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端阳;尹婵;刘新福

关键词:腮腺肿瘤/外科学, 腺瘤/外科学, 腮腺/外科学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PAG)的可行性.[方法]36例PAG随机分为三组,其中16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A组),1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B组),8例行腮腺全切除术(C组),随访时间 3~5年.[结果]A组术后瘢痕和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B、C组,肿瘤的复发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是PAG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GBS)是神经系统的常见免疫性疾病,是进展迅速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性神经病,称急性感染性多发神经炎或急性感染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常规药物治疗病程长,神经功能恢复慢,后遗症复杂.本科于2007年5~10月与神经内科合作,利用免疫吸附柱治疗3例重症GBS患者,取得可靠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成建钊;杨卫;谭勇;李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PAG)的可行性.[方法]36例PAG随机分为三组,其中16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A组),1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B组),8例行腮腺全切除术(C组),随访时间 3~5年.[结果]A组术后瘢痕和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B、C组,肿瘤的复发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是PAG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

    作者:黄端阳;尹婵;刘新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后交叉韧带断裂对外侧副韧带腓骨止点生物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PCL)断裂对外侧副韧带(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尸体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12侧作为PCL完整组,在200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0°、30°、60°、90°外侧副韧带腓骨止点处应变,测试完毕后随机将标本造模成前外侧束(ALB)断裂组和后内侧束(PMB)断裂组,各6侧,在上述条件下测试,再将12侧标本的PCL中下1/3全部切断作为全断组进行测试.[结果] 膝0°位时,LCL腓骨止点各组均为压应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膝30°位时,各组均为压应变,PMB断裂组较完整组及全断组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膝60°位时,完整组和PMB断裂组为压应变,全断组和ALB断裂组为拉伸应力.全断组和ALB断裂组与完整组和PMB断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及完整组和PMB断裂组,组间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膝90°位时,各组均为拉伸应变,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应变大于完整组和PMB断裂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但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及完整组和PMB断裂组,组间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膝0°、30°位时,PCL断裂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无明显影响,膝60°、90°位时,PCL中PMB断裂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无明显影响;膝60°、90°位时,PCL断裂或其中的ALB断裂时均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产生明显的影响.

    作者:周益昭;李康华;高曙光;雷光华;李鹏;章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是血红素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能将血红素分解成胆绿素、一氧化碳(CO)和自由铁,前者则被细胞质内的胆绿素还原酶转化成直接胆红素,同时产生CO,其为内源性CO的主要产生途径,自由铁则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电子传递,细胞呼吸能量代谢,解毒等过程.现将HO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主要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对1 066例(2 128眼)患者准分子激光手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屈光度-1.50D~-11.00D,散光度-4.00D以内.[结果]术中并发症有游离角膜瓣、角膜瓣偏中心、角膜瓣下异物残留、上皮脱落、结膜下出血;术后并发症有疼痛、角膜瓣皱褶、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屈光欠矫、屈光回退、眩光、视疲劳、干眼症.[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术中术后均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加强手术医师技能培训,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毛安真;王瑞平;鲁红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VEGF-C、IGF-1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VEGF-C、IGF-1R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4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C及IGF-1R的表达.对其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表明:①VEGF-C、IGF-1R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6%、55.88%,均高于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20%和10%)(P<0.05,).②胰腺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C、IGF-1R阳性表达(79.16%和70.8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为20%)(P<0.05),VEGF-C与IGF-1R在(UICC)Ⅲ、Ⅳ期中阳性表达要高于Ⅰ、Ⅱ期(P<0.05).③ VEGF-C表达与IGF-1R表达呈正相关(P<0.05).④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VEGF-C、IGF-1R表达阳性者的生存时间较阴性者短.[结论]胰腺癌组织中VEGF-C和IGF-1R表达增强且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推断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是有帮助的.

    作者:肖君;孙维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锌含量变化与多药耐药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锌含量变化与病情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52例AL患者血浆锌含量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化疗后33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① 52例AL患者,其中初治未化疗19例血浆锌含量(2.62±1.12 μg/mL)较正常对照组(4.28±1.68 μg/mL)明显减低(P<0.01),化疗后病情缓解16例锌含量(4.66±2.18 μg/mL)较难治/复发17例(3.34±0.93 μg/mL)明显增高(P<0.05), 缓解组血浆锌含量较初治未化疗组明显增高(P<0.01);② 17例难治/复发AL患者其中15例骨髓单个核细胞P-gp 表达阳性细胞率与血浆锌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69,P<0.01).[结论]①AL患者血浆锌含量变化与病情及临床疗效有关.②AL患者血浆锌含量测定可作为判断病情、疗效及预后指标之一.锌可能参与AL多药耐药的发生.

    作者:秦忆;秦群;郭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体外研究

    [目的]观察JAK2激酶特异性抑制剂AG490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影响,探讨通过药物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G490处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利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模型检测A549细胞体外粘附和侵袭力;Western blot检测STAT3信号转导通路成员的表达.[结果]AG490明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克隆形成(P<0.05),降低细胞粘附力和体外侵袭力(P<0.05),并可抑制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使STAT3、Cyclin E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癌细胞侵袭调控,阻断STAT3通路活化可以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

    作者:吴冠宇;王文祥;肖高明;周彬;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与护理

    [目的]探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 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52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给予多瑞吉镇痛治疗,剂量范围为25~200 μg/h,贴膜每72 h更换1次,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总的疼痛缓解率92.3%,不良反应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多瑞吉治疗癌性疼痛并辅助相应的护理措施疗效明显.

    作者:熊慧;夏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癌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98名肺癌患者并发HAP 70例的治疗因素、临床分期、年龄及白细胞计数、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及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临床分期晚、化疗、白细胞降低是肺癌并发HAP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并发HAP的危险因素多,应加强预防,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文晓萍;汪安兰;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有效的护理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神经介入栓塞治疗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70例病人中58例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1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动脉瘤破裂再出血5例、脑血管痉挛4例、下肢血栓形成2例、穿刺部位血肿1例),通过对其积极救治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其中治愈8例,好转2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并及时抢救是保证栓塞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丽君;刘凤宇;何巧霞;官琼;陈东;胡新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8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27例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包括2例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1例患者切除移植肾.[结论]重视术后心理护理、早期的血液透析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聂曼华;方春华;王煌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35例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产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应用期待疗法的产前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35例妊娠28周后边缘性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护理效果.[结果]35例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应用期待疗法,产前给予整体护理,有效地延长了妊娠期,通过实行剖宫产术或经阴道分娩,孕产妇平安,围产儿成活率较高.[结论]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孕妇在期待治疗中,应重视对孕妇的全面护理,尤其重视心理护理及日常起居护理,综合治疗并行计划分娩可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血脂正常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降压疗效、危险因素控制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2例中危或高危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和对照组(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观察8周,用药前后测量24 h动态血压,计算血压平滑指数(SI),生化及超声检查,观察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S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ISH患者具有降压作用,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控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全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MED与有限化手术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otomy, MED )与有限化手术(limited-incision 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MED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冷光源下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有限化手术(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D组比LIM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按照Nakai疗效评定标准, MED组:优22例,良16例;LIM组:优21例,良14例;两组优良率MED组优于LIM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ED比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略好,出血少,更具有微创优势,但操作困难,时间略长,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作者:董红辉;龙明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肥厚性硬膜炎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提高本病的护理水平.[方法]分析15例肥厚性硬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特点,针对性地配合、实施好相关症状及腰穿、脑活检、使用激素后等治疗手段的护理.[结果]本组15例有头痛,8例有脑神经麻痹,1例有癫痫发作;15例影像学上有硬膜增厚的表现.治疗2个月后10例临床治愈,5例好转.[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大多有头痛和脑神经麻痹的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病因者需病因治疗.护理上加强对症状的对症处理,对激素使用和有创检查后的患者,应严格监测生命体征,防治并发症.

    作者:王青霞;曾畅;张宇;扬远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照组,疗程均为10 d,统计其疗效和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下呼吸道细菌清除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比较理想,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的经验用药.

    作者:刘双柏;姜交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23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并出血的急诊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追踪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结果]本组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血肿清除率较高,恢复率达56.52%.[结论]CAVM并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佳治疗时机.

    作者:段继新;袁贤瑞;罗湘颖;冯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MFF、TNF-α、IL-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ACI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ACI患者发病后d1、d6、d14血清MIF、TNF-α、IL-8水平进行测定,并与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ACI组1~14 d各时点血清MIF、TNF-α、IL-8水平均升高,以d6增高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ACI重型患者各时间点血清MIF、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中型、轻型患者(P<0.05或0.01),中型患者各时间点MIF、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5);ACI组MIF与TNF-α及IL-8均呈正相关(P<0.05),但TNF-α与IL-8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MIF、TNF-α、IL-8可能参与ACI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作者:刘双喜;刘军;周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血清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及12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组sP-selectin血清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42.4±8.2) μg/mL vs (36.3±8.4) μg/mL(P<0.01)].[结论]sP-selectin水平的升高与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

    作者:曾国良;彭健;张忠栋;陈良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