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永芬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期间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并结合DMS工作站数据记录与院内2名丰富心电图检查医生共同判断,观察患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变化.结果: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24h无症状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仅为6.25%(4/64),而症状出现24h之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高达87.50%,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1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24h无症状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仅为16.67%(2/12),而症状出现24h之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高达66.67%,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J波属于典型的除极综合征指标,预示着机体生理心电异常或缺血状态下,有着较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对此需提高警惕,做好患者的急救处理准备,形成针对性干预处置预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朱顺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整体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整体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月、3月的Harris评分.结果:整体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Harri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整体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术的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江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价值.方法:观察组(71例)为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组(71例)为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分别对两组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 C、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分别为2.19mg/ml(s=0.35)、27.9mg/ml(s=9.1),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分别为0.49mg/ml(s=0.21)、5.6mg/ml(s=2.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较高.
作者:薛军;卫鹏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在胆总管结石临床护理中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3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5.87分(s=0.58)、抑郁评分5.84分(s=0.59),高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5.01分(s=0.55)、抑郁评分5.02分(s=0.52);住院时间7.45d(s=0.60),多于观察组的6.25d(s=0.7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临床护理中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联用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改良洗胃法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该院84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改良洗胃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洗胃法,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平均洗胃时间及再呕吐次数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33%(x2=11.848、P<0.01);研究组与常规组在平均洗胃时间、再呕吐次数等指标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13.342,P<0.01;t=-13.695,P<0.01).结论:改良洗胃法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优,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呕吐症状,缩短洗胃时间,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作者:黄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严重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传统手术,试验组(43例)应用微创痔疮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痔疮患者给予微创痔疮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尽可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与手术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中华;闫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名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患儿家属要求,将其分为观察组(n=43,以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治疗)与对照组(n=43,以蒙脱石散治疗),后对两组患儿取得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从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97.47%)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两组患儿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可适当加入双歧杆菌活菌,有助于疗效的提升,可推广.
作者:宫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7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矫治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应用环框式磨牙竖直器对22例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患者的矫治,比较治疗前后M-MP、M-OP值观察患者临床矫治效果.结果:矫正后患者的M-MP、M-OP的平均值分别为90.53(s=10.47)和92.24(s=5.43),较矫治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矫治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东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使用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调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每天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和强化组(每天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都有明显改善,强化组效果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减少,强化组减少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的效果,能够稳定或者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斑块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易发因素、临床表现、诊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例孕期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患者都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其中对5例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再给予溶栓治疗,4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1例继续妊娠.1例患者在家属坚持下未放置腔静脉滤器给予溶栓治疗.其余10例患者只接受抗凝治疗,1例患者流产,8例患者抗凝至生产.结论:孕期下肢DVT首选低分子肝素抗凝,对部分患者可依据血栓位置及家属意愿给予溶栓治疗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非常高,因此对于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也很明确,认识非常充分,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儿童哮喘的药品和设备都很先进,但是哮喘疾病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治疗不善还会导致儿童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而临床影响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就是误诊、患者缺少协作能力等.临床对于诊断哮喘疾病的难度很大,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但是患者没有出现以上临床症状也不能排除哮喘的可能.诱发儿童出现哮喘的因素有呼吸道感染、运动、食物和药物影响等.
作者:张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且发生口腔溃疡病例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出血、疼痛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口腔出血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疼痛发生率(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50.00%),即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实施改进护理干预利于控制病情发展,消除溃疡,并降低口腔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给予喉罩全身麻醉,B组给予静脉全身麻醉,观察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结果:A组检查前、检查后MAP、HR、SPO2均与B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P、HR低于B组,SPO2高于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全身麻醉后,可提升麻醉效果,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袁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就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化疗、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水平、生活质量、疼痛评分、毒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抽取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结合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结合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苏醒情况.结果:在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和拔管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R水平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出现寒战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490;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结合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减少患者的病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在临床进行推广的可行性高.
作者:周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磁敏感成像(SWI)对脑外伤微出血(CMB)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脑外伤精神伤残鉴定患者行常规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T1加权成像(T1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SWI序列扫描,将常规序列CMB的检出率与SWI序列比较.结果:SWI序列对颅内微小出血检出45例,检出率达80.36%.常规 T2WI、T2FLAIR、T1WI 和 DWI 序列分别检出28例 (50.00%)、28例 (50.00%)、28例 (50.00%)、31例(55.36%)颅内微小出血灶.SWI序列对颅内微小出血的检出率(80.36%)高于常规序列(50.00%、5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序列对颅内微小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序列,对临床诊断及脑外伤所致精神伤残鉴定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王美娟;邵宝富;王超;陈桂兵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中抽取4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含的指标有:年龄、血肿量、中线移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硬膜下血肿等指标,以进一步探讨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神经外科颅脑创伤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多因素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其中GCS是影响大的因素.结论: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很多,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时间就应给患者做科学治疗,给予其针对性措施,以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作者:阚宏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采用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塑形第二足趾外形再造拇、手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科对56例67指手指缺损的患者行母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中节趾底狭窄部分,重塑外形后移植再造拇、手指,其中再造拇指27指,示指19指,中指16指,环指5指.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的56例患者的67指手指及拇指再造全部成活,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1例,经及时探查治疗后均顺利成活,再造指中节狭窄部分明显改善,供足都能够正常行走,没有出现疼痛、跛行等后遗症.结论:采用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塑形第二足趾后移植再造手指的方法明显改善了第二趾甲体偏小、中段狭细而末节膨大的缺陷,使再造手指更加美观,达到了预期目的.
作者:何如祥;王勇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精密子母尿袋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留置导尿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集尿袋,观察组使用精密子母集尿袋,分析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和主要感染菌种.结果:第3天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尿路感染,7d尿液样本显示,观察组1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者10例,发生率为20.00%.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2例,克雷伯杆菌1例,大肠埃希菌5例,肠球菌3例.结论: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使用精密子母尿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雷艳;莫丽艳;林余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