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东;谢江华;邱城平;杨小明;吴春福;唐雨林;张伟;孙洁
目的:分析讨论正中神经肘上完全离断神经束膜吻合和肌电仪理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正中神经肘上离断患者为研究对象,行断端神经束膜吻合,经肌电仪理疗6个月.结果:8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的大鱼际肌外形饱满,拇指对掌功能良好.结论:经神经束膜吻合和持续肌电仪刺激治疗是治疗正中神经高位离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龙;陈翔;花耀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224眼)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分次手术;观察组:小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眼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有效控制眼压,能迅速提高视力.
作者:谷成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生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46例,占97.87%,对照组总满意例数为32例,占68.08%.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智勇;谭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1日至2014年4月21日我院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K00%(3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COPD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晓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对降低交接斑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PACU 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术后麻醉患者2637例,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中、后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生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PACU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PACU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明显降低交接班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5年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患者均治愈.术后无肛门直肠狭窄、大便失禁、出血、感染及明显皮赘形成等并发症.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治疗彻底,不易复发、损伤小、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不损伤肛门功能.
作者:马传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静脉血常规和手指血常规的结果.方法:选取20例门诊患者,同时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和手指血,在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自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精密度均在仪器允许范围 .两种检测方法WBC相关系数0.925,y=0.92x+0.64,t=0.356,P>0.05.RBC相关系数0.983,y=1.06x-0.37,t=-3.864,P>0.05 .HGB相关系数0.987,y =1.06x-8.17,t=-0.470,P>0.05. HCT相关系数0.971,y=1.04x-3.41,t=-6.317,P>0.05. MCV相关系数0.943,y=1.02x-3.81,t=-6.943,P>0.05.MCH相关系数0.962,y=0.87x+4.61,t=4.212,P<0.05.MCHC相关系数0.683,y=0.5x+182.48,t=6.307,P<0.05.PLT相关系数0.972,y=0.74x+28.86,t=-5.608,P>0.05.结论:WBC、RBC、HGB、HCT、MCV、PLT两组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可以接受. MCH、MCHC两组检测结果相关性较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辉凤;王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急诊抢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5例,根据患者在急救处理中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差异性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神经等西医手段治疗,其余34例归纳为观察组,在西医处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理念行辨证施治急救,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脑中风中医症候评分”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在症状及神经损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治疗急性脑出血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值得推产应用.
作者:韦玉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饮食营养、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给予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饮食及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增加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析CBCT评价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正畸治疗的4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这40例患者实施CBCT扫描,对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及牙槽骨高度进行评价及检测.结果:40例牙周炎患者中,牙槽骨高度在治疗前后的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牙槽骨密度相对于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CT评价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此方式具有重复性,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疼痛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疼痛影响方面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至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6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彩超检查数据及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女性的卵巢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体内的雌激素、雄激素及促黄体激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女性相比,观察组卵巢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显著增大,动脉阻力指数则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价值明确,准确率高,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为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病情,探究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时加用莫西沙星.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血气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恢复好(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气恢复好(P<0.05).结论:莫西沙星可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利民;刘启飞;彭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CO2气腹对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利用SD大鼠建立CO2气腹模型,维持气腹时间90min,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10mmHg气腹组、20mmHg气腹组和对照组,共3组.两气腹组各15只,合计30只,对照组30只.两气腹组各按解除气腹后第5、60、120min再分为3组,每组5只SD大鼠.检测解除气腹后相应时间肠黏膜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以上各组设有相应对照,对照组不充入CO2气体.结果:①气腹压为10mmHg和20mmHg的CO2气腹均可导致SD大鼠肠黏膜MDA和NO水平增高,GSH水平降低.②20mmHg CO2气腹使血浆DAO活性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而10mmHg CO2气腹不影响血浆DAO活性和肠黏膜屏障功能.③20mmHg组解除气腹后第5、60、120min MDA水平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及10mmHg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mmHg组仅第5min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光镜下对照组和10mmHg气腹组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20mmHg气腹组放气后第5、60、120min后均见黏膜水肿,并可见部分上皮细胞绒毛脱落、变性坏死.结论:CO2气腹可导致SD大鼠肠黏膜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且随气腹压的升高而程度加剧.CO2气腹压升高所致肠黏膜氧化应激可能是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彭斌;顾志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纳入研究对象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瘙痒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瘙痒分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也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且患者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王慧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胱抑素C水平分别降低、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治疗中,采用黄芪联合缬沙坦方案,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明显,肾功能改善显著,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石映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临床中对慢性喉炎患者行以活血益气化痰法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慢性喉炎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行以常规咽喉护理.对试验组则行以活血益气化痰法进行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经过不同的处理方式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整体有效率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对慢性喉炎患者行以活血益气化痰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钟春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 (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0%(4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症状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志红;张海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法则分作两组;对照组61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疼痛综合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帮助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白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比分析青壮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2015年收治的1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急性发作时的年龄将其分为青壮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危险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发生部位及心肌梗死发作类型.结果:青壮年组的男女比例、吸烟、家族病史、过度疲劳、缺乏运动及暴饮暴食比例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高血压、血脂异常及饮酒史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壮年组的心肌梗死发作次数、非ST段抬高及非Q波AMI比例均低于老年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肌梗死发作部位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不同年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有所差异,根据诱发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应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作者:郝敏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