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对术后恶性脑胶质瘤进行化疗的疗效.[方法]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病人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服用替莫唑胺[TMZ,200 mg/(m2·d)]和洛莫司汀[CCNU,150 mg/(m2·d)], 3~5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控制率(46.67%、7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4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总生存时间[(11.77±2.08)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8.90±2.84)个月](P<0.05).药物安全性评价显示,TMZ 较CCNU 更加安全.[结论]与CCNU相比,TMZ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更安全、有效.
作者:崔守章;张宏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判断监督下功能锻炼在Ⅲ度急性踝扭伤功能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本院急诊就诊的Ⅲ度急性踝扭伤病人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恢复期均用功能疗法治疗.试验组在监督下进行;对照组在医生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在家功能锻炼;均治疗12周.伤后3个月、1年分别用POVACZP评分系统比较:总体效果,两组的治疗时间,对于主、客观不稳定,疼痛、肿胀、再扭伤发病率、用足的外侧缘行走、运动等恢复情况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在用足的外侧缘行走和主观不稳定较对照组为优(P<0.05);伤后1年再扭伤发病率少于对照组(P<0.05),在客观不稳定性、疼痛、肿胀、恢复踝的运动能力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总体POVACZP评分比较,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监督下的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功能治疗Ⅲ度急性踝扭伤伤后3个月和1年的总体治疗效果.
作者:叶恭水;张建中;丁宁;陈晓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在颞叶癫痫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视频脑电图 (VEEG)结合术前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定致痫灶,术中脑电监测下手术治疗颞叶癫痫60例,按术后评价分类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疗效满意者38例(63%);显著改善者17例(28%);良好者3例(5%);较差者2例(3%);总有效率91%.[结论]脑电图是颞叶癫痫术前定位的主要检查手段,手术前致痫灶的精确定位和术中脑电图监测对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王琴;蒋宇钢;黄红星;曾其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内参照PCR技术检测96例Ems患者和88例对照妇女的GSTM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GSTM1(-)频率为65.6%(63/96),对照组为45.5%(40/88),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OR值为2.29 (95%CI为1.27~4.15),具有GSTM1(-)的个体患Ems的危险性增加1.29倍;病例组中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的GSTM1(-)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期与对照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Ⅲ~Ⅳ期患者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STM1基因多态性与Ems易感性有关,GSTM1(-)可能参与了Ems的致病过程.
作者:邬洪梁;冯丹;刘培香;吴仕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JAK2激酶特异性抑制剂AG490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影响,探讨通过药物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G490处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利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模型检测A549细胞体外粘附和侵袭力;Western blot检测STAT3信号转导通路成员的表达.[结果]AG490明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克隆形成(P<0.05),降低细胞粘附力和体外侵袭力(P<0.05),并可抑制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使STAT3、Cyclin E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癌细胞侵袭调控,阻断STAT3通路活化可以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
作者:吴冠宇;王文祥;肖高明;周彬;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降压疗效、危险因素控制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2例中危或高危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和对照组(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观察8周,用药前后测量24 h动态血压,计算血压平滑指数(SI),生化及超声检查,观察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S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ISH患者具有降压作用,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控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全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2(MMP-2)、1型胶原(Collagen 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模型.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球囊扩张组(对照组)和球囊扩张+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球囊损伤术后,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和Collagen 1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磷酸化水平.[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管腔面积明显增大,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5);MMP-2和Collagen 1表达降低,ERK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结论]葛根素能抑制大鼠球囊损伤部位再狭窄,该作用可能与葛根素能降低MMP-2和Collagen 1的表达及ERK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罗晓;刘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是血红素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能将血红素分解成胆绿素、一氧化碳(CO)和自由铁,前者则被细胞质内的胆绿素还原酶转化成直接胆红素,同时产生CO,其为内源性CO的主要产生途径,自由铁则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电子传递,细胞呼吸能量代谢,解毒等过程.现将HO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 MS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例MSF患者的病例资料,按唐三元等提出的方法进行分类,对Multiple-level Spinal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按Asia标准26例平均随访18个月,均无神经症状加重、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或植骨不融合发生.23例有脊髓损伤,8例恢复正常,10例有一级以上改善,5例无变化.[结论]对于MSF应根据其的稳定性、神经损伤及合并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立;杨双石;荆光泉;雷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者宫颈物理治疗后,应用不同引产方法的优劣.[方法]本院有宫颈物理治疗史、怀孕14至20周住院引产患者109例,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1%利凡诺羊膜囊内引产术;B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C组采用宫腔置管+B组方法.观察比较引产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C、B组住院天数、有效分娩时间、引产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对于行宫颈物理治疗后中孕引产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宫腔置管组两种方法在床位使用、医疗费用控制、减轻病人痛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利凡诺羊膜囊内引产术,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华;鲁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研究[1-3]认为,早期适时空肠内营养(Enteral nutirion,EN)能够减少细菌移位和胰腺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本院自2005年以来对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行EN,效果满意,现对EN治疗的护理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朝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CV核心抗原ELISA 试剂盒,对32例 HCV RNA 基因扩增试验检测为阳性的临床丙肝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 同时用抗-HCV ELISA 检测试剂盒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与HCV RNA PCR 检测为对照, HCV 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为96.9%, 特异性为96.7%.32 例HCV RNA PCR 检测阳性血清, 用抗-HCV检测法进行检测, 其中有5 例阴性, 将这5例阴性标本用HCV 核心抗原检测法进行检测, 其中4 例为阳性.[结论]丙型肝炎核心抗原ELISA 检测方法能缩短窗口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费用低廉, 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潘小划;梁结玲;陈健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单纯的胬肉切除手术复发率高达89%[1].本院自2003年开始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护理上予以心理疏导和专科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祥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并出血的急诊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追踪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结果]本组23例CAVM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血肿清除率较高,恢复率达56.52%.[结论]CAVM并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佳治疗时机.
作者:段继新;袁贤瑞;罗湘颖;冯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提高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技能,拓展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57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临床病例,阐述手术体会. [结果]10例中转开腹,560例获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5 min,术后5例胆漏,4例胆道残石,术后随访375例6个月到5年无胆道狭窄表现.[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将会成为胆道探查的主要术式.
作者:尹新民;周海兰;沈贤波;易为民;吕品;成伟;吴金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otomy, MED )与有限化手术(limited-incision 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MED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冷光源下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有限化手术(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D组比LIM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按照Nakai疗效评定标准, MED组:优22例,良16例;LIM组:优21例,良14例;两组优良率MED组优于LIM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ED比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略好,出血少,更具有微创优势,但操作困难,时间略长,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作者:董红辉;龙明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9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预后.[结果]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痛、头晕,上腹痛或右上腹痛,恶心、呕吐、黄染、皮肤出血点.9例孕产妇中1例因脑出血2 h后出现脑疝死亡,余产后7~15 d痊愈出院;婴儿病死率33.3%.[结论]HELLP综合征早期诊断、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洪英;颜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适应性.[方法]选择拟行LC病人180例.采用1%利多卡因复合0.4%罗哌卡因施行硬膜外麻醉后行气管快诱导插管,并辅以力月西或丙泊本分复合芬太尼静脉滴注或泵注给予镇静、镇痛;常规监测Bp、HR、SpO2、ECG及血气分析.[结果]全部180例病人上述监测及血气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可用于LC.
作者:徐文;刘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胶用于肝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肝胆管结石部分肝切除患者以术中有无使用创面封闭胶分为A组(使用封闭胶)与B组(不使用封闭胶),每组90例.观察术后1~3 d腹腔引流管引流情况,记录引流量(mL),常规待腹腔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时拔管,记录留置引流管时间(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d1、d2、d3引流量明显小于B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术后A组有2例膈下积液,B组有9例膈下积液(P<0.05);术后A组无一例胆漏发生,B组有2例患者发生胆漏.[结论]创面封闭胶能明显减少肝切除患者术后腹腔渗液及减少膈下积液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吴金术;欧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ACI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ACI患者发病后d1、d6、d14血清MIF、TNF-α、IL-8水平进行测定,并与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ACI组1~14 d各时点血清MIF、TNF-α、IL-8水平均升高,以d6增高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ACI重型患者各时间点血清MIF、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中型、轻型患者(P<0.05或0.01),中型患者各时间点MIF、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5);ACI组MIF与TNF-α及IL-8均呈正相关(P<0.05),但TNF-α与IL-8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MIF、TNF-α、IL-8可能参与ACI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作者:刘双喜;刘军;周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