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静脉留置针进针深度对置管时间的影响

王刚霞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 进针深度, 置管时间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进针深度对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实行静脉输液的患儿200例,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静脉留置针进针深度,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进针深度为18.0mm(s=0.1).比较分析静脉留置针进针深度对患儿置管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儿渗血率为40.0%,观察组患儿渗血率为9.0%,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渗血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儿置管时间,观察组患儿置管时间要长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留置针深度的应控制在18.0mm(s=0.1),可减少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渗血现象,同时还能够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时间.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超检查用于孕期不同阶段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B超检查用于孕期不同阶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孕期不同阶段进行B超检查,终对不同孕期胎儿畸形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在孕期不同阶段对孕妇进行B超检查,观察发现,孕育畸形胎儿的患者16例.于孕12~14周检测出胎儿畸形的患者2例,于孕18~24周检测出胎儿畸形的患者6例,于孕28~32周检测出胎儿畸形的患者7例,于孕37周及分娩前1周检测出胎儿畸形的患者1例.结论:于孕期不同阶段对孕妇进行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可以充分体现出B超在孕期不同阶段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姝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信息化干预对出院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

    目的:对信息化干预在出院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17日至2016年3月17日收治的60例出院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出院指导、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糖尿病患者经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血糖情况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行信息化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在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钙通道阻滞剂药物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为主要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匀分成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患者单纯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联合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ARB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单一组患者,数据对比之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CCB与ARB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将两种类型药物联用值得推广.

    作者:热娜古丽·阿布都热依木;努尔买买提·吐尔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究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明显高于对照组(81.1%),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8d (s=1.03)和7.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74d(s=1.42)与23.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秘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康博西普在黄斑水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黄斑水肿患者20例,共为20只眼,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为所有患者应用康柏西普开展治疗,观察其开展治疗后眼压、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术后3个月开展复查,所有患者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患者的眼压恢复至正常值,并且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260μm的患者有18例.结论:在为各种眼底疾病所导致的黄斑水肿开展治疗时,应用康柏西普为患者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作者:徐心灵;凌家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部分科室20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研究对象为100例,同时开展微生物标本检验和细菌药敏试验,参照组开展常规的抗菌药物管理,研究组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安全使用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所有患者的耐药菌株构成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ICU和外科患者的耐药菌株构成比明显高于内科和儿科(P<0.05).内科患者与儿科患者的耐药菌株构成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规范和安全性的使用和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检验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傅先辉;李元清;胡蓉;辛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孕期锻炼促进自然分娩的研究进展

    孕期适度的锻炼不但对孕妇本人有益,同时也能减少孕妇分娩时的危险.在孕期经常进行规律运动,不但能预防孕妇体能的消退,减少疲劳,还能维持肌肉的力量,锻炼孕妇的耐力,分娩是需要相当体力的,孕期的适当运动也是在为分娩积攒体力,促使分娩更为顺利.

    作者:陈兴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途径对冠心病植入术患者术后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护理途径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途径,前者使用CCU护理路径,后者为常规护理途径.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的比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而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CU护理途径可以减少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能有效地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许春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归纳、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62例患者中,17例患者为迟发型癫痫,占比27.42%,45例为早发型癫痫,占比72.58%.有2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以部分发作为主(18/26),有3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以全身发作为主(31/36).有17例患者为皮质下部位病变,占比为27.41%;45例患者为皮质部位病变,占比为72.58%.结论:早发型癫痫为卒中后癫痫的主要发病时间,以皮质为主要发病部位,相应的发病率和卒中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

    作者:卞焕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胶囊,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保守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保守治疗成功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神经衰弱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8月前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2016年8月及后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以上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衰弱入院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而且临床疗效显著,并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幼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18日至2016年5月12日收治的AECOPD患者10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人均抗生素费用、抗生素疗程、住院天数、总住院经济费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疾病复发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釆取监测PCT指导治疗有利于将抗生素使用率减少,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费用,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茅敏华;高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观察组30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阿德福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德福韦相比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能够抑制肝炎的发生,有效去除病毒,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尤文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手术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治疗的老年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入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成功率,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的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琳;赵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缬沙坦结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诊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例,A对照组用缬沙坦药物治疗;B对照组用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试验组由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和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血糖和血压均有下降,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血糖和胰岛素下降率也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缬沙坦结合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比单独用某一种药更具疗效.

    作者:汪海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托肩抬颏吸痰法对意识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患者采用托肩抬颏吸痰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ICU80例伴有以觉醒状态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试验组采用托肩抬颏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一次吸痰量、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值、痰鸣音消退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一次吸痰量和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 SPO2的变化幅度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吸痰后痰鸣音消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托肩抬颏吸痰法在一次吸痰量和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 SPO2的变化幅度值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但在痰鸣音消退上无明显差异.

    作者:覃勇;麻国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操作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is评分.结果:试验组Haris评分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上,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负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优于内固定术,术后负重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朱博;吕帧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诊急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实施规范的急诊急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均由医院救护车出诊进行院前急救,并在入院后按照循证医学理念进行治疗,共包含55例患者;对照组均由家属送至医院急诊科接受常规急救,共53例患者.结果:试验组急诊急救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存活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存活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存活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本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存活者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存活者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规范的急诊急救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急救成功率,还可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远期预后.

    作者:唐宏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脑室系统内引流与外引流的临床比较

    目的:通过对脑室系统内引流手术和脑室系统外引流手术的比较与分析,得出两种手术方法哪种更科学、有效且并发症少.方法:对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内镜治疗组,另一组为脑室腹腔分流组.内镜组进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对照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其手术方式、手术过程、术后随访,并发症的多少、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脑室系统内引流更科学合理,更符合人体生理状态,手术更简单,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工作中对梗阻性脑积水首选考虑内镜技术,再考虑脑室腹腔分流术.

    作者:陈延;赵开胜;韦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克咳片治疗咳嗽喘息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本次设计观察克咳片治疗咳嗽喘息患者,结果显示克咳片治疗咳嗽喘息疗效确切,同时观察到克咳片治疗咳嗽喘息较好,现将安全性结果进行总结.方法:采用随机、单中心、双盲的试验方法,选择60例咳嗽喘息的患者入组,其中30例为试验组,服用克咳片,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甘草片,疗程7d.观察患者口服克咳片治疗咳嗽喘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克咳片治疗咳嗽喘息疗效确切,口服克咳片的6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未出现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克咳片治疗咳嗽喘息,安全性好.

    作者:曹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