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军;李永;熊海玉
[目的]探讨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RBNS)TIE2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散发性BRBNS患者,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其第9号染色体TIE2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结果]3例散发性BRBNS的TIE2基因检测,其中1例发现其TIE2基因的3号外显子79bp处存在C591T的杂合性碱基改变,对照正常人的TIE2,提示C591T的杂合性碱基改变为单核苷酸多态(SNP);除C591T之外,在3例患者中未发现其他TIE2编码区突变.[结论]散发性BRBNS可能与TIE2基因突变无关.
作者:霍继荣;王赛;夏昆;夏家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一日三次及一日两次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诺和锐30一日三次136例及一日两次64例皮下注射治疗组,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达标.观察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继续治疗至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两组均能有效的降低血糖,达标剂量无明显差异,但每日三次使用达标时间短(P<0.01).[结论]诺和锐30每日三次使用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降低餐后血糖漂移,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
作者:徐宁;王国凤;尹冬;惠媛;张吉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9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下通过撬拔复位重建塌陷的胫骨平台,并经皮用骨松质螺钉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3个月.X线检查胫骨平台关节面均达到解剖复位.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随访与疗效评定,优25例,良3例,差1例.[结论]经关节镜下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损伤小,直视下复位关节面完整、光滑,内固定确切,并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且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刘宝荣;刘向阳;肖晟;沈雄杰;王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心肺功能尚未恢复,需要带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度过危险期,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4.2~8.3%[1],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后果之一.
作者:安淑芬;张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前列腺癌患者,70例良性疾病患者全部进行血清PSA ,FPSA检测,并同时对80例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另选择60例健康男性检测血清PSA,FPSA结果作为对照组.并计算FPSA/PSA比值.[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PSA,FPSA结果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男性(P<0.01).[结论]PSA,FPSA检测联合骨显像对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剑英;林英;谭政良;雷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本科近4年来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后并发ARDS的23例病例,统计其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和疗效、转归.[结果]患者危险因素中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18例、心功能不全17例、水电解质紊乱13例、营养状况不良15例、对抗生素的疗效不佳16例;早期给予适量激素治疗、积极的机械通气能改善血气指标(P<0.05~0.01);年龄、血糖水平、氧合指数、感染程度与病死率有密切关系.[结论]控制慢性肺部疾患、改善心功能、平衡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营养状况、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控制本病并发ARDS发生的重要手段;早期给予适量激素、积极的机械通气对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并发ARDS治疗有积极意义;老龄病人、血糖水平高、氧合指数严重低下、感染程度重预后不佳.
作者:沈道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肿瘤相关性肾脏疾病是指一类继发于全身各个器官的肿瘤所致的肾脏损伤性疾病,其在肿瘤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1922年,Galloway首次报道了肾外肿瘤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随后,多个研究证实肿瘤可并发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并且,肿瘤相关性肾脏并发症已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该领域值得肿瘤科和肾脏科医生共同重视和关注.
作者:朱健玲;肖力;刘映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闭合性脾外伤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与和手术治疗.由于脾脏是人体内大的淋巴器官,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等重要功能[1],因而,非手术的保脾治疗在闭合性脾外伤的治疗中日益收到推崇.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闭合性脾外伤60例,在抢救生命的前提下力争保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善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程序在肝脏肿瘤手术病人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间入选的肝脏肿瘤手术病人74例随机分成两组,加速康复护理组37人,常规护理组37人.分析两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病人满意率,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加速康复护理程序与常规护理程序比较,可更好地促进术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肝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速康复护理程序在肝脏肿瘤手术病人中应用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临床护理方案.
作者:石泽亚;刘小明;吴金术;唐四元;袁艳萍;刘初平;刘怡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述情障碍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比较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以及与40例正常人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定结果.[结果]述情障碍在临床治愈前组的发生率为(63.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精神分裂症患者治愈前、后TAS总分及各因子分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患者治愈前TAS总分和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治愈后(P<0.05),外向性思维因子分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治愈前组TA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愈后组TAS总分和外向性思维、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治愈前TAS评分与发病次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453,P<0.01),与病程、文化、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均存在述情障碍,治愈后述情障碍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彭红莉;杨栋;程明;谌益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科护士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问卷及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情况及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干预后进行自我效能评分,研究组自我效能(33.78±6.11)分,对照组(29.11±6.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63.73±8.01)分,对照组(57.03±6.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增强了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玲;陈文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A)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BTCC组织中HPA mRNA及VEGF mRNA表达,并以12例正常膀胱组织作对照,分析HPA mRNA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分析HPA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PA mRNA阳性表达,BTCC组织中HPA mRNA阳性表达率为58.06%(36/62).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明显相关.而且,HPA与VEGF二者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r=0.501,P<0.01).[结论]HPA mRNA阳性表达与BT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HPA在BTCC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释放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黄江波;黄健;刘思平;曾嵘;罗志刚;魏建华;林立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并运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探讨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价值.[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得出预测腹水性质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方程,借助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率,并和腹水细胞学结果比较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SAAG,血清CA199、AFP、CEA,腹水CEA.②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指标有SAAG,血清CA199、AFP和腹水CEA,得出的回归方程为P=1/1+e-(-1.417-0.745x1+0.060x2+0.786x3+1.932x7).③回归方程对腹水良、恶性预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和诊断腹水的金标准腹水病理细胞学检测相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作者:何贵阳;汪春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水通道蛋白-4( AQP4)的表达变化与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TBI组和假手术 (SO)组.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致重度脑创伤模型.SO组除不予以撞击外,其余操作与TBI组相同.分时段取脑,观察以下指标:①测创伤脑组织中伊文氏蓝(EB)外渗量;②透射电镜下观察创伤后BBB和细胞的超微病理改变;③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AQP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④氯化三苯四唑染色后,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每张脑片的面积和坏死区面积.[结果]BBB通透性、超微病理变化和坏死区体积百分比在SO组中变化不大.脑损伤后,BBB通透性增加,其增加有两个高峰,分别在TBI后12 h和TBI后3 d,以后者更明显.透射电镜下可见血管及其周围神经元、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在TBI后3 d改变明显.脑损伤后脑组织坏死区体积百分比增加,大值也在TBI后3 d.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脑损伤后AQP4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逐渐上调,1 d达高峰,持续至3 d后下降,7 d接近SO组水平.[结论]大鼠TBI后BBB通透性的增加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TBI后BBB通透性增加,可能与AQP4表达上调有关,两者的变化影响TBI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俊驹;王宇田;黄垂学;文立;赵建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7年8月对43例(62髋) 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2~88个月.[结果]患者髋关节功能较术前均显著改善,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无脱位、感染等并发症.患者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35.3±7.0)分,术后为(82.5±7.4)分,其中优45髋,良8髋,可7髋,差2髋,优良率85.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康华;章灿;胡懿郃;廖瞻;赵瑞波;罗小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严重烫伤对家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12只家兔分为A、B两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假烫处理)、B组为严重烫伤组(30%TBSA,Ⅲ度).A组假烫、B组烫伤后24h经颈动脉采血分离中性粒细胞.裂解细胞,提取蛋白质.利用固相pH梯度胶条(240mm×3mm×0.5mm,pH 3~10)及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图像扫描,PDQuest软件分析图像,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再从凝胶上切割差异蛋白质点,胰酶消化,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得到肽质量指纹图,再利用Mascot软件搜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建立了家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蛋白质2-DE图谱.A、B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759±20)个、(749±27)个,平均匹配率分别为93%、91%.两组间筛选出19个差异蛋白质点,鉴定了其中8个,包括7种蛋白质.[结论]家兔严重烫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发生改变,表达变化的蛋白质包括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β-肌动蛋白、膜联蛋白Ⅰ、巯基特异性抗氧化蛋白等,功能涉及细胞内酶活性、细胞能动功能及可变形性、炎症、代谢、抗氧化能力、细胞凋亡等,这些蛋白质与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功能改变有关.
作者:曾纪章;张丕红;李莉莉;任利成;梁鹏飞;黄晓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方法]将428例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与中青年组相比较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多见,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0.57%、12.19%.老年消化性溃疡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与中青年组对比癌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分别为6.60%和1.8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出血、穿孔并发症的出现与中青年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幽门梗阻并发症的出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及早进行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减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沃树华;马黎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简化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2月73例采用简化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结石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例.简化方法包括:不预置输尿管导管35例,不需超声或X线定位73例,不留置肾造瘘管31例.[结果]7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时间0.5~1.6小时,一次手术无石率93.2%(68/73例).术后辅助体外碎石4例,术后并发高热5例,术后出血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简化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效果确切,能进一步减轻患者损伤及负担,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李辉;葛金山;陈文彬;崔书平;刘军平;孟宪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住院新生儿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218例,Ⅰ型呼衰143例,Ⅱ型呼衰75例;综合治疗同时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每12 h复查血气,观察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并观察有无气压伤、氧中毒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副作用发生.[结果]198例于高频喷射通气0.5~1 h症状明显改善,脉搏氧饱和度达90%以上,均治愈(占90.8%).两型呼衰治疗前后PaO2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aO2恢复正常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型呼衰治疗前后PaCO2有显著性差异(P<0.05).14例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6例高频通气后1h症状无改善而改气管插管常频机械通气.[结论]高频喷射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基层医院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曾凡茂;万绍勇;饶合兰;黄慧君;明靖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其病因及病理未明,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全身多系统受累,而以心血管受累为著.
作者:张晓立;杨作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