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英;颜建新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围术期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手术(出血量估计大于血容量的15%)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麻,Ⅰ组于切皮前行AHH,按15 mL/kg、50 mL/min输入琥珀酰明胶.AHH开始后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5~2 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Ⅱ组常规输液.记录气管插管后或AHH前(T1)、AHH结束即刻或手术开始时(T2)、AHH后或手术开始后60 min(T3)、术毕(T4)的动脉凝血指标、乳酸浓度及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Ⅰ组病人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例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T2~T4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T1时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点的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Ⅰ组T2~T4时红细胞比容(Hct)较T1时下降(P<0.05),T3、T4时Hct下降幅度Ⅰ组大于Ⅱ组(P<0.05);两组动脉血乳酸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琥珀酰明胶AHH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失血量大的手术病人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不影响凝血功能和组织器官氧供,可安全用于围术期血液保护.
作者:袁向华;吴建新;贺涛;彭冬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降压疗效、危险因素控制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2例中危或高危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和对照组(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观察8周,用药前后测量24 h动态血压,计算血压平滑指数(SI),生化及超声检查,观察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S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ISH患者具有降压作用,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控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全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者宫颈物理治疗后,应用不同引产方法的优劣.[方法]本院有宫颈物理治疗史、怀孕14至20周住院引产患者109例,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1%利凡诺羊膜囊内引产术;B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C组采用宫腔置管+B组方法.观察比较引产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C、B组住院天数、有效分娩时间、引产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对于行宫颈物理治疗后中孕引产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宫腔置管组两种方法在床位使用、医疗费用控制、减轻病人痛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利凡诺羊膜囊内引产术,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华;鲁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1例SAH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84例急性SAH患者于发病2 d后发现低钠血症(61例),其中26例血钠水平121~130 mmol/L,28例111~120 mmol/L,7例≤110 mmol/L.11例病人为脑性盐耗综合征,7例病人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结论]低钠血症是SAH的常见并发症,由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所致者分别为18.0%和11.5%.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治疗.
作者:潘金保;顾国鑫;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全麻下颅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对血清NSE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中分别于正常通气(PETCO2 5.0 kPa)、轻度(5.0~4.0 kPa)、中度(3.5 kPa)、重度(3.0 kPa)过度通气并稳定15 min后同步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测定.[结果]随着PETCO2的降低,患者血清NSE呈下降趋势,但至重度过度通气时,血清NSE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可影响血清NSE含量,重度过度通气时血清NSE含量显著升高,脑损伤加重.故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避免重度过度通气.
作者:陆佑明;杨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分析手术时间、术后塑形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2例病人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头颅外形对称,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三维钛网修复颅骨方便,快捷,塑形满意,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周彬;蒋宇钢;匡卫平;黄红星;李创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单纯的胬肉切除手术复发率高达89%[1].本院自2003年开始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护理上予以心理疏导和专科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祥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协助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26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并在宫腔镜下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的敏感性高,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总符合率93.35%.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是本组患者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是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送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部分病人可达到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作用.
作者:唐嗣信;刘瑞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照组,疗程均为10 d,统计其疗效和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下呼吸道细菌清除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比较理想,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的经验用药.
作者:刘双柏;姜交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的人数逐年增长,护理人员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接触这类患者的几率势必增加[1].手术室护士因特殊的工作性质经常面临着直接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被锐器刺伤的危险而成为高危人群.本文就手术室护士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原因及护士自身因素方面以及防护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林莉;蒋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PAG)的可行性.[方法]36例PAG随机分为三组,其中16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A组),1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B组),8例行腮腺全切除术(C组),随访时间 3~5年.[结果]A组术后瘢痕和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B、C组,肿瘤的复发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是PAG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
作者:黄端阳;尹婵;刘新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尽管医疗器械的发展和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结直肠癌吻合口漏的发生仍难以避免.现将本院近7年来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人发生的吻合口漏的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罗旭旺;吕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 病历患者,男,29岁,发现右腹股沟区肿物2个月,伴局部疼痛.在外院行B超显示右腹股沟区实质性占位.在本院行胸片、腹部B超、血常规、生化等均未见异常;行MRI示双侧腹股沟横轴位扫描右侧腹股沟内见一结节病灶,位于右侧股动静脉外侧,大小约1.1 cm左右,形态欠规则,T2WI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Gd-DTPA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左侧腹股沟未见异常,膀胱大小形态正常,充盈良好,壁光滑,未见占位病灶.考虑为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约1.1 cm,原因不明.
作者:陈荣恒;曾志超;罗建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利用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来观察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诱发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替米沙坦20 mg/(kg·d)干预8周后,测定大鼠心功能、左心室重量指数,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NF-κB表达量.[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室内压上升达大速率所需时间(t-dp/d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压(LVSP)、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替米沙坦显著下调心肌NF-κB表达.[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轻心肌肥厚,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NF-κB 表达有关.
作者:唐铭翔;郭莹;周于禄;张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全麻下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并发症.[方法]择期行胃镜检查的ASAⅠ~Ⅱ级患儿68例,年龄2.5~8岁,体重12.6~22 kg,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咪唑安定-氯胺酮组(MK组,n=21)、氯胺酮-异丙酚组(KP组,n=22)和咪唑安定-异丙酚组(MP组,n=25)三组.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对各组用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儿检查时的HR、SBP、DBP较基础水平增加(P<0.05),KP组患儿与MP组、MK组相比增加更为明显(P<0.05).MK组中有4例患儿发生剧烈呛咳,2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其中1例患儿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KP组有1例患儿发生呛咳.KP组和MP组中各有1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MK组中3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均是小儿无痛胃镜检查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作者:刘际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诊断为2型DM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格列酮组(罗格列酮,4mg/d,n=23)与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750 mg/d,n=23),连续治疗12周.另选2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肱动脉基础内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EID),并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结果]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治疗前FPG、HbA1c、ET-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FPG、HbA1c、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罗格列酮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间肱动脉基础内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MD和EID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两组肱动脉基础内径较治疗前均无变化(P>0.05), FMD和EI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老年DM患者均存在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有较好的内皮细胞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付建芳;涂艳阳;姬秋和;张南雁;王莉;高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应用期待疗法的产前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35例妊娠28周后边缘性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护理效果.[结果]35例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应用期待疗法,产前给予整体护理,有效地延长了妊娠期,通过实行剖宫产术或经阴道分娩,孕产妇平安,围产儿成活率较高.[结论]晚期妊娠边缘性前置胎盘孕妇在期待治疗中,应重视对孕妇的全面护理,尤其重视心理护理及日常起居护理,综合治疗并行计划分娩可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5040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 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3.99%,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消化道多见.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儿的原发病多而重、年龄偏小、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有关.[结论]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加强病室物品的消毒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重视健康宣教,严格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等可有效降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赵瑞芳;彭月娥;周乐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9月至2008年1月,对42例45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icat Ⅲ、Ⅳ)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女29例,男13例,平均年龄47.4岁,单侧39例39髋,双侧3例6髋.术前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颈干角、股骨颈前倾角.采用改良后外侧Gibson入路,根据术前测量结果,对于颈干角小于135°者,手术时适当增加至135°,大于135°则维持原有角度;采用X线检查和Harris功能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术前股骨颈干角平均134.1°,术后平均138.2°,其中术前颈干角小于135°的34髋,平均131.7°,术后平均137°;术前颈干角大于135°的12髋,平均140.9°,术后平均141.5°.股骨前倾角术前平均34.5°.术后X线显示髋臼外展角平均42°.双侧肢体长度差别术前平均2.1cm,术后平均0.5cm.平均随访14.4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2.6分,后一次随访功能评分为平均90.4分.随访期内无股骨颈骨折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伟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9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预后.[结果]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痛、头晕,上腹痛或右上腹痛,恶心、呕吐、黄染、皮肤出血点.9例孕产妇中1例因脑出血2 h后出现脑疝死亡,余产后7~15 d痊愈出院;婴儿病死率33.3%.[结论]HELLP综合征早期诊断、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洪英;颜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