论:围术期护理是确保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推管占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瑛;贺新宁;张荣;曾昭芬;谭星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孕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助产效果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孕产妇分娩质量和效率,降低产后出血概率,提高孕产妇自信,提高孕产妇满意度,加快产后身体恢复.
作者:关素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索补肾调经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临床疗效,并检验本课题临床观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入选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DO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肾调经汤,对照组服用克龄蒙,总疗程共3个月.主要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卵巢窦卵泡数、卵巢截面积、卵巢基质血流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促卵泡激素(bFSH)、血黄体生成素(bLH)值及bFSH/bLH值、雌二醇(E2)值、窦卵泡数、卵巢截面积增大、卵巢基质血流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窦卵泡数、卵巢截面积、E2值四项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调经汤能改善DOR患者中医证候、月经情况,并能调节内分泌,恢复卵巢储备功能,本课题试验方案可行.
作者:顾万;陈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在小儿慢性咳嗽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小儿慢性咳嗽的婴幼儿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婴幼儿接受常规治疗(抗过敏、消炎、止咳、化痰、扩张支气管等),试验组婴幼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每晚口服1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婴幼儿咳嗽消失的时间和肺部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应用孟鲁司特的试验组婴幼儿咳嗽减少,夜间咳嗽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确切,能够显著地改善并且稳定婴幼儿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柳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方案,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性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肺心病患者,单纯肺心病者作为对照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者作为观察组,总结两组的治疗方案.结果:较单纯肺心病的对照组患者而言,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更容易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P<0.05);在胸部X线片的结果上,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胸部的病变程度小于单纯肺心病的患者(P<0.01);在心电图表现方面,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除在肺型P波少于单纯肺心病患者以外,在心肌梗死、左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持续ST-T改变均多于单纯肺心病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8.5%.结论:掌握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对降低肺动脉压力和改善心脏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于俊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实施结肠镜检查的85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时照组应用聚乙二醇清洁肠道,观察组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清洁肠道.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结果:对照组肠道清洁率为71.4%.观察组肠道清洁率为90.7%,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的肠道清洁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聚乙二醇清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9年(S=0.7),生存质量总改善率为93.88%;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4年(S=0.3),生存质量总改善率为7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通过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江涛;李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患有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适手术期和手术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被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段进行分组:一组为超早期治疗组,二组为早期治疗组,三组为延迟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方式,即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除骨瓣减压术.结果:一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表现较后两者良好,其中第三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前两者相比明显较低.在手术治疗后的死亡率比例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较第三组患者明显要少.结论:发病后时间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患者在手术后的机体状况,选择不当可造成伤残和死亡,因此高血压脑出血一旦发生,应及时救治,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李进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结合骨折端加压螺钉对胫骨中下段螺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胫骨中下段螺旋骨折患者中抽取68例作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观察组采取交锁髓内钉结合骨折端加压螺钉治疗,对照组仅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14%,骨折愈合时间为5.01个月(s=0.95);对照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91%,骨折愈合时间为6.51个月(s=1.13).两组患者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结合骨折端加压螺钉对胫骨中下段螺旋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骨折愈合快.
作者:宋俊杰;张岩波;田少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在临床当中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女性妊娠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所起到的效果展开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择取2015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孕妇1例,对其行以全面的整个孕期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孕妇于2016年2月顺利分娩,母婴均无异常.结论:在临床当中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女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起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朱小英;赵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析乳腺纤维瘤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距离乳头乳晕4cm以内的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组则运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短,但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乳房外形、乳房对称以及切口瘢痕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乳腺纤维瘤患者环乳晕切口治疗,不仅安全,且不会影响乳房外观,可以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许章波;吴剑;姚欣敏;罗静;陈丽萍;张文杰;王品;张艳;刘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肝病中心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方法治疗147例肝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147例肝衰竭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较好,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对147例肝衰竭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多个层面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妮;张俞;蔡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在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管理对策,保障临床消毒供应.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 15年6月消毒供应中心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管理对策,改善提高临床消毒供应效率 .结果:共灭菌7233舱,灭菌成功6618舱次,灭菌失效415舱次,灭菌失败率为5.74%;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化学监测指示物变色剂不合格、真空期超对、生物监测失败、人为和机械因素等.在优化细节和环节质量管理后,能有效提高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成功率98.54%P<0.05.结论:多种因素均能影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成功率,重视细节和环节质量管理,均能有效提高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成功率,降低灭菌成本,节省灭菌时间.
作者:易显林;杨小英;郑桂兰;王兴;陈小丽;宋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乳腺癌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及术后治疗带给患者的不良影响必然导致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巨大变化.而乳腺癌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配偶,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改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其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也就越发显得迫在眉睫.量表作为评估乳腺癌配偶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测量工具,其研制与应用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的测评工具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 .
作者:翟新菊;高晋南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