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术对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及阴道出血量的影响

方艳;张灿;田娅妃

关键词:无痛术, 人工流产术, 并发症, 阴道出血量
摘要:目的:探究无痛术对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及阴道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流产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的人工流产术;干预组30例,给予无痛人工流产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阴道出血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痛术,能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阴道出血量,该方法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如: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的显示情况.结果: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的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等肿瘤类型都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可作为该病诊断及治疗的可靠依据.结论: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能够准确定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德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在非创伤性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急诊抢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5例,根据患者在急救处理中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差异性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神经等西医手段治疗,其余34例归纳为观察组,在西医处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理念行辨证施治急救,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脑中风中医症候评分”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在症状及神经损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治疗急性脑出血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值得推产应用.

    作者:韦玉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人工镜检法在管型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法结合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住院、门诊患者尿液标本500份.分别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人工法镜检检测,筛查出假阳性标本,针对上皮细胞、黏液丝进行分析.结果:以人工法镜检为标准,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的假阳性率为46.5%,假阴性率为11.8%;上皮细胞、黏液丝阳性标本占全部假阳性标本的82.7%.结论:全自动尿 沉渣分析仪只能作为管型检测的筛查手段,针对阳性标本,必须进行人工镜检复检.而针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上皮细胞、黏液丝阳性标本尤其应引起高度注意,避免误检.

    作者:田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宫颈癌诊断中磁共振增强扫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采用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接受检查的86例宫颈癌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MR扫描,增强组患者接受MR动态增强扫描,并对两组患者实施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根据两组患者检查的准确率评定不同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常规组21例宫颈癌患者中,经过MR平扫其诊断阳性率为85.71%,良性患者扫描假阳性诊断率为58.14%;增强组25例宫颈癌患者中,MR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阳性率为96%,良性患者扫描的假阳性诊断率为0,两组检查结果准确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采用MR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提高其检查阳性率,降低假阳性率,促使临床诊断正确率的显著提高.

    作者:禹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实施结肠镜检查的85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时照组应用聚乙二醇清洁肠道,观察组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清洁肠道.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结果:对照组肠道清洁率为71.4%.观察组肠道清洁率为90.7%,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的肠道清洁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聚乙二醇清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镜活检出血风险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镜活检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371例行气管镜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活检围术期护理模式差异性分为两组.对照组185例,采取常规活检护理模式服务;观察组186例,针对患者机体及心理状态,在气管镜活检围术期给予整体性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气管镜活检出血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气管镜活检期间仅12例发生出血现象,其中7例少量出血,5例中等量出血,出血率为6 45%;对照组患者在行气管镜活检期间39例发生出血现象,其中23例少量出血,16例中等量出血,出血率为21.0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统计评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气管镜活检出血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增魁;周胜云;赵春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疼痛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疼痛影响方面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脑钠肽指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2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非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照组,结合X线对心胸比率进行测定,采用心脏彩超对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进行检测.并且结合核素心电池显像对患者的安静状态下的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测定,对患者的脑钠肽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结合患者的诊断和病情状况以及治疗效果做相应的评估.结果:在观察组的血液中脑钠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脑钠肤指标越高,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状况越差,同时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越低,在核素心电池显像中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与脑钠肽浓度检测结果与彩超心电图检测结果一致,并且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改善,同时脑钠肽指标也随之降低,而近期脑钠肽指标持续增加或浓度一直处于较高状态的患者近期病死率则较高.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脑钠肽指标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有一个良好的诊断和评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静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6例痔疮患者施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720例,好转6例.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和其他后遗症.结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痔疮,做到了安全、无痛、便捷,符合精准医学的要求,顺应现代微创化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献明;叶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梗死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64例,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2.19%,优于对照组的84.3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慢性乙肝患者核苷类药物诱导HBV基因变异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患者核苷类药物诱导HBV(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检测,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过去3年(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采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50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提取每例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患者的血清并制成标本.而后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每例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观察每例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后HBV基因变异的情况,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对服用核苷类药物的500例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中,共计81例出现耐药变异林,HBV基因变异率达16.2%.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具体病情资料得出,采用核苷类药物诱导HBV基因变异与患者的基因型及肝功能指标无关(P>0.05);而与患者自身HBV-DNA载量有着密切的关联性(P<0.05).结论:对于采用核苷类药物诱导HBV基因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HBV基因的变异情况.而且通过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HBV基因变异情况与患者自身HBV-DNA的病毒载量密切相关 .

    作者:常凤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释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患儿10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现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气道阻力(Raw)显著低于对照组,气道传导率(Gaw)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气道阻力,提高气道传导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谷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替普酶静脉溶栓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56例进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6例中50例溶栓成功,再通率89.2%,5例出现牙龈出血,治疗后好转.结论:基层医院采取瑞替普酶溶栓,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加强监护,进行健康宣教,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培琼;蔡蔚萍;林月云;王梅治;周锦缎;陈燕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62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6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进行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在咳嗽、胸闷、喘鸣、呼吸困难与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可有效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酷似早期影像的晚期纱布瘤误诊1例

    纱布瘤是手术过程中残留在人体内的医用纱布所形成的假性肿瘤样病变,临床少见,如对其认识不足或缺少临床病史往往造成误诊.我院曾报道1例纱布瘤,术前CT诊断发现,术后得以确诊,然本例由于缺少临床病史,影像表现特殊,加之影像医生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而造成误诊,后经内镜和手术证实为纱布瘤.现报道如下,以引以为戒.

    作者:李志丹;刘永花;王海宁;徐宝平;赵效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3种治疗方案(单纯放疗、同期放化疗和辅助化疗)的5年生存率和5年局部控制率,探讨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常规放疗、同期放化疗和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治疗后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有无转移及复发等.结果:同期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73.0%)高于单纯放疗组(63.2%)和辅助化疗组(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放化疗组的无转移生存率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化疗的无转移生存率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放化疗组的无复发生存率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化疗的无复发生存率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生存率优于单纯化放疗及放疗后辅助化疗.

    作者:梁丽冰;何晓洪;高扬;黎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式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烧伤整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整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结果:110例患者中,10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9.09%.3例术前有残余创面,5例有瘢痕凹凸,1例手术时间3h以上,1例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结论:烧伤整形术后感染与术后残余创面、术后瘢痕、手术时间和多种抗生素的使用有密切关系,消除残余创面和瘢痕、缩短手术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烧伤整形术后感染.

    作者:周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例主动脉弓中断患儿围术期护理

    主动脉弓中断(IAA)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且致命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自然存活时间短而死亡率高.患有主动脉弓中断的患儿若不及时手术,多于出生后1个月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年来新生儿及婴幼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开胸心脏直视手术已广泛开展且技术已有很大提高,故推荐对主动脉弓中断的患儿行一期根治术,尽可能地利用自身的动脉导管重建主动脉弓,恢复主动脉弓血流的同时矫正心内畸形,现将1例主动脉弓中断患儿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正中神经肘上离断经神经束膜吻合和肌电仪理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正中神经肘上完全离断神经束膜吻合和肌电仪理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正中神经肘上离断患者为研究对象,行断端神经束膜吻合,经肌电仪理疗6个月.结果:8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的大鱼际肌外形饱满,拇指对掌功能良好.结论:经神经束膜吻合和持续肌电仪刺激治疗是治疗正中神经高位离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龙;陈翔;花耀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无保护接生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讨论无保护接生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106例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接生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接生术进行接生;观察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术进行接生.结果:在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方面,对照组采用会阴侧切的人数为31例,侧切率为58.49%;观察组采用会阴侧切的人数为12例,侧切率为22.64%.在产后住院时间以及产后2h出血量方面,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是在生产时间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保护接生法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产妇出血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建华;舒爱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