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铭翔;郭莹;周于禄;张翼
1 病历患者,男,29岁,发现右腹股沟区肿物2个月,伴局部疼痛.在外院行B超显示右腹股沟区实质性占位.在本院行胸片、腹部B超、血常规、生化等均未见异常;行MRI示双侧腹股沟横轴位扫描右侧腹股沟内见一结节病灶,位于右侧股动静脉外侧,大小约1.1 cm左右,形态欠规则,T2WI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Gd-DTPA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左侧腹股沟未见异常,膀胱大小形态正常,充盈良好,壁光滑,未见占位病灶.考虑为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约1.1 cm,原因不明.
作者:陈荣恒;曾志超;罗建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内参照PCR技术检测96例Ems患者和88例对照妇女的GSTM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GSTM1(-)频率为65.6%(63/96),对照组为45.5%(40/88),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OR值为2.29 (95%CI为1.27~4.15),具有GSTM1(-)的个体患Ems的危险性增加1.29倍;病例组中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的GSTM1(-)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期与对照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Ⅲ~Ⅳ期患者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STM1基因多态性与Ems易感性有关,GSTM1(-)可能参与了Ems的致病过程.
作者:邬洪梁;冯丹;刘培香;吴仕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尼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尼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组)40例,单用尼贝沙坦组(对照组)40例.疗程均为8周,观察其对血压、血糖、血尿酸及电解质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和降压效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尼贝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伍泠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 MS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例MSF患者的病例资料,按唐三元等提出的方法进行分类,对Multiple-level Spinal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按Asia标准26例平均随访18个月,均无神经症状加重、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或植骨不融合发生.23例有脊髓损伤,8例恢复正常,10例有一级以上改善,5例无变化.[结论]对于MSF应根据其的稳定性、神经损伤及合并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立;杨双石;荆光泉;雷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适应性.[方法]选择拟行LC病人180例.采用1%利多卡因复合0.4%罗哌卡因施行硬膜外麻醉后行气管快诱导插管,并辅以力月西或丙泊本分复合芬太尼静脉滴注或泵注给予镇静、镇痛;常规监测Bp、HR、SpO2、ECG及血气分析.[结果]全部180例病人上述监测及血气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可用于LC.
作者:徐文;刘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PCL)断裂对外侧副韧带(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尸体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12侧作为PCL完整组,在200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0°、30°、60°、90°外侧副韧带腓骨止点处应变,测试完毕后随机将标本造模成前外侧束(ALB)断裂组和后内侧束(PMB)断裂组,各6侧,在上述条件下测试,再将12侧标本的PCL中下1/3全部切断作为全断组进行测试.[结果] 膝0°位时,LCL腓骨止点各组均为压应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膝30°位时,各组均为压应变,PMB断裂组较完整组及全断组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膝60°位时,完整组和PMB断裂组为压应变,全断组和ALB断裂组为拉伸应力.全断组和ALB断裂组与完整组和PMB断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及完整组和PMB断裂组,组间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膝90°位时,各组均为拉伸应变,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应变大于完整组和PMB断裂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但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及完整组和PMB断裂组,组间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膝0°、30°位时,PCL断裂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无明显影响,膝60°、90°位时,PCL中PMB断裂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无明显影响;膝60°、90°位时,PCL断裂或其中的ALB断裂时均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产生明显的影响.
作者:周益昭;李康华;高曙光;雷光华;李鹏;章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全麻下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并发症.[方法]择期行胃镜检查的ASAⅠ~Ⅱ级患儿68例,年龄2.5~8岁,体重12.6~22 kg,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咪唑安定-氯胺酮组(MK组,n=21)、氯胺酮-异丙酚组(KP组,n=22)和咪唑安定-异丙酚组(MP组,n=25)三组.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对各组用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儿检查时的HR、SBP、DBP较基础水平增加(P<0.05),KP组患儿与MP组、MK组相比增加更为明显(P<0.05).MK组中有4例患儿发生剧烈呛咳,2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其中1例患儿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KP组有1例患儿发生呛咳.KP组和MP组中各有1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MK组中3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均是小儿无痛胃镜检查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作者:刘际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主要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对1 066例(2 128眼)患者准分子激光手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屈光度-1.50D~-11.00D,散光度-4.00D以内.[结果]术中并发症有游离角膜瓣、角膜瓣偏中心、角膜瓣下异物残留、上皮脱落、结膜下出血;术后并发症有疼痛、角膜瓣皱褶、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屈光欠矫、屈光回退、眩光、视疲劳、干眼症.[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术中术后均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加强手术医师技能培训,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毛安真;王瑞平;鲁红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非典型超声图像特征,以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检出率.[方法]采用经腹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输卵管妊娠的超声图像.[结果]66例输卵管妊娠中,8例有典型的妊娠囊声像,附件区实性或囊、实性混合包块58 例,管状环包块45 例,盆腔积液22 例,盆腹腔积液26 例,肝肾间隙积液4 例.[结论]盆腔或腹内游离的液体,附件区管状环和复合包块等是异位妊娠的非特异性超声图像特征.
作者:肖耀成;李海霞;胡玉凤;李朝阳;曹迎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全麻下颅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对血清NSE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中分别于正常通气(PETCO2 5.0 kPa)、轻度(5.0~4.0 kPa)、中度(3.5 kPa)、重度(3.0 kPa)过度通气并稳定15 min后同步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测定.[结果]随着PETCO2的降低,患者血清NSE呈下降趋势,但至重度过度通气时,血清NSE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可影响血清NSE含量,重度过度通气时血清NSE含量显著升高,脑损伤加重.故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避免重度过度通气.
作者:陆佑明;杨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otomy, MED )与有限化手术(limited-incision 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MED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冷光源下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有限化手术(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D组比LIM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按照Nakai疗效评定标准, MED组:优22例,良16例;LIM组:优21例,良14例;两组优良率MED组优于LIM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ED比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略好,出血少,更具有微创优势,但操作困难,时间略长,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作者:董红辉;龙明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9月至2008年1月,对42例45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icat Ⅲ、Ⅳ)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女29例,男13例,平均年龄47.4岁,单侧39例39髋,双侧3例6髋.术前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颈干角、股骨颈前倾角.采用改良后外侧Gibson入路,根据术前测量结果,对于颈干角小于135°者,手术时适当增加至135°,大于135°则维持原有角度;采用X线检查和Harris功能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术前股骨颈干角平均134.1°,术后平均138.2°,其中术前颈干角小于135°的34髋,平均131.7°,术后平均137°;术前颈干角大于135°的12髋,平均140.9°,术后平均141.5°.股骨前倾角术前平均34.5°.术后X线显示髋臼外展角平均42°.双侧肢体长度差别术前平均2.1cm,术后平均0.5cm.平均随访14.4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2.6分,后一次随访功能评分为平均90.4分.随访期内无股骨颈骨折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伟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文总结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治疗31例.初次手术治疗方式:胶原酶注射治疗6例,单纯腰间隙椎板开窗12例(包括MED髓核摘除5例,半椎板切除8例,全椎板切除5例).再次手术方式:采用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4例,全椎板切除7例,对于腰椎不稳摘除髓核的同时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或横突间植骨19例.[结果]本组病例经过术后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患者未再次发生腰腿痛的症状,椎间植骨均达到临床骨性融合,术前对比术后2周VAS评分及X线椎间隙的高度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2年对比术后2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仔细分析原因,采用正确的术式,再手术治疗的效果是肯定的.
作者:王献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90例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常有发热,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流行期间传播快、传染性强;个别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结论]掌握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早诊断、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欧敏生;杨君;许燕山;向春云;王力;霍相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5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组(A组,n=30),文拉法辛25~275 mg/d ,分1~3次口服.阿米替林组(B组,n=28),阿米替林50~250 mg/d,分1~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5 mL,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α水平,并选取30例正常产后妇女为正常对照(C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各评定1次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在治疗前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AMD评分亦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3.3%、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8周末TESS总分评定A明显均低于B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相当,均可降低患者IL-6、TNF-α水平,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更小,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作者:谢红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环形间断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对3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分别采用环形间断缝合(A组,15例)和宫腔内8字缝合(B组,20例)对两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和止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及输血少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环形间断缝合止血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可靠,是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靶控输注(TCI)期间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对意识状态变化的预测及年龄对其的影响.[方法]择期椎管内麻醉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分为轻年组(20~40岁,Ⅰ组)和老年组(65~85岁,Ⅱ组),每组20例,按咪达唑仑效应室靶浓度(Ce)分阶段实施TCI,采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评价意识状态变化.记录每次评分前即刻的BIS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BIS与OAA/S评分的关系.[结果]随着咪达唑仑Ce增加,两组病人BIS逐渐降低,两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同一镇静评分(OAA/S4-1)时,Ⅱ组的BIS值明显高于Ⅰ组.TCI期间两组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与基础值比较,当OAA/S评分降至2以下时,血压下降(P<0.05).[结论]咪达唑仑TCI期间,BIS能预测意识状态的变化,且对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的预测相当.
作者:祝平;刘景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尽管医疗器械的发展和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结直肠癌吻合口漏的发生仍难以避免.现将本院近7年来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人发生的吻合口漏的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罗旭旺;吕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意外妊娠终止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意外妊娠后继发不孕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入院的58例原发性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不孕的主要原因.[结果]观察组避孕失败原因依次为未避孕(占57.32%)、避孕套失败(占18.29%)、安全期避孕(10.98%)、体外排精(9.76%);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方式主要为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继发不孕的原因居前4位的分别是输卵管梗阻、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结论]意外妊娠终止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导致输卵管梗阻或不通畅.未避孕或避孕方法不当,多次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输卵管妊娠史,是意外妊娠后继发不孕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邓开玉;田小英;卢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锌含量变化与病情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52例AL患者血浆锌含量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化疗后33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① 52例AL患者,其中初治未化疗19例血浆锌含量(2.62±1.12 μg/mL)较正常对照组(4.28±1.68 μg/mL)明显减低(P<0.01),化疗后病情缓解16例锌含量(4.66±2.18 μg/mL)较难治/复发17例(3.34±0.93 μg/mL)明显增高(P<0.05), 缓解组血浆锌含量较初治未化疗组明显增高(P<0.01);② 17例难治/复发AL患者其中15例骨髓单个核细胞P-gp 表达阳性细胞率与血浆锌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69,P<0.01).[结论]①AL患者血浆锌含量变化与病情及临床疗效有关.②AL患者血浆锌含量测定可作为判断病情、疗效及预后指标之一.锌可能参与AL多药耐药的发生.
作者:秦忆;秦群;郭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