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雁
目的:探讨护士长如何防范及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对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具体措施进行落实结果: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结论:护士长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吴春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标准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入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对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80例H.pylori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给予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C组:在A组三联疗程结束后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疗程都是2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 H.pylori。结果:A..B.C 组H.pylori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7.8%84.2%83.9%,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3.3%80.0%78.3%, B组及C组的PP根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PP及ITT根除率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7%和10.7%vs 30.4%,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对药物耐受程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三联疗法加入益生菌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降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康东;马岚;董琳;冶正财;郭锐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20例子宫腺肌病通过超声检查,完全符合诊断的是114例,6例误诊为子宫其他疾病。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志榕;郑继伟;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临床上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铸造支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80例,根据铸造支架所选取的金属材料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的材料为钴铬合金,观察组38例患者的材料为钛合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固定力、咀嚼效率、满意率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修复前(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满意率的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铸造支架应用于口腔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且钴铬合金与钛合金两种材料在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云南省云县2014年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提供的云县201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结果: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78.90/10万、21.10/10万,未发现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和风疹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结论:云县法定传染病疫情不容乐观,尤其是梅毒和风疹,应当加强监测和防控力度。
作者:宋科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ECT与SSRIs类药物对中重度抑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例重度抑郁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SSRIs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MECT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HAMD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MECT+SSRIs类药物方式对重度抑郁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迅速而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36例伴胰岛素抵抗的2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用药期间22例患者月经恢复,占86.5%。结论:对于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是安全、有效的,体外研究无致畸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促排卵药物联合使用,近期可促排卵及妊娠,远期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预防或减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实施现状及对其有影响的因素。方法:采用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名乳腺癌患者中,8名有保乳指征,37名无保乳指征;8名有保乳指征患者中,3名患者采用的是保乳手术,5名患者无保乳意愿故采用的是乳房切除术。结论:对患者及社会群众调查中,患者未选用保乳治疗的主要原因总结有以下两点:担心保乳治疗的可靠性和医生的建议。十堰居民对乳腺癌的防范意识不足和对保乳治疗的认识程度低。
作者:宁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柳氨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22%(37/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且用药安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凤兰;李继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值得临床使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李艳芬;曹广民;赵翠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差的相关护理措施,从而为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工作提供较多的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回顾,并总结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其出现伪差的几率。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100例患者中出现伪差的共有3例,伪差率为3%。结论:强化护理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工作,并提供更多个性化健康方案指导,就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现象的出现。
作者:吴言丰;王淑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干预对Ⅱ型糖尿病(TZDM)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40例 TZDM 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多层次的指导与护理半年。结果:干预后患者非依从性的多项原因改进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TZD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百合中主要含有磷脂、生物碱、皂苷及多糖,另外还含有一些淀粉、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经。有润肺、祛痰、止咳、健胃、安心定神的功效,尤其对肺结核、气管炎的滋养、缓解作用甚佳。
作者:阿如娜;罗兴平;聂敏;古培丽;郭文杰;杨永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心律失常疗效及心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后,心律失常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得到提升。
作者:宗爱芬;玄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评估低分子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02月至2014年02月我院ICU住院的24例诊断为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12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12例。对照组早期用广谱抗生素,补充循环血容量,抑酸保护胃黏膜,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器官支持与保护,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皮下注射,q12h,疗程7d,如有明显出血倾向、低凝状态或患者死亡,立即停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PT)、纤维蛋白原(FDP)、乳酸、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和28d病死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PT、APPT、FDP及D-二聚体差异无显著性(р>0.05);乳酸和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р<0.05);患者DIC发生率、MODS发生率与28d病死率差异具有显著性(р<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和血液高凝状态,临床应用安全,其应用价值需要继续观察研究。
作者:咸其宏;孙修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影响青年护士护士沟通能力的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护士沟通能力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某省级三甲医院护士,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护士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共调查462人,其中护士沟通能力平均得分为(148.3±11.3)分;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的护士沟通能力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护患沟通培训是否足够与护患沟通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现正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护患沟通培训是否足够、E问卷(外倾性)、N问卷(神经质)和 P问卷(精神质)是护士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在注重护士沟通能力培训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人格特征的培养,以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朱娟娟;何银银;吴丹;吴德全;任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临床诊治工作的总结。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症状特征,总结治疗的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的诊断以及实验室验查,所选患者中出现异位妊娠者36人,占总体的36.0%,出现输卵管卵巢囊肿者30例,占总体的30.0%,出现急性盆腔炎者16人,占总体的16.0%,出现出血性输卵管炎者14例,占总体的14.0%,出现子宫破裂者4例,占总体的4.0%,痊愈者76,痊愈率为76.0%,有效者22人,有效率为22.0%,无效者2人,无效率为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针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临床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需要重视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谢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四种含抑菌涂层导尿管与普通硅胶导尿管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抑菌效果比较与分析。方法:1、将各导尿管节段置于两种含一定浓度致病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溶液的试管中进行连续恒温细菌培养,逐日观察和采集从当天到28天的溶液变化。2、提取原始态导尿管上的有效抑菌物质测定含量并进行“等同抑菌效果”的平板试验。结果:普通硅胶导尿管无抑菌效果,四种含抑菌涂层导尿管初始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菌种不同也有差异,延长时日则之间差异明显,三日后则仅存一种管有抑菌效果,并保持到28天。结论:1、普通硅胶导尿管不具有抑菌效果;2、四种主流含抑菌涂层导尿管有三种在三天内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三天后只有AM导尿管抑菌效果较明显,且能达到28天。
作者:周克东;冯凤钜;李忠泽;高芹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纪文岩运用葛根汤医案3例,并归纳总结其用药特点及论证思想。
作者:魏秀云;纪文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隐性失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0例(20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0)及对照组(n=1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隐性失血、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围术期隐性失血,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匡苏源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