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大秘

关键词:循证护理, 急性阑尾炎护理, 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明显高于对照组(81.1%),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8d (s=1.03)和7.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74d(s=1.42)与23.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M组(n=30)和N组(n=30).N组进行常规护理,M组在N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住院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N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M组的较优;与N组的护理满意度,M组的较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素华;刘冬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前S1蛋白表达对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前S1蛋白表达在诊断传染性肝炎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0例传染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者和对照组两个小组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乙肝五项及前S1蛋白,并对不同模式下的前S1蛋白的阳性率进行分析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染性肝炎的诊断过程中,诊断准确率高达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在对传染性肝炎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由于前S1蛋白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出病毒在人体中的复制情况和传染性,进而有效提高了传染性肝炎诊断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Mulligan手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Mulligan手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Mulligan手法联合PNF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及颈椎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PNF能够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顺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两种术前肠道准备研究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两种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并观察其对术前肠道清洁度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行吻合器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PPH)的患者行不同术前肠道准备,并对比清肠之后两组患者肠道清洁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等方面.结果:PPH术前肠道准备采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剂配合清洁灌肠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更适合临床采用.结论:采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并配合清洁灌肠,是一种比较好的肠道准备方法,它相比于开塞露加以清洁灌肠不良反应少,且肠道清洁度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胡芬;李光曙;刘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手术类型分组:甲组12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乙组38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均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的手术时长比甲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腹股沟疝患者予以疝修补术治疗,疗效较显著,临床可根据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鹏;吴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为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240例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式治疗口腔溃疡,观察组通过服用康复新液的方式来治疗口腔溃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口腔溃疡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治疗口腔溃疡总有效率为78.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的消退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消退时间;观察组治疗口腔溃疡的花费也要低于对照组治疗口腔溃疡的花费,差异有统计等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治愈效果,可以考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强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重型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PICC导管堵管预防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40例重型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PICC导管堵管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分析导管堵管原因,给出针对性护理对策,实施PICC导管堵管预防护理.比较两组发生PICC导管堵管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堵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总结PICC导管堵管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并实施,能显著降低重型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PICC导管堵管发生率.

    作者:何孟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在第二趾再造手指改形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采用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塑形第二足趾外形再造拇、手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科对56例67指手指缺损的患者行母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中节趾底狭窄部分,重塑外形后移植再造拇、手指,其中再造拇指27指,示指19指,中指16指,环指5指.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的56例患者的67指手指及拇指再造全部成活,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1例,经及时探查治疗后均顺利成活,再造指中节狭窄部分明显改善,供足都能够正常行走,没有出现疼痛、跛行等后遗症.结论:采用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塑形第二足趾后移植再造手指的方法明显改善了第二趾甲体偏小、中段狭细而末节膨大的缺陷,使再造手指更加美观,达到了预期目的.

    作者:何如祥;王勇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105例冠心病老年病患资料,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取3导联的 Holter 检测,研究组取12导联的 Holter 检测,分析两组诊断率.结果:研究组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90.57%(48/53)比对照组69.23%(36/52)高(P<0.05);研究组心房颤动检出率是73.58%(39/53)比对照组48.08% (25/52)高(P<0.05).结论:12导联的Holter应用于老年性冠心病病患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开展孕妇甲状腺功能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56例及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正常对照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组的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显著(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贫血及流产、早产的发生,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王晓丽;龙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MI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对照组30例选择溶栓治疗,研究组30例选择PCI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总体疗效为80.00%,而研究组则为9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00%,而研究组则为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PCI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比常规溶栓更可靠.

    作者:李春海;尹咏红;路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通幽汤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通幽汤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2015年4月17日至2017年4月17日)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幽汤加减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卡氏评分(KPS评分)、睡眠质量.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观察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63%,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仅仅使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联合通幽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疗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丽芝;刘立平;李明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改良前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70例心胸外科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例)与对照组(n=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37.14%,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时培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尺骨茎突骨折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尺骨茎突骨折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5例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尺骨茎突处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27例不进行尺骨茎突内固定治疗,B组28例同期实施尺骨茎突内固定治疗,对Ⅰ、Ⅱ型尺骨茎突骨折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型骨折预后不同,对Ⅰ型骨折患者而言,两种处理方式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对Ⅱ型骨折患者而言,同时治疗的B组患者其术后腕关节功能明显优于非同期治疗的A组患者(P<0.05).结论:对尺骨茎突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不同骨折类型尺骨茎突处理方式要求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这对提高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咏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临时置管并发股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予以股静脉置管治疗的68例血液净化患者,记录患者形成股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股静脉血栓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使用激素、卧床时间、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相关(P<0.05),与其性别、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无关(P>0.05).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使用激素、卧床、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股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抗感染、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等途径强化预防干预,以降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康博西普在黄斑水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黄斑水肿患者20例,共为20只眼,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为所有患者应用康柏西普开展治疗,观察其开展治疗后眼压、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术后3个月开展复查,所有患者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患者的眼压恢复至正常值,并且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260μm的患者有18例.结论:在为各种眼底疾病所导致的黄斑水肿开展治疗时,应用康柏西普为患者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作者:徐心灵;凌家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均有并发症情况发生,但数据比较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前者治疗效果更显著,术后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更高,并且手术风险更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晓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全程护理对难治性心力衰竭行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床旁CRRT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5.9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护理针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床旁CRRT治疗的护理效果更佳,临床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学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门诊部接受治疗的PCOS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雌激素(E)、体重指数及月经情况等相关指标的各种变化.结果:所选的62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FSH和E无太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都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