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春明
目的:了解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的MicroScanWalkAway-96Plus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1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来源分布、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标本中以痰液、分泌物为主,分别占38.5%及35.6%,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室(26.9%)、门诊(25%),其次为内科(2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达44.3%,MRSA对多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敏感率为100%;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除了青霉素外对大多数抗生素都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尤其是MRSA,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
作者:王芳;唐之俭;徐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锁定加压钢板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痊愈29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痊愈人数为25人,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疗效确切,固定牢靠,受外力影响较少.
作者:崔智超;贺小平;尹卫华;孙守明;顾少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5例胃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组,60例)和单用利多卡因的麻醉组(L组,65例),比较其在胃肠镜检查时的耐受情况,即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患者的感受.结果:P组SBp、DBp、HR、SpO2的变化均显著小于L组(P<0.05),患者清醒后自我感受显著优于L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胃肠镜检查安全有效,比常规普通的胃肠镜检查更有利于操作,在肠镜检查中尤为突出,患者可无痛完成肠镜检查.
作者:吕淑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肿瘤临床诊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83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肿瘤类型有良性肿瘤(57.83%)、恶性肿瘤(30.12%)、交界性肿瘤(12.05%),包括子宫平滑肌瘤、外阴尖锐湿疣、阴道乳头状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癌等;外阴尖锐湿疣在良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大,为22.89%,宫颈癌在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大,为10.84%;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光照疗法、手术切除和抗菌消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疗法、生物疗法、放疗、化疗及手术(部分患者可用微创手术治疗).结论:尽早诊断和治疗对妇科肿瘤患者非常重要,临床上应加强对诊治过程的管理,规范诊治程序,灵活应用多种诊治手段,以强化治疗效果.
作者:田革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有机酸血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与急性期抢救思路.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1例重症有机酸血症患儿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生化及血气分析特点、诊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儿中甲基丙二酸血症8例,丙酸血症3例,经积极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内环境基本稳定.结论:充分认识本类疾病,早期诊断,合理饮食,保证热量供给及适当补液,可有效提高急性期抢救成功率.
作者:崔怀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9例患者均采用中药辨证内服及中药灌肠治疗后的统计结果.结果:69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4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显效率82.6%,总有效率94.2%.结论: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作者:焦艳;陈超;于小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无痛术对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及阴道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流产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的人工流产术;干预组30例,给予无痛人工流产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阴道出血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痛术,能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阴道出血量,该方法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方艳;张灿;田娅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主动脉弓中断(IAA)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且致命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自然存活时间短而死亡率高.患有主动脉弓中断的患儿若不及时手术,多于出生后1个月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年来新生儿及婴幼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开胸心脏直视手术已广泛开展且技术已有很大提高,故推荐对主动脉弓中断的患儿行一期根治术,尽可能地利用自身的动脉导管重建主动脉弓,恢复主动脉弓血流的同时矫正心内畸形,现将1例主动脉弓中断患儿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比分析青壮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2015年收治的1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急性发作时的年龄将其分为青壮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危险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发生部位及心肌梗死发作类型.结果:青壮年组的男女比例、吸烟、家族病史、过度疲劳、缺乏运动及暴饮暴食比例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高血压、血脂异常及饮酒史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壮年组的心肌梗死发作次数、非ST段抬高及非Q波AMI比例均低于老年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肌梗死发作部位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不同年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有所差异,根据诱发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应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作者:郝敏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2组.参照组46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46例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阴道分娩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9.1%、4.3%,明显优于参照组的69.6%和23.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癜痕子宫阴道分娩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作者:汪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吞咽障碍是神经科、康复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种疾病进展中均可见到吞咽障碍.虽然引起吞咽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临床常见的无疑是脑卒中引起吞咽障碍.本文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并阐述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具体表现、吞咽障碍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论述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从护理康复、中医药治疗、脑功能康复,再到外科治疗的多种治疗方案,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赖日英;黄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医院急诊对急性心力衰竭采取的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急诊行急性心力衰竭急救的80例患者,为保持良体位,给予氧疗,建立静脉通道并注射玛咖与儿茶酚胺类药物,观察急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血压、心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5),总有效率为92.5%(74/80),死亡率为6.25% (5/80).结论:及时而合理的救治方法可以提高急救成功率.
作者:潘春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为55例,两组均拒绝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均行尿激酶常规溶栓治疗,对照组单独服用阿司匹林,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小板指数,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病死、血管再栓塞、死亡等的人数均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出血人数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单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减少康复医学科医院感染发病率、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以及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我院康复医学科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的859份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剔除重复菌株后,检出病原菌276株,其中检测到多重耐药菌120株,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是43.40%.多重耐药菌中的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结论:我院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需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
作者:孙宜;孙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间苯三酚在促进第一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和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诊治的21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6例)与对照组(10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山莨菪碱和地西泮臀部肌内注射,试验组采用间苯三酚臀部肌肉注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16例为剖宫产,剖宫产率为15.09%,对照组中有30例为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8.30%,试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间苯三酚能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杨颖;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冥想训练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上肢骨折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冥想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术后10h、16h、24h、36h、48h、72h视觉模拟评分、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冥想训练能有效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冯瑞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 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保证.
作者:谭丽华;陈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3~6岁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视功能发育特点及弱视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3~6岁弱视儿童262例446眼,全部病例初诊时行常规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结果:262例446眼弱视儿童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和混合散光,3~6岁儿童处于视觉发育敏感期和可塑性关键性,也是弱视佳治疗期.结论:对3~6岁儿童定期进行常规的眼保健检查,能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弱视,减少弱视的发生.
作者:李明华;李娜;卢军;康映红;董俊媚;姜轶;李玲芳;赵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既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得医院的管理工作面临挑战,要想更好地推动医院的发展,医院首先应该完善内部管理工作.在审计监督规章制度中,内部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从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医院管理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医院管理的内部审计相关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意义.
作者:罗选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情况.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及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研究组).结果:研究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排气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更短(P<0.05).结论:给予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星军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