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

潘小划;梁结玲;陈健发

关键词:肝炎抗原, 丙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CV核心抗原ELISA 试剂盒,对32例 HCV RNA 基因扩增试验检测为阳性的临床丙肝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 同时用抗-HCV ELISA 检测试剂盒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与HCV RNA PCR 检测为对照, HCV 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为96.9%, 特异性为96.7%.32 例HCV RNA PCR 检测阳性血清, 用抗-HCV检测法进行检测, 其中有5 例阴性, 将这5例阴性标本用HCV 核心抗原检测法进行检测, 其中4 例为阳性.[结论]丙型肝炎核心抗原ELISA 检测方法能缩短窗口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费用低廉, 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MED与有限化手术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otomy, MED )与有限化手术(limited-incision 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MED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冷光源下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有限化手术(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D组比LIM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按照Nakai疗效评定标准, MED组:优22例,良16例;LIM组:优21例,良14例;两组优良率MED组优于LIM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ED比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略好,出血少,更具有微创优势,但操作困难,时间略长,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作者:董红辉;龙明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利用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来观察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诱发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替米沙坦20 mg/(kg·d)干预8周后,测定大鼠心功能、左心室重量指数,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NF-κB表达量.[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室内压上升达大速率所需时间(t-dp/d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压(LVSP)、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替米沙坦显著下调心肌NF-κB表达.[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轻心肌肥厚,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NF-κB 表达有关.

    作者:唐铭翔;郭莹;周于禄;张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与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5040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 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3.99%,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消化道多见.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儿的原发病多而重、年龄偏小、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有关.[结论]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加强病室物品的消毒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重视健康宣教,严格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等可有效降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赵瑞芳;彭月娥;周乐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监督下功能锻炼治疗Ⅲ度急性踝外侧副韧带损伤

    [目的]判断监督下功能锻炼在Ⅲ度急性踝扭伤功能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本院急诊就诊的Ⅲ度急性踝扭伤病人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恢复期均用功能疗法治疗.试验组在监督下进行;对照组在医生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在家功能锻炼;均治疗12周.伤后3个月、1年分别用POVACZP评分系统比较:总体效果,两组的治疗时间,对于主、客观不稳定,疼痛、肿胀、再扭伤发病率、用足的外侧缘行走、运动等恢复情况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在用足的外侧缘行走和主观不稳定较对照组为优(P<0.05);伤后1年再扭伤发病率少于对照组(P<0.05),在客观不稳定性、疼痛、肿胀、恢复踝的运动能力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总体POVACZP评分比较,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监督下的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功能治疗Ⅲ度急性踝扭伤伤后3个月和1年的总体治疗效果.

    作者:叶恭水;张建中;丁宁;陈晓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在围术期血液保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围术期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手术(出血量估计大于血容量的15%)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麻,Ⅰ组于切皮前行AHH,按15 mL/kg、50 mL/min输入琥珀酰明胶.AHH开始后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5~2 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Ⅱ组常规输液.记录气管插管后或AHH前(T1)、AHH结束即刻或手术开始时(T2)、AHH后或手术开始后60 min(T3)、术毕(T4)的动脉凝血指标、乳酸浓度及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Ⅰ组病人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例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T2~T4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T1时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点的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Ⅰ组T2~T4时红细胞比容(Hct)较T1时下降(P<0.05),T3、T4时Hct下降幅度Ⅰ组大于Ⅱ组(P<0.05);两组动脉血乳酸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琥珀酰明胶AHH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失血量大的手术病人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不影响凝血功能和组织器官氧供,可安全用于围术期血液保护.

    作者:袁向华;吴建新;贺涛;彭冬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是血红素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能将血红素分解成胆绿素、一氧化碳(CO)和自由铁,前者则被细胞质内的胆绿素还原酶转化成直接胆红素,同时产生CO,其为内源性CO的主要产生途径,自由铁则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电子传递,细胞呼吸能量代谢,解毒等过程.现将HO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栓塞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肺栓塞(PE)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5例病例分别为1例大动脉炎致AMI合并PE;3例AMI患者长期卧床后引发PE;1例AMI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所致PE.[结果]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会导致AMI和PE,但多表现为基础疾病症状;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或股动脉穿刺加压易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会引发PE,患者多合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结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AMI可发生内源性的肺动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不典型,全身基础疾病多掩盖典型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AMI合并PE多为外源性栓子脱落所致以下肢血栓为主,症状典型,预后差.

    作者:申磊;夏豪;江洪;姚园;曲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35例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产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应用期待疗法的产前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35例妊娠28周后边缘性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护理效果.[结果]35例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应用期待疗法,产前给予整体护理,有效地延长了妊娠期,通过实行剖宫产术或经阴道分娩,孕产妇平安,围产儿成活率较高.[结论]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孕妇在期待治疗中,应重视对孕妇的全面护理,尤其重视心理护理及日常起居护理,综合治疗并行计划分娩可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全麻下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用药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全麻下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并发症.[方法]择期行胃镜检查的ASAⅠ~Ⅱ级患儿68例,年龄2.5~8岁,体重12.6~22 kg,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咪唑安定-氯胺酮组(MK组,n=21)、氯胺酮-异丙酚组(KP组,n=22)和咪唑安定-异丙酚组(MP组,n=25)三组.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对各组用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儿检查时的HR、SBP、DBP较基础水平增加(P<0.05),KP组患儿与MP组、MK组相比增加更为明显(P<0.05).MK组中有4例患儿发生剧烈呛咳,2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其中1例患儿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KP组有1例患儿发生呛咳.KP组和MP组中各有1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MK组中3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均是小儿无痛胃镜检查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作者:刘际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时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发生规律.[方法]对95例AOPP患者的电解质、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OPP时电解质紊乱多为低钾血症(27.37%)、低钠血症(26.32%)、低氯血症(18.95%).酸碱失衡常见为代谢性酸中毒(21.05%)、呼吸性酸中毒(7.37%).[结论]AOPP患者易并发多种类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应及时予以预防和纠正.

    作者:邓胜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葛根素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MMP-2、Collagen 1和ERK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2(MMP-2)、1型胶原(Collagen 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模型.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球囊扩张组(对照组)和球囊扩张+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球囊损伤术后,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和Collagen 1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磷酸化水平.[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管腔面积明显增大,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5);MMP-2和Collagen 1表达降低,ERK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结论]葛根素能抑制大鼠球囊损伤部位再狭窄,该作用可能与葛根素能降低MMP-2和Collagen 1的表达及ERK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罗晓;刘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颈物理治疗后孕妇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者宫颈物理治疗后,应用不同引产方法的优劣.[方法]本院有宫颈物理治疗史、怀孕14至20周住院引产患者109例,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1%利凡诺羊膜囊内引产术;B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C组采用宫腔置管+B组方法.观察比较引产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C、B组住院天数、有效分娩时间、引产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对于行宫颈物理治疗后中孕引产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宫腔置管组两种方法在床位使用、医疗费用控制、减轻病人痛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利凡诺羊膜囊内引产术,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华;鲁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的人数逐年增长,护理人员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接触这类患者的几率势必增加[1].手术室护士因特殊的工作性质经常面临着直接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被锐器刺伤的危险而成为高危人群.本文就手术室护士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原因及护士自身因素方面以及防护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林莉;蒋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意外妊娠终止后继发不孕82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意外妊娠终止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意外妊娠后继发不孕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入院的58例原发性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不孕的主要原因.[结果]观察组避孕失败原因依次为未避孕(占57.32%)、避孕套失败(占18.29%)、安全期避孕(10.98%)、体外排精(9.76%);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方式主要为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继发不孕的原因居前4位的分别是输卵管梗阻、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结论]意外妊娠终止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导致输卵管梗阻或不通畅.未避孕或避孕方法不当,多次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输卵管妊娠史,是意外妊娠后继发不孕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邓开玉;田小英;卢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不同缝合方法止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环形间断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对3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分别采用环形间断缝合(A组,15例)和宫腔内8字缝合(B组,20例)对两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和止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及输血少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环形间断缝合止血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可靠,是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内结核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附18例报道)

    [目的]总结颅内结核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提高对颅内结核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手术后确诊的颅内结核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方式和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后获病理证实,12例全切除,1例全切加去骨瓣减压,2例次全切除加去骨瓣减压 ,3例多发病灶中2例仅切除占位明显病灶.术后采用系统抗结核治疗.信访或门诊随访, 14例恢复满意,余4例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典型的颅内结核瘤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非典型的颅内结核瘤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做出判断,部分需通过手术确诊.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邓长阳;李学军;黄纯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1例SAH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84例急性SAH患者于发病2 d后发现低钠血症(61例),其中26例血钠水平121~130 mmol/L,28例111~120 mmol/L,7例≤110 mmol/L.11例病人为脑性盐耗综合征,7例病人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结论]低钠血症是SAH的常见并发症,由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所致者分别为18.0%和11.5%.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治疗.

    作者:潘金保;顾国鑫;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期拔牙治疗急性扩散型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智齿拔除对急性扩散型智齿冠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9例患者进行智齿拔除术和随访,观察病情缓解情况和并发症.[结果]大部分患者术后迅速止痛,张口度增加,面颊部肿胀消退,未见其他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采用智齿拔除术治疗扩散型冠周炎高效、快速,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凯;彭利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具有出血高危因素行剖宫术的产妇40例, 按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药物的不同随机分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A组,n=20例) 、缩宫素+卡孕栓组(B组,n=20例),比较各组术中出血量及副反应.[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317.31±162.47) mL显著少于B组[(441.57 ±252.03) 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 .[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出血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安全、有效;但需严密观察其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唐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合适剂量

    [目的]探讨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新式剖宫产术的合适剂量.[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50例,年龄22~34岁,体重54~78 kg,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C组(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重比重局麻药液:Ⅰ组0.5%罗哌卡因10 mg、Ⅱ组0.5%罗哌卡因12.5 mg、Ⅲ组0.5%罗哌卡因15 mg、Ⅳ组0.5%罗哌卡因17.5 mg、C组0.5%布比卡因9 mg,阻滞平面控制在T8水平.记录运动阻滞程度,术中疼痛程度,腹肌松弛程度,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情况.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Ⅰ组、Ⅱ组、Ⅲ组、C组四组低血压,心率减慢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Ⅳ组与其他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Ⅳ组、C组肌松程度明显强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Ⅲ组、Ⅳ组、C组四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五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0.5%罗哌卡因15 mg用于新式剖宫产术镇痛良好,肌松满意,不良反应少,是合适的麻醉剂量.

    作者:张运芝;胡日红;宋湘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